APP下载

投之桃李 报之“以成”

2016-07-02刘伟林胡波波程璐

江西教育A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点孩子教育

刘伟林++胡波波++程璐

初春的早晨,雾气还未散去。太泊湖畔的小路上,蹒跚地走着一位50多岁的教师,朝阳洒在他的银发上,显得格外耀眼。他满脸笑容,一手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一手拿着课本,向教学点走去。虽然腿脚一瘸一拐,但他是孩子们的脊梁,他用全部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他就是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李以成。

自1983年走上讲台,李以成就一直在边远湖区教学点默默地坚守着。从那时起,他就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终生的事业。30多年的苦辣酸甜,从未动摇过他对教育的追求,丝毫没有影响他对学生的挚爱。他始终用自己平凡的人生、高尚的师德、忘我的情怀,在农村小学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而幸福地耕耘着。

扎根湖区

1967年,李以成出生于彭泽县太泊湖乡的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出身贫寒,但他一直热爱学习,积极向上,成绩优异,并且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教师。“小时候非常崇拜老师,觉得老师简直就是圣人,什么都懂。因此,教师这个职业很早就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没想到的是,这个愿望在他16岁那年就得以实现。

1983年,李以成刚刚高中毕业,恰巧村里小学有公办教师缺口,村支部书记主动找到他,询问他是否愿意当教师,这与李以成的梦想一拍即合。“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尽管清贫,但却是一个能不断修炼自己的职业,一份天天都能感受到童真、收获到快乐的职业。”李以成十分自豪地说。

刚开始做一名代课教师,李以成就将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了学生。那时,代课教师的工资由村里发放,由于经济落后,李以成很难领到那原本就十分微薄的400元的年工资。然而,他没有因为工资低而放弃,没有因为待遇差而少上一节课。相反,他还资助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完成学业,一垫就是上百元。“我们这湖区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家境贫困,孩子们随时面临辍学的危险。”因此,每到开学交学费的时候,李以成总是用自己的工资给学生们贴补,“我实在不忍心看着孩子们这么小就失去受教育的权利,我只想尽我所能,让他们享受知识的乐趣。”李以成说,“帮助他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付出的只是屈指可数的金钱,收获的却是无穷的快乐。”

由于太泊湖湖区村庄分散、交通不便,又比较贫穷落后,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安全无法保障。因此,太泊湖学校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于2003年开始在偏远湖区设立了四个教学点,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李以成开始担任“一人一校”船山教学点的负责人。

在船山教学点,他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既教语数品又教音体美,他将满腔的爱尽情地奉献给了学生。李以成的家离教学点有三里路,这段不远的山路对他来说却是个偌大的挑战。但不管刮风下雨,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学校,又最后一个离开学校。

“我教的是复式班,有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每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又有优秀、中等和较差的。因此,除了正常上课之外,我还得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这无形中增加了李以成的工作量,他只有牺牲自己大量的休息时间,来完成对学生的责任。

受过李以成资助的朱国文,大学毕业后刚开始在北京打工,如今已自己开公司,每年都要特意回来看望李老师。“没有李老师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朱国文说,“因为我从李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追求梦想的执着。”

2011年,李以成报名参加了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成为一名公办教师。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说:“农村教师和城里教师某些方面确实还是有差距的,但勤能补拙嘛。刚开始准备考试,还是比较紧张的,生怕自己考不过,总觉得机会只有这么一次,所以我大年三十都还在看书复习。考上了,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爱就是责任

记者问李以成:“你得到这么多家长的信任,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笑着回答:“责任。”这简单的两个字正是他一贯务实工作作风的生动体现。

1986年8月30日下午,李以成搭乘一辆农用三轮车去县城为学生购买课本,在回来的路上,由于路况不好,车在急转弯时发生了侧翻,一捆捆厚重的课本压在李以成的身上,他当场就昏迷了。经过抢救,李以成总算是捡回了性命,但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身边的人:“课本送到学校了吗?”当时在场的教师、学生无不动容。

因为这次的意外,李以成住了一个多月的院,又在家休养了几个月。养伤期间,不时有同事、学生前来看望,他总要问:“孩子们都好吗?”“上到哪一课了?”“那段时间是我一生中最煎熬的时光,我恼恨自己身体不争气,巴不得早点回学校上课。”李以成动情地说。由于右腿髋关节粉碎性骨折,李以成最终落下了终身残疾,但不健全的身体丝毫没有影响到李以成对学生无私的爱。

2006年秋季开学时,教学点的墙体发生严重倾斜,屋顶也出现了许多裂痕。经过县质监局技术人员鉴定,教室属于危房,必须立即停止使用。中心学校考虑暂时租借民房,以解燃眉之急。可又有谁愿意把自己家的房子用来做教室呢?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李以成毫不犹豫地把学生领到了自己家里,在堂屋中间支上黑板,给孩子们上课。这一上,就是整整五年。

2009年秋季开学时,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夏俊杰来到了学校。从教多年,这样的学生他还是第一次碰到。孩子的奶奶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这几年来,孩子的妈妈下落不明,爸爸在外打工,从未给家里寄过一分钱,我这个70多岁的老人家,要养活这个孩子,还要照顾他弟弟。”更麻烦的是孩子还有多动症,喜欢上树爬高,对别人动手动脚,到处招惹是非,身上每天都会增添新的伤痕。因此,同学们都疏远他,家人也失去了信心。但李以成没有放弃,一直关注着、思索着,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多次接触后,李以成发现夏俊杰的心理有点问题,于是给他制定学习目标,与班长形成结对帮扶,经常在课堂上对他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给予鼓励。李以成还主动与孩子的父亲取得联系,说服他与孩子多沟通。每天中午,李以成都留夏俊杰在自己家吃饭,为他打饭夹菜,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就这样,在李以成的帮助和引导下,夏俊杰慢慢走出了心理阴影,进入了全班优秀学生的行列,而且在六一儿童节前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2010年,新的教学点校舍终于建成,学生可以搬到新校舍上课。但李以成发现平坦的操场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会给孩子们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李以成独自一人利用节假日,取土填坑,平整操场,栽种树苗。经过两个月的辛勤劳作,操场终于平整了,李以成带着学生们如愿搬进了新的学校。

信念的支撑

“李老师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但他的不平凡之处就在于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了极致。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理念,在教学上精益求精。他把教书育人真正看作是自己的一份事业,他不愧是我们教师的典范。”彭泽县太泊湖中心学校校长余栋梁这样评价李以成。

当然,李以成在全身心奉献教育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从李以成参加工作开始,他父亲就承担了家里的所有农活,哪怕当时收入微薄,父亲还是坚持让他教书,并对他说:“教书是一份高尚的职业,你应该全身心投入。好好教,家里都为你骄傲。”虽然生活清贫,但爱人对他却不离不弃,无条件支持他的教育事业。在妻子心目中,正是李以成这种对教育的执着与无私,彻底打动了她。

“我唯一觉得心里有愧的,是我的儿子。”李以成说,“因为家里经济一直比较紧张,没有给自己孩子应有的生活条件,也没有给孩子应有的关爱,学习上更没有过多关注,导致孩子较早就外出打工。”现在,船山教学点共有20名学生,其中9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这都是些可怜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教育基本一片空白,所以就需要我们教师倾注更多的心血,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孩子们这么小,他们需要我,需要我的爱。”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信念,支撑着李以成在教学路上走到现在。

“甘做春风化爱雨,情系孩子献终身。”李以成认为教育是一项铸就心灵的工程,他相信没有爱的教育就如一潭死水,不能称其为教育。于是,他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

多年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李以成总是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方面,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先后自学完成专科、本科课程,并且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另一方面,他在全面了解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养。

李以成就是这样把爱奉献给每一位学生,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让每个孩子在阳光下成长。不知道有多少次的风雨中,他护送学生过桥,多少次为留守儿童做饭。他就是孩子心目中最亲近的人。在他心中,他就是一个淘金人,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会发光的金子。他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赞赏每一点成功,用爱温暖学生,用情感化学生。

经过30多年的辛勤耕耘,李以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年来,他所任教的三个年级(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的语文、数学成绩在全区综合评比中一直遥遥领先,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尊重,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他先后被县教体局评为“教书育人模范”“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师德师风标兵”;连续多年被太泊湖农业综合开发区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等。

如今,李以成已是桃李满天下。当他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扎根湖区,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的同时,他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享受了人生的乐趣,并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最美乡村教师”,美的不是容貌,不是外在,而是美好心灵,一颗安贫乐道、甘愿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赤子之心。

猜你喜欢

教学点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