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始年级学生惰性的形成原因及克服措施

2016-07-02胡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18期
关键词:惰性表现解决方法

胡芳

摘 要:当代学生很多都有惰性,作为初始年级的初一学生更是如此。本文就初一年级学生存在的惰性列举其表现,挖掘其原因,探究解决惰性的方法。

关键词:惰性;表现;解决方法

惰性,是指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人的本性之一。它主要表现在:不想改变落后的习性,不想改变老法做事的倾向。惰性,是学习旅途中必须要克服的拦路虎。惰性不除,难成大器。

一、初始年级学生的惰性表现

1.表现在起始状态上

初一新生进入一个新的班级,会呈现两个截然相反的表现状态。有的同学过分表现自己,教师提出问题后,稍作思考后便举手回答,急于让教师认识自己,信任自己,表现自己。但这种热情保持不了多久,往往很快冷却下来,从此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少。也有一部分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总是低头不语,仿佛课堂与题目无关,根本不想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这类学生大多成绩较差,将小学的惰性带到了初一的课堂上来,内心害怕,焦虑,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这种情况是一贯式的惰性学习表现。

2.表现在学习态度上

经历开学初的沸腾期,熟悉了环境老师和同学后,大部分学生慢慢放松下来,渐渐意识到初中课程和小学的区别,难度更大了,内容也更多了,增加了很多新的科目,原本成绩就不理想的同学,本来还想重新开始新的学习旅程,看到这一切不由得退缩了,缺乏努力的勇气,害怕吃苦,惰性随之显现。

3.表现在课前预习上

上新课前各科老师一般都会布置学生预习,因为不是书面作业,有的学生就不当一回事,敷衍了事,有的甚至对预习这一家庭作业置之不理,上课的效果自然不够理想,长此以往,预习这一重要的学习阶段就被很多同学省略了。

4.表现在课堂听课上

不愿主动动脑筋思考,被动听课,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问题就打起了退堂鼓;缺乏钻研的精神,对于老师所提的问题懒得动脑筋思考,心想我不回答反正有别人可以回答,我回答不出来老师也不能拿我怎么着,最多被罚站,时间久了老师就不会提问我了,我就彻底放松了,甚至有的在课堂上开起小差,或者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二、惰性形成原因分析

1.依赖心理

首先是学生对家长的过分依赖。刚从小学毕业的初一学生,心理上短时间转变不了观念。加之,小学教育中家长所扮演角色的重要,特别是课下学生的学习大多依靠家长的辅导。到了初一以后学生依然把自己当成小学生,什么事情都指望家长,不敢自己去尝试学习,害怕困难,害怕失败,缺乏主动探究主动成长的勇气。有的学生偶尔也会意识到“我是一个中学生了”“我长大了”,会想到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功还好,一旦失败,自信心大受打击,很长时间鼓不起再次尝试的勇气。

2.溺爱心理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往往是五六个大人呵护一个孩子,特别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更是到了溺爱的程度。他们从小就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哪怕是洗脚、洗袜子等小事都由家长代劳了。上学放学路上,书包都是在家长身上,学生只是悠闲地吃着零食,散步回家,有的还是专车接送。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让学生形成懒惰的个性,贪图享受,到学习上自然勤快不起来了。长此以往,他们没有劳动的意识,心安理得地享受一切来自家长的照顾。有的家长不能很好地和老师站在统一战线上,当学生犯错误时,受不了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不但不和老师一起纠正学生的错误,反而成为学生的坚强后盾,无条件无原则地维护自己的孩子。时间久了,自然助长了学生惰性的形成。

三、改进措施

1.从开学初就要仔细观察学生,记录日常表现情况,找出班级中惰性较大的学生,各个击破

对刚进入班级的学生仔细观察,将平时回答问题、作业、考试等情况详细记录,尽快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划分出勤奋生、临界生、懒惰生。树立勤奋生的榜样形象,对他们身上好的学习品质多加表扬,供其他同学学习。多找临界生谈话,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其不足,帮助其改进,防止转变为懒惰生。对于懒惰生,不能用语言或者行为去打击他们原本就不多的自信心,多鼓励,挖掘并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布置难度较小的作业给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会肯定自我,相信自我,逐步引发学习的兴趣。

2.多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共同寻找应对策略

初一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学习上和生活上惰性较强的学生,应让其家长充分了解、充分认识到惰性的害处,多拿勤奋生的实例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家的孩子与这些勤奋生的距离,让他们从心理上渴望将自己的孩子改造成家长省心的,老师喜欢的,别人羡慕的孩子。家长如果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主动向老师反映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状态,和老师一起做学生的工作,会让改造懒惰生的工作事半功倍,收到更好的成效。

3.开展活动,让学生的身体和脑筋都动起来

初一学生学习相对轻松,课外时间相对充裕,可开展各种课内课外活动,如合作种花,种树,做昆虫标本等,关键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打开思维,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懒惰可耻劳动光荣。课堂上多读励志故事,学习古今中外名人的勤劳品质,引导他们思考,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励志人物的故事,帮助学生打开眼界,不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打自己的小算盘。还要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学习计划表,学习效果审查表等,贴在家里和教室里显眼的地方,和勤奋生结成互帮互助小组,互相检查互相监督,家长和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必要时给予帮助和监督。

4.教师做好表率

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讲解试卷,不要给学生留下老师懒散的印象,防止效仿。当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存在惰性的时候,我更是注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比以前更认真地做好与教学相关的一切活动,特别是讲习题时,对于重点、难点题目,我都会工工整整地记录下来,有时也会将自己的习题展示给学生看,言传与身教并重,希望对那些学习懒散的学生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波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出版社,2001.12.

2.岑国桢.教育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惰性表现解决方法
离散分布对惰性基弥散燃料传热的影响研究
列举法的惰性——老师,我怎样学会深度学习(新定义集合篇)
运动多枯燥 惰性需克服
刺破天空的“忍者飞镖”——美军神秘的新型惰性制导武器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