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汽车代驾靠什么?

2016-06-30韩莉萍

运输经理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代驾司机运输

文/韩莉萍



规范汽车代驾靠什么?

文/韩莉萍

收费标准较为混乱,对“黑”代驾缺乏监管,事故理赔矛盾多—代驾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规范代驾行业运营箭在弦上。

汽车代驾业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十几年,在发展初期,由于法律对酒驾处罚的相对宽松,代驾行业诸多矛盾并未凸显。但随着2011年5月1日起“醉驾入刑”,以及随后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加上私家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代驾业得以快速发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如何规范代驾行业的运营,引起社会关注。

现状及问题

据向杭州市工商部门了解,目前全市登记注册可从事代驾服务的企业有七百余家,工商资料显示其共同特点是:多为从事汽车或旅游相关行业的企业,在原有经营范围基础上增加了“代驾”业务,作为其主营业务的补充。也就是说,真正以“代他人驾驶汽车赚取营业收入”为主业的公司并不多。专业性公司少,兼营类公司多,是代驾市场的特征。在行业规范上,迄今为止,国家并无对代驾行业设置市场准入或者行业规范的法律、法规、规章。据查找,唯一涉及代驾处罚的是《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条规定:“餐饮、娱乐场所等服务单位,指派或者聘请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为其服务对象提供机动车代理驾驶服务的,应当登记代驾人和服务对象相关个人资料、目的地及车辆资料”。对于违反该规定的,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千元罚款。

对于缺乏有效监管的代驾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收费标准较为混乱。通过对杭州代驾市场的调查,代驾收费低则三四十元一次,高的一两百甚至更高,价格确定主要靠代驾司机和车主协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在车主酒后无法移动车辆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面对代驾公司可能开出的远高于成本的价格,消费者并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余地。

(二)对“黑”代驾缺乏监管。目前代驾公司工商登记注册没有任何与行业有关的审核和限制,属于“零门槛”注册,行业起点低。且市场上还存在着很多没有注册过的“黑”代驾公司。这些公司对代驾员的招聘相当随意,缺乏对个人诚信、驾驶技术、城市道路熟悉程度的考核和标准,很多公司仅以有无驾照作为招聘代驾司机的标准,背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三)事故理赔矛盾多。代驾过程中一旦出了事故,理赔难将成为困扰车主的大问题。很多代驾公司都和旗下司机签订免责协议,一切损失和赔偿由代驾司机自己承担,当出现比较严重的事故,代驾司机无力赔偿的情况下,车主的利益将无法保障。如2013年11月浙江湖州李先生的宝马车在由一代驾人员驾驶时,出了车祸,造成车辆严重损坏。李先生向保险公司索赔维修费等共76万多元,但因代他驾驶的司机属醉酒驾驶,保险公司拒绝赔偿。同年12月10日凌晨1点多,杭州体育场路中山北路口发生一起事故,一辆宝马车突然冲上绿化隔离带撞倒人行道上的交通信号灯,宝马车受损严重,车上三人受伤、其中最严重的,手臂和鼻梁骨骨折。当时的驾驶员就是代驾司机,但驾龄不足一年。交警部门认定该事故为单方事故,事故原因系司机路况不熟所致。

纳入行政管理或立法规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究

针对代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各界对于规范代驾行业的呼声。两种较有代表性的意见:一是倡导业内企业抱团自律;二是主张明确行业主管部门,或针对代驾行业立法,进行纳归管理,此类意见又多数倾向于将代驾行业纳入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笔者通过对代驾行业的调查,认为代驾行业确需规范,但并不必要将其纳入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也没有专门进行立法规范的迫切性,主要原因如下。

(一)行业纳管存在现实问题。分析代驾服务的过程,其本质属于“提供驾驶服务、换取劳动报酬”的一种劳务交易行为。司机依靠本人驾驶技术和服务、完成被代驾人要求地将车辆驾驶至某地的工作任务,从而获取报酬,两者之间是一种劳务合同关系,结算费用属于劳务费,不属于运价。而所使用车辆也隶属被代驾人自身,不涉及营业性运输。《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二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应当遵守本条例。前款所称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因此,代驾行为从法律关系上不属于严格意义的“道路运输经营行为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不受目前交通领域道路运输法律法规的调整。在于法无据的情况下,目前难以将代驾纳入道路运输行业管理。

(二)立法推进纳管缺乏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对代驾行业的调研,结合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行政管理体系“简政放权”的改革趋势,笔者认为,对代驾行业管理进行专门立法纳管的可能性较小。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指出“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也规定“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各级政府更是加大了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将大量原属于行政审批的事项取消,让市场竞争来真正选择和促进行业规范。以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在这一趋势下,要通过立法,对代驾设置市场准入、制定行业标准和明确主管部门,应与当前深化改革的总体趋势不符,难以实施。事实上,代驾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属民事合同关系,其本身受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的约束。在没有特殊问题的情况下,管理可以利用现有的法律手段和监管体系,而并不应当轻易地诉诸于立法。

如何规范代驾行业

通过对代驾行业发展状况的调研,笔者认为,当前代驾服务业可以从市场竞争、行业自律和相关管理部门依职责协同管理三方面来规范。

(一)充分市场竞争和加强规范化宣传。通过对代驾行业代表性企业的调查,事实上,目前在行业中已然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趋势。专业性公司如E代驾、爱代驾等,以互联网APP技术为依托,专注于散客业务,通过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打消顾客安全顾虑,以期在市场中做大做强。此类企业有较严格的司机筛选程序(包括驾龄、笔试、面试、路考、临危处置、签订协议、星级记录等),价格上标准明确,服务步骤统一规范,结合便捷的投诉和评价机制,利用互联网信息公开的特点,由顾客选择代驾司机。这种模式适应了行业发展趋势,在短期内已经获得大量顾客认同,目前在全国几十个城市迅速发展,正逐步排挤“黑代驾”和“不规范代驾”的生存空间。仅杭州地区,虽然此类专业性代驾公司少,但其日接单量远超其他不以代驾为主业的兼营公司。可以认为,市场选择已经明确了专业化道路和移动互联网运用是今后代驾行业发展的主流,从业单位在竞争中想取得优势,将自觉或不自觉地规范代驾行为。政府部门应尊重和维护市场竞争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规范化宣传和引导,让健康、正规的代驾服务更为群众所认可,逐步淘汰“黑代驾”。

(二)行业自律。为了维护和规范行业发展,各地代驾行业协会纷纷成立,在规范代驾行为上也起到了一定作用。2011年12月20日,成都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代驾服务行业协会。2011年11月,重庆渝诚代驾公司等5家代驾公司,成立了代驾联盟,积极致力于行业标准的统一,推广代驾人员“着装、工作牌、协议、礼仪、收费”的“五统一”。上海代驾协会则以“道路运输行业协会驾驶服务专委会”的名义,逐步统一服务平台,使信息共享、评价通行,让优秀司机业务稳定。通过这类行业自律行为,代驾市场正逐步趋向规范化发展。

(三)相关部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各司其职。代驾在服务过程中,确实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纠纷。当前,解决这些问题,应当由各管理部门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各司其职,依法行政,避免缺位。对于“黑代驾”,即个人未经审批从事代驾服务的,可以由工商部门依照无照经营进行处理。在收费无统一标准方面,不必要实行价格管制、统一定价,只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像餐饮业、零售业一样做到明码标价即可,如果出现价格欺诈等问题,可以由物价部门进行处理。关于无证驾驶和酒后驾驶问题,可以由公安交警部门依法查处。对于社会关注的代驾过程中发生事故的责任分担与赔偿问题,参照韩国代驾车险的设置模式,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等已经推出了“代驾责任险”并经保监会备案。本文提到的“E代驾”和“爱代驾”已均采用了此险种,任何通过这两家公司购买代驾服务的被代驾人,均自动享有该保险。这是市场竞争促动经营者自我规范的表现,也是规范管理被保险市场认可的结果。随着更多规范代驾企业的出现,相信“代驾险”的市场将不断扩大,从而更好地保障被代驾人利益,促进代驾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代驾司机运输
画与理
老司机
老司机
凭什么
春节Call代驾的注意事项
代驾的“代价”,谁埋单
醉驾入刑五年来 代驾行业发展与问题并存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发达的代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