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驾出行李如彬:汽车共享 上下求索

2016-06-30祁娟熊燕舞

运输经理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租车新能源车辆

文/本刊记者 祁娟 熊燕舞



宝驾出行李如彬:汽车共享 上下求索

文/本刊记者 祁娟 熊燕舞

技术创新与政策刺激使得分时租赁市场成为一片红海。虽然2015年分时租赁没有迎来预期中的爆发增长,却也保持着快节奏的发展,稳步前行。今年进入该市场的厂商、租赁公司不断增多,却各自为战,亟需第四方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与信息互联,宝驾出行先行先试,推出新能源车的分时租赁服务,再次立于潮头。

李家的牛上午犁地,下午闲着。家里没牛的张大爷就租李家的牛犁地。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折射的正是时下快速发展的分享经济的魅力。尤其是汽车共享,因其拥有较低的出行成本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正受到更多用户的接受和热捧。

成立于2014年年初的宝驾出行,在领衔国内P2P汽车共享租赁风潮之后,2015年12月率先上线分时租赁频道。

不同于传统租车方式,分时租赁无需缴纳车辆租赁费、门店服务费,也无需按天计费,其计价方式往往是按分钟、小时算。用户只需在App上注册,然后上传驾驶证件、身份证照片,验证通过后就能取车开走。

加速实践,新能源车使用更高频

拥有传统燃油私家车共享实践经验的宝驾出行,为何转向新能源电动车的分时租赁业务?宝驾出行创始人兼CEO李如彬用“政策利好”、“需求旺盛”、“市场空白”三个词来形容当前的形势。

他解释说,国内分时租赁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正异军突起,仅以北京为例,2016年计划在国家部委及市相关单位完成2000辆纯电动车分时租赁的示范运营,到年底计划完成6000辆,包括建成175个充电网点。刚刚出台的《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中也提到,到2020年北京市租赁领域电动汽车需求将超过4万辆,这些数据让分时租赁这块“蛋糕”显得无比诱人。

“区别于传统的到店租车,省去中间环节后的分时租赁,让租车这件事在短短几秒钟就能完成。这让互联网一直强调的‘去中心化’得到最大程度实现。”李如彬这样看待分时租赁模式。

他认为,2016年将是新能源车分时租赁业务发展的关键节点。为此,宝驾出行投资成立“宝驾悦行”汽车租赁公司,主要为用户提供新能源车的分时租赁服务,当然也包括燃油车的分时租赁业务。

采访现场,李如彬向记者展示了如何通过APP下单租用新能源车:“打开分时租赁频道,下单预订成功后,即可在车辆网点分布图上选车,带有绿色标识的是新能源车的租赁网点。选好车后,用户通过手机里的‘电子钥匙’即可打开车门,一键启动。通过分时租赁模式,平台上新能源车的使用率翻倍提高。”

正是凭借先发优势,宝驾出行现已形成营业网点密布、支持异地还车、充电桩设置充足、车辆使用更高频、优良的用户体验等优势,在“小荷初露”的分时租赁市场,再次立上潮头。

难点仍存,趋势不可阻挡

技术创新与政策刺激使得分时租赁成为一片红海。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前汽车共享在国内仍处于市场培育期,面临诸多难点:一方面,用户未形成租车上下班或者短途租车使用的习惯,仍依赖公交、自购车辆和出租车,不成规模的市场决定了分时租赁公司很难实现盈利;另一方面,诸如相关法律框架的缺失、租赁车辆使用性质界定存在差异、市场准入制度未统一、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停车管理滞后等问题加大了新能源车分时租赁业务发展的难度;还有一点无法回避,即新能源车本身自带的充电设施应用、充电安全以及电池维保等多项制约因素。

对此,李如彬有清醒的认识,并坚信分时租赁市场未来的潜力不可估量。有业内人士分析,未来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以每年15%递增,电池成本以每年10%下降,这种进步将加速整个行业的进步,再考虑到国家新能源政策的进一步加强,新能源分时租赁的前景被看好。同时,宝驾出行在诚信体系追溯和保险机制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尝试:比如,目前平台可实现脸证对照,还专门设立了分时租赁保险项目,以保障租车者和车主双方的信息安全和经济利益。

宝驾出行成立悦行汽车租赁公司,负责汽车分时租赁业务

深度融合,打造驾驶共享出行平台

面对新能源汽车厂商与汽车租赁公司不断入场,试图在号称千亿市场的分时租赁领域分一杯羹,李如彬显得从容淡定:“宝驾出行与这些租赁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拥有分时租赁平台。”

对于此种模式是否会引起业务冲突的质疑,李如彬认为:“这不是冲突,而是共赢。这种模式下,宝驾出行的角色更像携程,而那些入驻企业像连锁酒店,宝驾出行借助平台满足用户驾驶出行需求,实现了资源整合与信息互联,而入驻企业都有各自的预订系统,通过宝驾平台能增加客源和提高出租率。”

据了解,宝驾出行凭借自身在运营方面的优势,推出智能电子钥匙,便捷移动应用和运营管理系统三大创新体系,既能用于分时租赁公司接单、车辆监控、会员注册、用户下单、电子钥匙取还车等服务,还有效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的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

未来可期,分时租赁到底替代了谁?

今年年初,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历时三年调研,发布了《汽车共享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体系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国内汽车共享兴起的当下,这份报告的推出恰逢其时。报告清楚地定义了“真正的汽车共享模式”是一种以会员制为基础的按需、自助、按次付费的短期汽车租赁服务,开车人对车辆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它是在“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思想下产生的一种汽车使用模式。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任王浩在接受采访时说,汽车共享能填补我国当前公共交通与个体出行之间的空白,适用于满足以公共交通和非机动化交通为日常主要出行方式的人群偶尔的用车需求。

针对当前国内多个城市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陆续推出新能源车分时租赁服务现象,王浩分析说,分时租赁可以说是汽车共享的一个良好切入点。

“由于新能源车自身的一些技术缺陷,包括充电桩配置、电池安全等问题尚待破解,因此以分时租赁为代表的汽车共享模式在国内仍在起步阶段。但从车辆更高频次的使用上、从分时租赁模式灵活便利的特点上看,新能源车分时租赁模式值得更大范围推广。分时租赁出来之后到底替代了谁?其实不是出租车,也不是长租车,它真正代替的是大量私家车,当整个社会的机动车保有量减缓,那么将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大气污染等都非常有益。”

对于宝驾出行这样在新能源车分时租赁领域的先行者,王浩认为:“宝驾作为提供出行解决方案的平台型企业,伴随其运营模式的多元化,今后可能只要有任何用车方面的需求,宝驾就能提供相应的模式来满足。同时,汽车共享领域诸如‘分时租赁’、‘长租’等这类名词的划分界限会逐渐模糊,车辆可以在各种模式中自由转换使用,也就是‘一种定制化的出行服务’。”

据介绍,现阶段宝驾出行的用户已超过300万,业务覆盖180个城市。除了B2B/B2C分时租赁,宝驾出行还陆续研发出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产品,如顺风车拼驾、P2P租车、长租、豪车俱乐部、试驾等一站式场景化驾车出行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可见其正试图在各种应用场景上做实、做深、做专业。同时,宝驾出行还在与整车企业进行合作,定位于新车或二手车的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和系统支持。

“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围绕‘方向盘’共享来开发,未来还会推出很多产品,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驾驶共享的移动出行平台。”李如彬总结说。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截稿前接到最新消息,原来的宝驾租车正式更名为“宝驾出行”,同时公布了其全新品牌和标识。据宝驾出行官方透露,新的品牌和标识是宝驾出行顺应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生态,践行“汽车共享+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汽车共享4.0生态的重要标志。

同时,每一年的5月26日是宝驾出行倡导发起的世界汽车共享日公益活动。2015年5月26日,宝驾出行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高调宣布启动“5.26我爱绿”世界汽车共享日,成为国内首个参与“造节”的租车品牌。

“今年我们计划以5月26日世界汽车共享日为契机,启动‘526世界汽车共享工程’,即‘百城百站’计划,在全国100所城市、每个城市建立100个新能源电动车的分时租赁共享车站,以加快新能源电动车在整个社会的全面推广使用。”李如彬介绍说。

据了解,526汽车共享站是指线下提供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的站点,租客和车主通过在手机APP上确认租赁服务后,在站点内进行所租车辆定位交车。同时,站点上会竖起“526汽车共享站”标识;站点固定停放几辆或十几辆新能源电动车,站点同时内放置几辆分时租赁燃油汽车,作为电动车的补充;实现站点扫码就可租赁车辆,通过手机APP遥控鸣笛,车辆开锁,实现便捷取车。

如果说Uber的横空出世并成为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让世人坚信:汽车共享将彻底改变公众的出行方式。那么,分时租赁模式在免去车辆限号、寻找车位等问题,以及提高车辆使用率方面都似乎比专车更胜一筹。若能有效解决难点和痛点,其或将逐渐成为共享经济及互联网时代下主流出行方式的发展前景,着实令人期待。

宝驾出行凭借自身在运营方面的优势,推出智能电子钥匙,便捷移动应用和运营管理系统三大创新体系,既能用于分时租赁公司接单、车辆监控、会员注册、用户下单、电子钥匙取还车等服务,还有效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的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

分时租赁无需缴纳车辆租赁费、门店服务费,也无需按天计费,其计价方式往往是按分钟、小时算。用户只需在App上注册,然后上传驾驶证件、身份证照片,验证通过后就能取车开走。

猜你喜欢

租车新能源车辆
日本人租车为午休?
抢占消费者心智
车辆
站在春运抢票风口,如何用好营销带动租车出行消费升级?
站在春运抢票风口,如何用好营销带动租车出行消费升级?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