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拐杖教师”无悔的乡村守望

2016-06-27曹振宇曹振华邓成斌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老师孩子教育

曹振宇+曹振华+邓成斌

大学毕业毅然放弃城里舒适惬意的生活,返回贫穷落后的故里,在乡村小学的讲台一站就是26年,执着坚守、风雨无阻,帮无数的乡村孩子走出大山,圆了成才梦。因公受伤住院治疗,孩子的学业问题成为他最大的牵挂,不听医生、家属、校领导的劝阻,拄着拐杖重上讲台,用真情大爱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生命赞歌。这个人就是26年守望乡村、情暖乡邻的云南省富源县富村镇富村小学教师程飞。陪人依窗读,照人赴锦程;默默发光热,从不慕虚名。因公意外受伤后还带病教书,艰苦的环境和艰难的工作,让程飞尝到了煎熬的滋味。而孩子们充满渴求的稚嫩目光,让他懂得了坚守的意义。班里的孩子们是他最大的牵挂,讲台给了他战胜疾病的力量。他用一贫如洗的人生抒写着教育的篇章,他用甘忍贫瘠的坚守诠释着教师的职责,他用身、用心无私奉献,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人生的春华秋实,展示了给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这种特殊美。平凡中溢满爱心,淡定里充满高尚,程飞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感动与感悟:他就像是石阶,引领着学生一步步向上攀登、脚踩大地、仰望星空、放飞梦想。

命运多舛,花样年华落残疾

1969年4月28日出生于富村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程飞,1990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外语系,同年8月自愿申请返回富源工作,被组织上分配到富村镇松子山附属中学任教。都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1年1月15日这一天,程飞接受学校派遣前往曲靖出差,在返校途中因车祸导致腰椎粉碎性兼压缩性骨折,同时右脸被划伤、右太阳穴被撞了一个洞,血流不止。“1990年至1991年学年度上学期即将放假的时候,学校领导安排我去曲靖出差,办完事返回学校途中不幸发生翻车事故,我摔伤后被送往富村卫生院作了简单处理,然后转院到富源县人民医院治疗,住了6个多月后又转入昆明43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基本上能够活动后,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居然保住了这条性命。”程飞如是说。据时任富村中心学校校长尹荣欣回忆:“1991年1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中心学校管辖的松子山附属中学的程飞老师因公出差返校的时候意外受伤,当时全身多处软组织受伤,头部血流不止,送到医院后仍然5天昏迷不醒,经过抢救后总算醒了过来,通过2年多的治疗基本能够下床,并且能够拄着拐杖勉强行走。”程飞的生命是保住了,但双脚却落下了终身残疾,经相关部门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拐杖来协助缓慢行走。在22岁的花样年华岁月,程飞就遭遇了残疾的厄运,从此,他在拐杖的协助下开始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人生之路。

富村位于一个气候较为特殊的阴冷地区,尤其在冬春时节,大多时候是冰天雪地,他根本无法做到独立走进教室上课,这时就只有靠他妻子搀扶着把他送进教室给孩子们上课,下课后又到教室里去接他。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从不迟到、早退。与正常人相比,他成功的背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肢体残疾所致的特殊困难,在工作中,别人需要付出一分的劳动,他却要付出百倍的代价。由于双脚跟腱萎缩,行走时,双脚掌不能完全踩平,只能靠双脚趾骨和拐杖支撑整个身体,长此以往,双脚趾骨随时化脓、出血,他在假期多次住院进行手术治疗。久病成良医,后来,他买来了手术刀和剪刀,自己给自己做手术,经常拖着不易愈合且还会流血的双腿给学生上课。由于后遗症的影响,大便失控,加之学校教室离厕所又远,他每天都是夹着卫生巾工作。虽然如此,他却总觉得其乐无穷,偶尔走在街上,总会有许多不认识的人和他打招呼,一叙说,他们中有的是他教过的学生的家长或亲朋好友,有的是听别人说过他的经历后被感动者;每逢节假日,他都会接到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人发来的问候和关心的短信,这其中大多是他曾教过的学生们。为此,他享受着付出所带来的快乐,并将为延续这一幸福与快乐而努力前行!“只要我这残疾的身体还允许,我都会把时间用在备课上;把激情用到授课上;把热情用到辅导上,把感情用到每个学生身上,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我将继续用爱的雨露去催开最美的花朵;用爱的交流去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相通的彩桥。时刻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为争当一名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一线小学教师而努力!”程飞掷地有声地说。

人生命运本无常,生死有谁能相知,人生之路也因之而坎坷不平。谁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不用费太大的力就能到达光辉的彼岸。可现实生活未必尽如人意,程飞的肢体虽然不幸残疾,但他的心灵是健全的,程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面对逆境和人生的低谷,他不是逃避,不是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是选择抗争,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在逆境中奋起,最终到达了自己的理想彼岸!苦难就是一本人生的教科书,甚至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苦难让人学会坚强,学会卧薪尝胆,学会与命运抗争。正是在与苦难的抗争中,我们的生命拥有了战胜厄运的力量,并由此开拓出人生的新境界。程飞教会我们懂得:人生没有失败,只有起程,只要我们的思想不处在残缺中,生命就会因搏击而不朽!程飞以自己肢残的身体,为我们这些肢体健全者,为我们这个正在构建和谐的社会,舞出了令人炫目、令人钦敬的别样风采!

身残志坚,三尺讲台写华章

得人点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得到社会关爱的人往往会更加勤奋地工作。获得二次生命的程飞,得知学校在学年中途从上级争取不到公办专业对口的老师,只好聘请了一个临时代课教师顶岗,他觉得自己辜负了领导、家长及学生的厚望。“手术苏醒过来后,我说我还是出院吧,因为还有那么多学生在等着我回去教他们,我们学校公办老师紧缺得很,我就觉得如果不回来上课,那么多学生怎么办。”程飞说。而富村镇中心学校原校长尹荣欣对程飞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在他得知学校教师急缺,学校请了一个高中毕业的学生替他代课,他对学生的成绩放心不下,多次向医院方申请准予他出院返回学校上课,医生、学校、亲人反复劝阻,他的病情不容许他作出立即返回讲台的选择。”“各级领导太关心我了,在医院里我说要出院了,领导、医院都不让出院,说要治好病再说,可我觉得每天只有去上上课,心里才不失落和空虚,才会舒服点。”程飞如是说。

1993年2月,程飞病情略有好转并办理了出院手续后,县教育局根据有关政策规定通知程飞可以办理病退手续。对组织上的这一关心举措,程飞坦言:“父母给了我第一次生命,组织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才走上教育之路,这样匆匆离开自己心爱的事业,实在对不起培养自己的党和人民。”富村中心学校领导被程飞的这种敬业精神所感动,同时结合程飞面临后续治疗和生活不便等难题,决定将程飞调入富村小学任教。

刚调入富村小学时,程飞的心里忐忑不安,经常会自言自语地问自己:“家长是否放心把孩子交给我?孩子们幼小,不懂事,是否会被我的样子吓跑?怎样做才能让社会接受我这样一个重度残疾的老师?”刚调入富村小学,他就接手一个新分班的三年级(2)班,分班时,有一个叫肖二留的学生,没有老师愿意接受他,见此情况,程飞没问原因,大胆接受了他,后来经了解,其父亲是一名聋哑人,母亲弱智,由于家长与孩子无法沟通,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很差。程飞就经常给肖二留做思想工作,并抽课余时间辅导他,在程飞的耐心教导和肖二留自己刻苦努力下,在学年末的统测中,肖二留的数学成绩居然得了100分,同时,该班数学科成绩名列全镇同级同科前列。

通过这一事例,程飞尝到了辅导和转化双差生的甜头。凑巧的是,1994年9月刚开学,校长施传科找他做工作,安排他去接两个六年级的数学学科,且必须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原因是那届学生中有13个孩子,学习基础差、纪律差,原任课教师不愿意也无法管教他们。接此任务后,程飞认为,纪律是一切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保证,并通过原任课教师和电话家访摸清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重新组建班委,制定班公约;把那些双差生、学困生先调入前一、二排座位,让他们找不到偷懒的空间和借口,并安排其中一部分担任班委;为了整顿思想,分别召开不同内容的主题班会。程飞给数学基础差的同学讲比尔盖茨学数学考过倒数几名的人生经历;对接受能力差的同学就给他们讲每天进步一点点、乌龟也能到终点这个龟兔赛跑的故事。纪律有了明显好转后,还得从成绩方面入手。程飞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自制教具和学具,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尽量转化成形象、具体生动的生活中易见的事例来教学,对学习基础差的学困生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基础知识,及时批改作业,注重信息反馈,在批改作业时,他把学生易错之处分门别类记录到人、到题,并及时给予补缺纠错。就是这个全校没有一位老师敢接手的班,通过他和同学们一年的努力,该班学生进入初中后,被选入快班的学生达到80%以上,初中毕业后,有5人考取了曲一中。后来,他就成了该校有名的“垃圾”老师,只要是双差班,班主任都是他。从此,新学年每逢分班时,家长们总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分到程飞所任教的班级。在同年级里,他所教班级总会比别的班多十几、二十个学生。用家长们的话来说,只要孩子在学校能够幸运地分到程飞的手中,不论是纪律、品行还是学习成绩,均可用两个词——放心、满意来总结。同时,他觉得这是社会给他的压力和动力以及对新起点的要求。

爱的阳光要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作为班主任的他经常利用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在班级管理方面,他“严爱”结合,勤抓细管,抓两头(尖子生和后进生)促中间,注重培养好班干部,充分发挥其助手及领头作用,协助管理好班级。在他所带的班级里,每位学生都有一个与老师进行心灵沟通的小本子,学生不好意思当面给老师提意见,就写在沟通本上。老师当面批评怕学生接受不了,就把希望学生改正的地方以激励性的语言写在本子上。这样,爱的阳光和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总是笼罩在他所带的班级里,他总能把思想工作以最好的方式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在一个班上,成绩不好的孩子最痛苦,老师同学瞧不起,家长不是打就是骂,心里往往很自卑。程飞坦言自己曾是个“差生”,最清楚“差生”的心理。当了26年教师,程飞反而感到害怕。一个班有50个学生,就是50个人的前程,牵涉50个家庭的幸福。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人多少年的努力啊!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会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优秀的老师必须懂得如何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懂得怎样给学生自信。程飞上初中时,英语成绩最差。那时候,乡村中学教材缺乏,两个学生共用一套英语教材,学习和复习起来都很不方便。有一次,程飞在教室里做英语作业,英语老师把她讲课的教材拿给他用,让他受宠若惊。原先不爱学英语的他,忽然爱学英语了,一学进去才发现英语根本不难,这也让他顺利考入了富源二中读高中,高考时如愿以偿地考取了云南大学外语系。这也给他日后当老师留下刻骨铭心的信条: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在老师眼里最重要!于是就有了每次接手新的班级,上第一节课就能随口叫出班上所有学生名字的情节,就有了虽不是班主任,也在学生卷子上写下评语,激励学生奋进的故事。“教师,就是要点燃学生希望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朝着他们喜欢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这样肯定能成功。”程飞如是说。程飞常常因人施策,点对点对学生进行提示点拨、心理疏导、学习方法指导、为学生鼓劲打气。程飞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当家长的要舍得夸孩子,要带着放大镜寻找孩子的优点加以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从你这儿得到一种信心,一种关爱,他的自信心激发出来了,他的学习就会有突破,甚至创造奇迹。”

26年来,为了上好一节课,他常常多方面查阅资料,制作教具,备课直至深夜。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他还经常加班加点为学困生辅导,勤学苦练、不断创新,程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肯定和学生的欢迎。多年来,他在富村小学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将10余名年轻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送出学生2000余人,其中,转辅学困生300余人,主动接受残疾学生或弱势学生20余人。承担过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和思想品德等学科的教学任务。就这样,他用成功的经验去实践不同的班级,效果频频显著。在富村小学任教23年间,他多年担任班主任和年级组长,所教科目成绩均名列全镇同级同科前列,所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省、市、县奖励,所任教班级多次获得县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他本人也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如今,他教过的学生有的成了海归派、有的成了白领一族,有的成了商界精英、有的是博士生、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专技人才领军人物。“程飞老师的教学成绩历年来都处于全镇的全列,他爱校甚于爱家,爱工作甚于爱自己的身体,爱学生甚于爱自己的子女,他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让我们深感敬佩,他是我们全镇学习的榜样,他是我们全镇老师的标兵。”富村镇中心学校校长张奇林给予程飞如此高的评价。

“别人不愿干的,我正想去挑战!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要耽误学生。学生在哪里,老师的心就在哪里。爱是教育的灵魂,我希望把爱的火把传递,把善良的种子撒播,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这些朴实却又充满爱心的滚烫语言,就发自乡村教师程飞的肺腑。从教26年,现年47岁的程飞老师,一直凭着一腔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知恩图报、无私奉献的情怀,坚守在富村小学那块净土里。他说富村小学是实现他人生价值的地方,更是他幸福快乐的所在!26年筚路蓝缕、手胼足胝,26年铿锵前行、播撒爱心。怀着对山区教育事业的热爱,程飞用一份执著与坚守,关爱着贫穷孩子,力挺着落后的教育,把温暖的爱注入到了最需要温暖的山里娃的心田,浸润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他用执著与坚守谱写了一曲大爱壮歌,他用最朴实的行动、用最无私的真情构筑起了山区教育事业的“精神高地”,让富村教育走出了“发展洼地”!程飞以火热的奉献激情、淳朴的大爱情怀,默默付出,感染了更多人将大爱心手相传,他26年如一日,给富村这个革命老区的贫困家庭孩子以尽力的帮助,从而书写了一段大山深处的博爱传奇。他不会说那些漂亮话、场面话,不会干那些面子事、应酬事,更不会八面玲珑、溜须逢迎,但他却用一种朴实、一种纯真诠释着一个教师的职责。他用信念和生命托起乡村孩子心中的希望,他就是把牧童引向山外的那个吹笛人。他的事迹看起来很平凡,但是做起来却是很艰难,坚持下来则更困难。他用青春、智慧、汗水和坚守,26年如一日“玩命”教书,甚至忍受着面临死神病魔的折磨,编织着乡村孩子绚丽多彩的梦,这种美丽不是金钱和物质能够换取的,而且完全靠着一种职业精神,一种“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精神来支撑。程飞凭着自己对乡村教育的热爱,对贫困乡村孩子的关注,把一颗火热的爱心献给乡村孩子,在乡村点燃了一缕灿然的烛光。程飞的执著与坚守铸成共和国大爱的脊梁,成就的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从程飞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振兴山区教育事业的希望和未来。这样的壮举值得尊重,这样的壮举值得推崇!

关爱学生,视如己出付真情

程飞把学校不要的人、家庭不要的人、社会不要的人引上了人生正道,他让许多感情无依靠、生活无着落、学习无目标的留守儿童、单亲孩子感受了家的温暖。2014年秋季开学时,他被学校任命为三年级2班班主任,他们班从德胜小学转来了一位名叫石磊的特殊学生,其父母离异后,母亲改嫁他人,父亲不务正业吃住都难以保障,更别说顾及孩子了。其奶奶及姑姑在富源县城到富村之间往返从事运输工作,根本无法监管他,石磊无论生活还是学习都处于真空区域,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加之自己年幼尚不会做饭,经常用生米合着冷水充饥,饱一顿饿一顿成了常事。程飞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得知这一情况后,将石磊叫到家里一起生活,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关爱,让石磊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虽然石磊已经于2015年秋季开学时转入县城外山口小学就读,但每每说起程飞待石磊如亲子女这事,石磊的奶奶及姑姑满是感激之情。程飞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位叫杜金的同学,因为身患残疾,用四肢触地行走,程飞就给他讲自己受伤后是如何借助轮椅推行,发展到拄着拐杖行走的锻炼过程,以及张海迪、郑智化等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杜金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还有一个叫冯卫星的女生,到省城医院去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后的40余天住院时间,他经常用电话对其进行辅导,出院后,冯卫星的学习成绩没受多大影响;另一名叫罗傲的男生,得了白血病,到省城医院治疗一年期间,程飞每周和孩子通一次电话鼓励他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并同其父亲拿着医院证明去请示中心学校和镇政府为其组织捐款,全镇师生共为其捐款3万余元。

程飞老师关心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经常到学生宿舍、教室及劳动课、课外活动中去,做学生的贴心人。他常说:“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借助家长的力量,家校合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本学期刚开学不久,程飞老师带的六年级(2)班有个学生,屡次违反学校纪律,他决定家访。他利用周末仅有的休息时间,拄着拐杖来到这个学生家所在小村子里,找到这个学生的家,但他却没有和家长说这个学生在学校违纪的事,而是变报忧为报喜。这个学生原以为老师是来家里“告状”的,要被父母责罚了。当这个学生听了程飞在父母面前对自己的表扬,他沉思了。后面的日子里,这个学生再也没有违纪了。程飞认为,激励性家访是一种鞭策,也是学生的荣耀,能鼓励学生不断上进。

人心都是肉长的。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做到以心换心,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关爱,这样总会有回报的。天气恶劣时,学生不能按时回家,程飞要么陪他们在教室里做作业,要么借伞让他们回家,要么留他们到自己家吃顿饭;遇到头疼感冒的学生,他就主动给他们一点打针买药的钱而不要求归还;遇到家庭贫困的学生,就给他们买点作业本或其他学习用具等。他曾经无数次陪伴生病的学生打点滴到深更半夜,为他们垫付医药费;他曾经无数次给困难学生送书、买学习用品;在行动不方便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每天晚上检查学生晚睡情况……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自己对教育的忠诚。他常说“育人是事业,我要用爱心使事业生辉。”

程飞当过100多名学生的“留守爸爸”。他认为“老师护送学生去医院治疗的过程,就是爱心传递的过程”。他送学生去治病时,教室里的学生不打不闹,班委主动维持纪律,同学认真读书做作业。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孩子们从小就培养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知道帮助他人,懂得为老师分忧。爱,可以改变一切!在程飞的爱心影响下,学生不打架不偷摸,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学习上共同进步。程飞调入富村小学任教23年来,所教的班级年年统考都是全镇前三名,大部分是第一名,他的学生升学到其他学校大多数也是数一数二的尖子生。

程飞曾把无数孩子送进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他自己的大女儿程秀琳在小学时一直是第一名,却没有考上曲靖一中、曲靖二中,结果只考取富源一中,在2013年高考时只考取了保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他备受打击:一个老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还有什么资格教育别的孩子?这真是耕肥了别人的田,种瘦了自己的地。他开始反思自己。因为工作忙,女儿上初中期间,他一直没太关注过她。虽然他很爱女儿,但教育方法却失之简单,总觉得是孩子学习上不争气。别的学生问他问题,他都能用心解答,而女儿问他,他反倒没了耐心。久而久之,女儿跟他的关系日渐疏远,说啥也不听。妻子也埋怨他没抓好女儿的学习。一天,他与一位朋友借酒消愁。朋友启发他:“人生有许多东西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是孩子,因为孩子是我们生命和事业的延续。成功人士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有一天,他看到女儿的日记,才知道孩子多么渴望得到老爸的帮助。他发觉女儿学习差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自信,老关注别人怎么看自己,终日谨小慎微,患得患失,久而久之,人变得敏感脆弱,没信心。程飞从调整女儿的心态入手,帮她从只关注别人的眼光,转到只专注自己的学习上,但为时已晚。大女儿现就读的学校与自己的期望值反差较大,在二女儿程秀萍的教育上,他是耕田种地两不误,既认真地教好学生,又细心地辅导好女儿的功课,跟她不断沟通交流,女儿遇到什么问题马上跟老爸沟通,影响学习的因素被排解掉了,心理变轻松了,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了。2012年,二女儿程秀萍顺利考入曲靖二中,在去年的高考中如愿以偿地考取了铁道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专业。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考上好大学,有一个好出路。但常常因为教育方法欠妥和望子成龙心切而事与愿违,陷入教育孩子的困惑之中,导致部分学生被冠以差生称号。程飞认为:差生不是绝对的,经过耐心教育也是可以成才的。所谓“差等生”,其实是在意志品质或学习方法上,略有缺陷的正常生。一个学生一旦被扣上“差生”的帽子,无论对其本人还是家长,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其心理压抑、精神萎靡不振无须多说,还会使其变得迷茫、颓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算他们有高超的智慧、才能,绝大多数则会从此一蹶不振,留下终身遗憾和长期隐痛。善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应该坚持的教育原则,对学生一视同仁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准则。老师应该跟学生交朋友,多和他们聊天,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多夸奖他们,真诚地沟通,用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关注、鼓励他们的做法和所取得的进步。每一个人都需要鼓励,特别是孩子,除了在学习上的辅导以外更需要鼓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时多给他鼓励,他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努力学习,当孩子考试受挫时,不要责怪、打击,而是多鼓励、打气。培养一名优秀学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培养一名优秀人才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和一件事,就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一切。因为表扬和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并让学生充满自信与力量,释放出潜力,创造出好的成绩。教育的艺术不在于过多的传授,而在于对学生的唤醒、激励和鼓舞。“看其短,世间无可用之才;用其长,则天下人皆成才。”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差生,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和肯定,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与赞扬,就会使其变得灿烂,生活充满阳光。不仅如此,老师还要和学生家长时常保持联系,相互融通,疏导孩子心理问题。让孩子知道,老师在关心,父母在爱护,自己应努力,建立一种平等、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

博爱无限,乡邻疾苦记心间

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这是人生的三苦。罗茜是富村二社人,她的父亲因病不幸去世、母亲改嫁后,遭遇了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这一悲惨苦境的她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艰难地生活,日子本就过得不算宽裕的程飞总会隔三差五地送一些生活必需品给罗茜祖孙两个。紧邻学校的山背后村是一个欠发达的高寒贫困村,大部分人家都选择外出打工,而今年77岁的村民付长稳家的3个子女也不例外,也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家里只有他和76岁的老伴独自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由于年老体弱,生产生活极不方便。他们老两口的生活起居就成了程飞的牵挂,一有时间,程飞就会带着妻子上门去嘘寒问暖,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去年的时候,我去买了个小猪来,我抱不动,程老师家妻子就帮我抱了送到圈里关好。我不会算账,程老师还帮我算得清清楚楚的,帮我把钱数了付给人家,多亏他家夫妻两个经常来照顾我们。只要有好吃的,他总会叫他妻子来请我们去一起吃。”说起程飞,付长稳和老伴满是感激之情。而富村居委会烂泥箐村村民的生存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大部分人家还是只能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就成了家长们最牵肠挂肚的事。这时,程飞主动承担了这份责任,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燃眉之急,也让这些“留守儿童”不缺失父母之爱,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2014年9月的一天中午,山背后村的冯清美同学在放牛时被邻居家的狗咬了几口。可是,狗的主人对受害小孩不管不问,两家大人吵得不可开交,却没意识到给孩子打狂犬疫苗。程飞去家访时正好碰见。他赶紧劝两家不要吵了,先把孩子接回家,他去买药。他当时的工资刚好全寄给两个女儿作为读书的费用。他让妻子和冯清美的家长先把孩子送到富村卫生院,然后到学校借了300块钱作药费,可卫生院的狂犬疫苗已经用完。最后他托人到处联系,结果营上卫生院有,162元一支,谢天谢地!程飞悬着的心终于放稳了,连忙请人购药,等给冯清美同学打了疫苗返回学校已经是半夜了。

有人曾经劝程飞到富源或曲靖买个房子定居,星期一去学校星期五回来。他觉得这种生活往返耗时,不如把家安在学校,腾出双休日或节假日去家访。他给自己规定,对每个学生一学期至少家访5次。26年来,他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学生的家门。这样的事多了,学生生病,他会叫上妻子背着一起送去医院医治。不管路远路近,从不收家长一分钱,反而垫付医药费;学生成绩差的,他留在家里耐心辅导,免费供学生吃住;有个学生爱尿床,他精心调理,这个学生不仅成绩上去了,还改掉了尿床的毛病。有人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说:“我任教的地方,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小孩很多,孩子遇到头痛脑热,爷爷奶奶一不会打电话,二不会骑摩托车,你说怎么办?”他们想到了程飞,催孩子早点到学校让老师送去治疗。就是双休日节假日,有孩子生病,只要家长带个口信,他也会及时赶到学生家,把孩子接送到医院治疗后再送回去。

爱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责任。他们的脚步带动了更多人的步伐,他们的声音打动了更多的声音,他们举起的手,握住了更多的手。善行是一份精神大餐,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分享于人,充实自己,温暖社会。而我们百般向往的那条和谐社会之路,不正是靠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善举,一点一滴铺就起来的吗?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十分有利,令人欣慰。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将助人为乐作为一种享受,他们深知,热心行善要比冷漠无情甚至为非作歹要强万倍。在我们身边,许许多多关于真善美的真人真事每天都在上演,他们源源不断地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这些生活中的平凡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正是他们不计回报,用自己的善行践行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无力者有力。善行,也许是一句良言、一笔救济款,或者是一个公益项目,但在爱的天平上,它们超值超价。蓦然回首,程飞虽然身患残疾,他微薄的工资要维持全家的生活开支,要供养还在读大学的两个孩子,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他依然无怨无悔地行走在大山深处,站在需要帮助的人身边,为了提高贫困家庭的幸福指数、减少辛苦指数,程飞乐此不疲地默默付出着、奉献着。程飞的身上充满人文关怀和大爱之心,他正是秉承这种奉献精神,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传递和播撒爱心的种子。

山村红烛映李桃,终身从教吐芬芳;千辛万苦执教路,一片丹心铸师魂。程飞,一个坚守在乡村的好老师,他用忠诚与责任,用26年的无怨无悔,让百姓的孩子好学乐学,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26年如一日,向命运抗争,向现实叫板,甘于清贫,无怨无悔,坚守在三尺讲台上,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一支燃烧自己、照亮山乡的“红蜡烛”,是点亮乡村文明、促进和谐进步的希望。他将自己26年的黄金人生全部交付给了他所挚爱的乡村教育事业,交给了他心心念念的一茬又一茬学生。他凭着对乡村教育的一腔热忱,在三尺讲台上为孩子们开辟了一条走出大山的路。从他朴实的身影中,我们看到了他执著的追求、坚韧的努力、艰辛的奉献精神,我们感悟到了艰辛与坚韧、执著与信念的力量。他用最朴实的行为演绎着教育真情,用最真实的行动爱着学生,用爱心的力量凝聚了人心,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受到教育,让我们的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他的所作所为,富村的百姓看得见、感受得到,所以百姓会把他记在心里。他脚踏实地,造福百姓,用平凡而执着的行动,擦亮了大写的人生,彰显了普通人的崇高价值。终身执教,为谁操劳?此时,再用什么美妙的词语,评说程飞的高尚人格只会显得苍白无力,26年时光轮回,平凡中彰显了伟大;26年岁月消磨,淡定里谱写了传奇,他用忠诚与执着诠释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师教育大爱情怀。回视程飞走过的足迹,让人感到一种静默的壮美。他26年如一日,安贫乐道,默默奉献,跟疾病抗争,向命运叫板,在异常贫穷和万分辛劳中播撒知识和文明的火种,用自己一段段美好的青春年华、用一根根细小的粉笔移去了压在富村居委会村民头上的那座文盲大山,也撑起了富村义务教育中最美丽的一片天空。程飞这位新时期的杏坛愚公,他于贫苦和困顿中高举着奉献的火把,刺痛了我们的双眼,其精神和事迹壮美至极。我们不仅要学习程飞不计名利的执着奉献精神,还要学习他面对困境和委屈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与豁达胸襟,他受伤后仍对教育的那份痴迷与执着情怀。

责任编辑/彭中玉

猜你喜欢

老师孩子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孩子的画
教育教学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