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辅助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研究

2016-06-23刘雄兵

学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性质结构

刘雄兵

(江西省龙南县龙南中学,江西龙南341700)



多媒体辅助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研究

刘雄兵

(江西省龙南县龙南中学,江西龙南341700)

摘要:在学习有机化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有机代表物,用多媒体展示代表物的结构,并利用多媒体进行例题讲解,就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能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代表物;结构;性质

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有机化学内容多、课程时间少的缺点。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只是听的局面,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改变这个现状。在高中选修五,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有机物。特别是对烃的衍生物有更多的了解,而衍生物主要是学习卤代烃、醇、酚、醛、酸、酯。通过对代表物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基本的有机物和掌握高中阶段常见的几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现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多年的心得体会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谈谈如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与多媒体相结合,如何才能学好和把握有机化学。

一、利用多媒体把握有机代表物是关键

代表物是做有机题的灵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有机物的空间立体结构展示出来,看清楚结构就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记忆。让学生熟悉代表物的化学性质,并要熟悉到不管什么时候练习代表物,都能很快知其有什么化学性质,还要熟练知生成物就很快想到可能由哪类物质转化得到。判断自己是否对代表物了如指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1.代表物中官能团的化学性质。课堂中对官能团的定义是这样叙述的: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从概念中透彻出这样的意思:有什么样的官能团就有什么样的性质。这更能充分体现化学的观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2.反应条件。在有机化学中,反应条件很重要,有机反应的副反应比较多,往往条件不同会导致产物不同,同样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可以是卤代烃的水解,也可以是酯的水解、同样是浓硫酸加热,可以是醇的消去,也可是酯化反应,还可是生成醚的反应等等。3.断键的“位置”。其实,所谓的断键位置指的就是断键方式,在有机化学中,断键方式的不一样反映出的是不同的化学反应本质。我们都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在一“断”一“新”的过程中形成反应。这一点在有机反应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有机反应中参与反应的有机物结构复杂,化学键较多,并且有机反应有一个特点——“说在哪里断就在哪里连,在哪里分手就在哪里牵手”。

二、用多媒体展示代表物的结构

利用多媒体中的动画展示功能,将有机化合物的代表物的结构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能清楚明白地了解有机物化学反应理论的深刻内涵。将抽象的理论赋予动态的展示,让学生通过看动画掌握有机物的结构。在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中,有机物的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学生在学习有机反应这部分知识时,一定要在头脑中树立和牢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这个关键的学习理念。我们“知”结构的原因就是为了了解有机物的化学键在参与化学反应时,是如何断裂并重新形成新的化学键的。例如,苯的结构是一个苯环上面有6个碳碳键,但是碳碳之间的化学键既不是单键,又不是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且六个键是完全相同的),由于结构决定了化学性质,则苯的性质就会既表现出了烷烃的化学性质,又表现出了烯烃的化学性质,但也不是这两类物质的简单加和,因为毕竟是独特的键,会表现出自己的一些独特特点。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例题讲解

纵观有机化学习题,大部分是考代表物的组合,就是把好多的官能团聚在一个物质中集中进行考查。在考查过程中,很少出现一个有机物就只有一种官能团的。当多个官能团聚在一起时,如对某个官能团不熟或是不清可能会导致此题就无从下手了。

(一)有机方程式的书写

写有机方程式时要抓住变与不变,抓住了这点,写出化学方程式后又配平就不成问题。若能抓住代表物写方程式和配平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此题是酯和酚的组合,只要知酯在氢氧化钠的条件下如何反应,酚在氢氧化钠的条件下如何反应,并知比例关系,写出此题化学方程式就不成问题了。

通过多媒体来展示这个过程,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将知识的产生过程铭记于心,牢固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二)知结构来推断有机物的性质

案例:β—紫罗兰酮是一种天然香料,广泛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多种植物中,它的重要作用是可以经过多步有机反应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β—紫罗兰酮具有还原性基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中间体X含有3mol不饱和键,最多能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A1以烃基为主体,水溶性羟基占比例较小,因此难溶解于水或水溶性的溶液,例如NaOH溶液中。

D.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碳原子数不相等,因此两者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选A

(三)知性质来判断结构

案例: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的某芳香族化合物,欲确定其结构,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获得如下信息:

I.元素分析证明:该物质只含C、H、O三种元素,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II.该物质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两种。

III.0.1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HCO3溶液或足量金属钠反应,均可放出2.24L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1)试通过必要的计算,分析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写出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②能够发生银镜反应③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3)第(2)小题中有一种物质还能发生水解反应,写出该物质发生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与Na2CO3溶液反应:

②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

(四)判断共面问题

共面题高考也常牵涉,在平时的考试中更是层出不穷,从学生平时的反馈来看学得并不理想。在课本中只是简单提了几个代表物的结构后就只字不提了,但平时又经常涉及。几个代表物:甲烷、乙烯、乙炔、苯。甲烷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和一个碳原子,其中只有任意的三个原子可共面;乙烯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和两个碳原子,这六个原子是共面的;乙炔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碳原子,这四个原子是共直线的;苯分子中有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这十二个原子是共面的,并且对位上的碳原子和氢原子处于一条直线上。以上面这几种物质为代表为基准,我们能够判断一些没见过的或者不熟悉的物质关于共面的问题。

共面问题是学生在学习有机物这一部分知识时遇到的较难想象的问题,很多思维不太缜密的学生在教师讲解完相关问题后依然不能想出哪些原子是共面的,但是利用多媒体这一问题可以顺利解决。

可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多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简化学生对有机物知识的学习过程,加速理解过程,加上教师对有机代表物的性质应分析到位,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有机代表物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占的分量,彰显有机代表物英雄本色。

参考文献:

[1]余梅,黄敏.反思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4(6).

[2]李霞.探究《有机化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技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责任编辑赵建荣]

Investigation on the Multi-media Assisted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LIU Xiong-bing
(Longnan Middle School,Longnan Jiangxi,341700,China)

Abscract:In learning organic chemistry,teachers display typical organic symbols and explain problems and examples using multimedia could deepen the students’mastery of knowledge,which can acquire good effect in the teaching.

Key words:typical symbols;structure;property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19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73

作者简介:刘雄兵(1977-),男,汉族,江西安福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性质结构
一类非线性随机微分方程的统计性质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一类多重循环群的剩余有限性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新型平衡块结构的应用
厉害了,我的性质
论《日出》的结构
基于BIM的结构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