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与增强措施分析

2016-06-22李志楠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电力资源供电可靠性电力企业

摘要:低压配网供电影响社会整体的发展需求,所以对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深受国家及社会各层的关注。社会不断的发展、各种科技的开发都涉及到电力资源,足以体现国家电网工作的重要地位。文章对低压配网供电系统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基础设备、科学技术、配网系统等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建议。

关键词: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电力企业;电力资源;配网系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6-002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6.013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增长,国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社会各阶层的发展都与电力资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国民生活质量提升对供电安全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电力工作需要高度重视供电可靠性,经调查显示我国现在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仍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所以研发改善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对整体电力系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现代社会发展下对供电系统安全性的要求与我国低压配网供电系统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供电事业的可靠性提升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1 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1.1 影响可靠性的外部因素

现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已经严重超过了电力系统的发展速度,处于发展速度较慢的低压配网系统,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配电网是配电变压器、电缆、架空线路等设施组建而成的电力组织,起到对电能的分配作用。

其中架空线路是实现低压配网供电的主要途径,导致现代主要供电形势呈网站单端供电形势,由于部分工厂或老社区使用的是环网形势的供电模式,必须从附近的架空线路上获取电源,这就对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在架网完成时急于用电导致线路连接的粗劣,使复杂的线路不断经过电压,也对供电可靠性造成了影响。

1.2 闪络现象对可靠性的影响

闪络现象是指在高电压作用下,某些物质在线路绝缘层引发的破坏性放电,放电时的电压便被称为闪络电压,闪络现象发生后导致电极间的电压迅速下降,闪络现象发生过程中形成的活化引起线路绝缘表面的碳化,引起绝缘表面受到损坏的现象称为闪络现象。闪络现象的主要成因是线路在长期使用中绝缘层表面积压了过多的污染物质,常年的累积再加之受到潮气影响造成了线路绝缘层的损坏。另一个引起闪络现象的原因是沉积在线路上的物质降低了绝缘层的绝缘性能,使线路受到雷电或高压冲击时不能充分发挥其绝缘作用,引起电压短路现象,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1.3 复杂过电压可靠性的影响

电力设备正常运行中时常会接收到不同电压的考验,其中包括工频电压、内部过电压或者是自然界的大气电压等。供电系统要做到高效安全的运营,必须保证供电设备的良好环境,只有充分完成以上因素,才能更好地保证整体电网系统的安全使用。但在目前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达不到以上的要求,在电网运行中存在一种高幅值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如遇到弧光接地电压出现在电网运行中,同时又得不到及时发现进行处理,将严重威胁到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1.4 配网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低压配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受到配网系统的限制。国内的配网系统随着长期的发展,在对社会发展供应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还是科技的发展都对电力资源有着绝对的依赖性,而传统的配网系统发展缓慢,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配网供电安全性的要求。传统配网系统中存在过多的不科学性,导致了电力资源的浪费:一方面是国家资源的损失;另一方面是不科学的配网系统,也限制了低压配网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提升。

1.5 基础设备可靠性的影响

供电设备是保证电力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设备,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也同时受到供电设备的制约。供电基础设备性能的降低极易引发部分线路故障的现象,是造成供电设备影响因素的主要方面,是供电设备的设计方式与性能系数,包括配电盒是否安装牢固、是否存在脱落现象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会使电表失去保护,容易遭受到客观环境的破坏。

供电线路的传输容量与供电线路的设计都将影响到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所以提升供电线路的科学设计,加强供电基础设备的维护,都是为低压配网供电提升可靠性提供基础保障。

2 提高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措施

2.1 加强低压配网供电外部环境

电力系统的环境直接影响到供电线路的性能,例如外部环境造成的供电线路损坏、供电设备损坏等。客观环境是不能改变的,但是可以做的是对供电设备的客观环境进行优化,优化影响低压配网供电的外部环境是提升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有效途径。需要电力实施部门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同步努力,找到有效措施对供电运行中面对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对供电线路维修保养时,工作人员可对供电母线架设隔热设备,避免污染物的长期积压而引起的线路损坏或者可以选择防尘设备作为线路的外层保护,降低污染物积压造成的短路风险。

2.2 运用合理措施改善闪络现象

污染物的积压是造成闪络现象的主要因素,所以解决电路设备的污染物积压是解决出现闪络问题的主要方法。污染物的积压导致供电线路表层性能降低,同时供电线路受环境影响产生的潮湿现象,引发了闪络现象的形成。闪络现象的出现会引发短路现象,甚至是过电压烧毁的问题,所以急需制定合理方案对此类问题彻底的解决,从设备源头提升低压配网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污染物积压问题的处理,可以为供电设备安装防尘设备,供电线路可安装防尘收缩管,避免污染物积压到供电设备上,这样可以降低维护人员清理的难度,也可以避免出现闪络问题。另外,需要保证变电站的空间干燥,减少形成闪络现象的必要因素,降低闪络问题带给供电安全的风险。

2.3 安装联络开关设备

联络开关设备的优势是,减少配网中因电力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增强低压配网供电的稳定性,对供电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路搭建中常出现的网状线路数量过度,导致线路过于复杂需配置多台配电变压器,串联的线路中任何一处设备出现故障都会造成整个系统的供电瘫痪,这极大地影响了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对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安装联络开关进行改善,联络开关可以安置在基础设备附近,一旦出现某处设备故障,开关自动连接将停电现象控制在极小范围内。现在市场中比较常用的是柱上式SF6断路器,此设备可单独在支路或主干线后段设置,可以及时断开故障电流,保证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运行。

2.4 加强配网系统的优化工作

配网系统是低压配网供电发展的主要设施,对配网系统的优化工作需要引起关注。电力部门需要对配网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以加强低压配网供电发展的可靠性。在配网系统的运行中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研究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及时解决掉配网系统中出现的问题。电力部门工作需要将配网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升配网系统的发展速度,使其符合低压配网供电的需求。同时要对配网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测,这也是完善配网系统中的一项主要工作。电力部门需要对配网系统的设备及技术及时进行不断提升,使其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脚步。

2.5 有效增强基础设备性能

优良的基础设备与技术水平是提升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基础。强大的技术是质量的最强保障,不断发展与供电安全相关的技术,是确保其可靠性的根本。现代供电系统的发展中主要技术措施分为两个类别:其一是自动化使用技能。自动化实施是配网系统极为重要的措施,实现自动化可以确保配网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配网系统自动化实现了信息化监管的目标,同时可以达到配网系统的随时检查;其二是带电作业与供电技术。在电力事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带电作业已经充分使用到电力工作中。电力基础技能的提升工作需要从以上两方面进行开展,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使其更能适应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要求。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低压配网供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我国现代低压配网供电中存在的闪络问题、科学技能不足、设备搭建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同时提出了应对其问题的解决措施建议。改善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需要通过优化电力设备的外界环境、提升供电线路表层保护措施、提升配网技术发展速度、加强电力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紧随现代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速度同步,保证供电安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升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是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同步提升。多方实践证实,上文所提到的应对措施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电力事业的高效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社会各界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鉴添.对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及其增强措施的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4,2(11).

[2] 廖瑞平.供电所低压配网供电模式探讨[J].科技展望,2015,9(14).

[3] 张云嵩.增强配网供电可靠性措施[J].广东科技,2013,1(16).

[4] 胡诗,邱添.浅谈增强配网供电可靠性措施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8(5).

[5] 朱剑.浅谈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因素及改进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2).

[6] 吴育娟.浅谈如何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1(7).

作者简介:李志楠(1990-),男,黑龙江拜泉人,供职于大庆油田电力集团电力营销公司,研究方向:自动化。

(责任编辑:蒋建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增长,国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社会各阶层的发展都与电力资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国民生活质量提升对供电安全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电力工作需要高度重视供电可靠性,经调查显示我国现在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仍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所以研发改善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对整体电力系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现代社会发展下对供电系统安全性的要求与我国低压配网供电系统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供电事业的可靠性提升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1 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1.1 影响可靠性的外部因素

现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已经严重超过了电力系统的发展速度,处于发展速度较慢的低压配网系统,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配电网是配电变压器、电缆、架空线路等设施组建而成的电力组织,起到对电能的分配作用。

其中架空线路是实现低压配网供电的主要途径,导致现代主要供电形势呈网站单端供电形势,由于部分工厂或老社区使用的是环网形势的供电模式,必须从附近的架空线路上获取电源,这就对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在架网完成时急于用电导致线路连接的粗劣,使复杂的线路不断经过电压,也对供电可靠性造成了影响。

1.2 闪络现象对可靠性的影响

闪络现象是指在高电压作用下,某些物质在线路绝缘层引发的破坏性放电,放电时的电压便被称为闪络电压,闪络现象发生后导致电极间的电压迅速下降,闪络现象发生过程中形成的活化引起线路绝缘表面的碳化,引起绝缘表面受到损坏的现象称为闪络现象。闪络现象的主要成因是线路在长期使用中绝缘层表面积压了过多的污染物质,常年的累积再加之受到潮气影响造成了线路绝缘层的损坏。另一个引起闪络现象的原因是沉积在线路上的物质降低了绝缘层的绝缘性能,使线路受到雷电或高压冲击时不能充分发挥其绝缘作用,引起电压短路现象,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1.3 复杂过电压可靠性的影响

电力设备正常运行中时常会接收到不同电压的考验,其中包括工频电压、内部过电压或者是自然界的大气电压等。供电系统要做到高效安全的运营,必须保证供电设备的良好环境,只有充分完成以上因素,才能更好地保证整体电网系统的安全使用。但在目前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达不到以上的要求,在电网运行中存在一种高幅值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如遇到弧光接地电压出现在电网运行中,同时又得不到及时发现进行处理,将严重威胁到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1.4 配网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低压配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受到配网系统的限制。国内的配网系统随着长期的发展,在对社会发展供应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还是科技的发展都对电力资源有着绝对的依赖性,而传统的配网系统发展缓慢,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配网供电安全性的要求。传统配网系统中存在过多的不科学性,导致了电力资源的浪费:一方面是国家资源的损失;另一方面是不科学的配网系统,也限制了低压配网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提升。

1.5 基础设备可靠性的影响

供电设备是保证电力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设备,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也同时受到供电设备的制约。供电基础设备性能的降低极易引发部分线路故障的现象,是造成供电设备影响因素的主要方面,是供电设备的设计方式与性能系数,包括配电盒是否安装牢固、是否存在脱落现象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会使电表失去保护,容易遭受到客观环境的破坏。

供电线路的传输容量与供电线路的设计都将影响到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所以提升供电线路的科学设计,加强供电基础设备的维护,都是为低压配网供电提升可靠性提供基础保障。

2 提高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措施

2.1 加强低压配网供电外部环境

电力系统的环境直接影响到供电线路的性能,例如外部环境造成的供电线路损坏、供电设备损坏等。客观环境是不能改变的,但是可以做的是对供电设备的客观环境进行优化,优化影响低压配网供电的外部环境是提升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有效途径。需要电力实施部门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同步努力,找到有效措施对供电运行中面对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对供电线路维修保养时,工作人员可对供电母线架设隔热设备,避免污染物的长期积压而引起的线路损坏或者可以选择防尘设备作为线路的外层保护,降低污染物积压造成的短路风险。

2.2 运用合理措施改善闪络现象

污染物的积压是造成闪络现象的主要因素,所以解决电路设备的污染物积压是解决出现闪络问题的主要方法。污染物的积压导致供电线路表层性能降低,同时供电线路受环境影响产生的潮湿现象,引发了闪络现象的形成。闪络现象的出现会引发短路现象,甚至是过电压烧毁的问题,所以急需制定合理方案对此类问题彻底的解决,从设备源头提升低压配网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污染物积压问题的处理,可以为供电设备安装防尘设备,供电线路可安装防尘收缩管,避免污染物积压到供电设备上,这样可以降低维护人员清理的难度,也可以避免出现闪络问题。另外,需要保证变电站的空间干燥,减少形成闪络现象的必要因素,降低闪络问题带给供电安全的风险。

2.3 安装联络开关设备

联络开关设备的优势是,减少配网中因电力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增强低压配网供电的稳定性,对供电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路搭建中常出现的网状线路数量过度,导致线路过于复杂需配置多台配电变压器,串联的线路中任何一处设备出现故障都会造成整个系统的供电瘫痪,这极大地影响了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对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安装联络开关进行改善,联络开关可以安置在基础设备附近,一旦出现某处设备故障,开关自动连接将停电现象控制在极小范围内。现在市场中比较常用的是柱上式SF6断路器,此设备可单独在支路或主干线后段设置,可以及时断开故障电流,保证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运行。

2.4 加强配网系统的优化工作

配网系统是低压配网供电发展的主要设施,对配网系统的优化工作需要引起关注。电力部门需要对配网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以加强低压配网供电发展的可靠性。在配网系统的运行中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研究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及时解决掉配网系统中出现的问题。电力部门工作需要将配网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升配网系统的发展速度,使其符合低压配网供电的需求。同时要对配网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测,这也是完善配网系统中的一项主要工作。电力部门需要对配网系统的设备及技术及时进行不断提升,使其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脚步。

2.5 有效增强基础设备性能

优良的基础设备与技术水平是提升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基础。强大的技术是质量的最强保障,不断发展与供电安全相关的技术,是确保其可靠性的根本。现代供电系统的发展中主要技术措施分为两个类别:其一是自动化使用技能。自动化实施是配网系统极为重要的措施,实现自动化可以确保配网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配网系统自动化实现了信息化监管的目标,同时可以达到配网系统的随时检查;其二是带电作业与供电技术。在电力事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带电作业已经充分使用到电力工作中。电力基础技能的提升工作需要从以上两方面进行开展,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使其更能适应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要求。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低压配网供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我国现代低压配网供电中存在的闪络问题、科学技能不足、设备搭建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同时提出了应对其问题的解决措施建议。改善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需要通过优化电力设备的外界环境、提升供电线路表层保护措施、提升配网技术发展速度、加强电力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紧随现代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速度同步,保证供电安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升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是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同步提升。多方实践证实,上文所提到的应对措施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电力事业的高效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社会各界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鉴添.对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及其增强措施的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4,2(11).

[2] 廖瑞平.供电所低压配网供电模式探讨[J].科技展望,2015,9(14).

[3] 张云嵩.增强配网供电可靠性措施[J].广东科技,2013,1(16).

[4] 胡诗,邱添.浅谈增强配网供电可靠性措施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8(5).

[5] 朱剑.浅谈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因素及改进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2).

[6] 吴育娟.浅谈如何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1(7).

猜你喜欢

电力资源供电可靠性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浅析提升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可行对策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