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行业预算管理及其内控评价指标探讨

2016-06-22宋吉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电力行业预算管理企业管理

宋吉峰

摘要:电力行业在发展中迅速进步,为保证电力行业的正常运行,必须进行相应的电力行业预算管理与电力行业内控。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来看,在电力行业的预算管理以及内控指标评价方面明显不足。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电力行业的预算管理,对内控评价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行业;预算管理;内控评价指标;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6-0162-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6.079

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保证电力行业正常运行以及公司收益,必须完善其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必要、合理、科学的预算管理,在其中必须明确内控评价的体系以及评价的指标。面对预算管理以及内控体系中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决策,从而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保证电力行业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价值的创造,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电力行业发展。

1 电力行业预算管理与内控评价概述

1.1 电力行业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是企业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预算能够很好地实现行业资源的配置和有效控制。在预算管理中,充分利用综合价值形式实现了对企业中各项经营活动的管理,从预测到决策一直到最后的控制,能够保证电力行业各部门的资源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利用,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效率,节约成本,提高收益。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加强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

1.2 电力行业内控评价概述

电力行业内部控制评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内部控制调研开始,然后进行相应的内部控制测试,最后才能进行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利用当前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相应的设计,并进行有效的评审和测试,最终对企业活动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能够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以及缺陷和薄弱环节,并进而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其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2 电力行业预算管理与内控评价指标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分析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以及其预算管理和内控评价指标就可以发现,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有基本的内部控制框架,但是就我国电力行业总体状况可以发现其在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方面存在众多问题,下面就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2.1 预算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为完善电力行业的发展均出台了一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其中在预算管理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规划,尽可能做到预算管理以及规章制度的详细性、完整性。对预算的编制、审核等各个工作环节均做出了一定的规划和要求。电力行业相应的地方供电部门和施工单位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建设和规划,保证工作有效进行。

我国目前的预算制度基本采用统一的标准,但是由于预算管理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预算管理发展不够完善,统一标准不能够完全适用于整个电力行业。对地方较小的企业完全达不到要求的标准,而大企业却较容易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对施工单位而言,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众多问题,例如施工内容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经常会出现突发事故导致突然性的施工任务和施工操作,缺少相应的资金和费用进行相应工程项目的制度,主要原因是预算的不准确和不足。往往出现预算的误差,偏离实际情况,影响电力行业发展。

2.2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评价框架不完善

通过电力行业的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框架可以发现,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完备的,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般电力行业中的电力企业往往通过四个层面进行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问题,即预算管理委员会、财务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责任中心,四个层面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进行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虽然有一定的运行管理体系,但是不同的层次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本身作用与职能还有待考证与研究。因此,要保证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评价框架。

2.3 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流程有待完善

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包含多个环节,其中预算编制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整个预算管理流程,也会影响整个环节的控制效果。对财务部门而言,有汇总与预算阶段,整个流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存在诸多问题。

2.4 预算执行反馈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

只有通过合理的预算,并进行必要的反馈,才能够避免其中存在的问题。电力行业相关公司已经了解此过程相应执行情况的反馈制度,但是在每月进行执行预算以及内部控制时,缺乏完善的反馈机制,部分部门及时有反馈制度,其开展程度也各不相同,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3 电力行业预算管理与内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

3.1 电力行业内控评价目标

电力行业的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主要针对的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通过电力行业内控评价最终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内部控制的控制,从而保证电力行业的合理合法经营,并且通过其尽可能地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最终提高企业运行速率和经营效率。

在电力行业确定相应的内部控制的评价目标时,应该注意评价目标的侧重。一般侧重于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通过评价企业能够保证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在电力企业当中,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外部评价,主要包括政府的监督机构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实施等实现报告目标以及合规目标的实现。

3.2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

要对电力企业进行相应的内部控制,必须要确定一定的内部控制标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标准;另一种是具体标准。

3.2.1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一般标准也被称作是通用标准。一般标准主要针对的是电力行业内部控制评价各个方面的标准,注意保证电力行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2.2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标准。除了一般标准之外,还应该设置必要准确、具体的标准,具体标准涉及到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方面。把一般标准进行细化得到具体标准。

3.3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图1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已经有一定理论基础,但是应该注意付诸于实践,注意实现实务界的应用,这也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要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应该进行相应的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两个阶段,即操作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第一阶段:应该构建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内部实现内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根据研究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过程中注意每一项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确立,包括各项指标的名称、内容以及标准和权重。

第二阶段:在确立相应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最终形成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可以用图1所示流程图进行表示。

3.4 关键控制点选择

在确立相应控制目标以及相应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继续对实际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保证正常的业务流程分析以及正常的作业。对上述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流程进行分析,理清内部控制的流程,并进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和环节进行说明,其中涉及到的部门或者管理人员要进行及时处理,保证环节衔接不出现问题,从而保证内部控制流程正常进行。

3.5 评价指标设计

内部控制体系评价指标的确立是关键,应该根据关键控制点进行相应设计,保证评价指标和关键控制点一一对应。分析内部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要素,并根据要素来设计评价指标,另外,不同的要素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和比重也不同,所以应该在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指标中赋予不同的权重。

3.6 指标评价和分值汇总

确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应评价指标之后,按照相应指标在电力行业收集相关数据,收集完相应数据之后,根据相应数据和评价指标设置相应的分值,进而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为每个指标确定相应的权重,通过综合评价与分析,最终为电力行业得出最终的内部控制整体评分。

3.7 内部控制的评价与改进

要保证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有效执行就需要形成相应的循环体系,保证“评价→改进→再评价”的顺利进行。通过评价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对其中问题进行相应改革,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4 结语

作为电力行业中的重要环节,有必要进行相应的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从而能够保证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进行,最终促进电力行业的建设。这些需要我们相应电力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电力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波.电力行业预算管理及其内控评价指标的分析

[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4).

[2] 王亚娟.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3] 王文静.电力公司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探析[J].企业导报,2013,(24).

[4] 刘梅玲.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内控评价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3,(9).

[5] 陈华.浅议供电企业当前的风险管理和财务内控[J].会计之友,2011,(36).

猜你喜欢

电力行业预算管理企业管理
浅谈电力行业知识管理的集成信息化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电力行业项目费用归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