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动”策略在排球接发球技术中的运用

2016-06-22姜丽琴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接发球接球发球

姜丽琴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33-02

在排球训练和比赛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两个或几个队员抢接球碰撞在一起或互相依赖漏接球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是对接发球技术运用不当造成的。将近20年的训练和比赛经验告诉我,如果在训练或比赛中采用“六动”策略,即“眼动”、“脑动”、“口动”、“脚动”、“手动”和“互动”,不但能克服抢接球或漏接球的现象,而且能提高接发球的到位率,提高比赛成绩,增加观赏效果。

一、“眼动”

“眼动”即观察、预判。当对方队员发球时,接发球队员要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全身处于灵活的放松状态,认真观察对方发球队员的发球姿势,手型,球飞行的路线,以及球的尾速变化,最终判断球的落点和力量的大小,并且能及时做出反应,及时起动,迎接发球。千万不能左顾右盼分散注意力,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二、“脑动”

“脑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心理准备;另一方面是思考、判断。

在比赛中由于心理因素所导致的一传失误很常见,所以在接发球时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平时的接发球训练中,不但要强化技术和素质训练,而且要贯穿心理训练,逐渐提高队员的心理素质。平时训练时,可模拟比赛场景,设置一些可能出现的困难,使队员适应各种比赛环境,接受复杂环境的考验,提高心理素质。

对接发球队员影响较大的是对来球飞行线路、速度、落点判断的准确性。高质量的一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判断。在接发球时,首先应根据发球队员的位置进行第一次判断,以确定合理的取位。因为发球队员的位置不同,球的落点和球的位置也有所变化。当发球队员击球后,接发球队员要再根据对方发球的手法、球的飞行路线和性能进行第二判断,以决定是否接球,或用怎么样的技术动作接球,完成一传的任务,同时其他队员也要做好准备防止一传队员的失误或不到位。

三、“口动”

“口动”是六动中最简单的一个环节,但也是很关键的一环(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场上气氛的活跃,场上接球的准确性,主要是靠“口动”实现的。一个优秀的运动队很重视“口动”的培养,以减少接球的失误。但是,比赛中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当队友失误时,我们要用“不要紧”、“没关系”等鼓励性语言鼓励队友集中注意力,而不能相互抱怨。接发球过程中出现抢接球或漏接球的现象,大多是由于“口动”缺乏造成的,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口动”,养成良好的动口习惯。

四、“脚动”

“脚动”是进行调整场上的位置,目的是快速地去接近来球,占据场上有利位置,争取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完成各种击球技术和战术配合,从而提高技术和战术的质量,减少失误。

“脚动”其实就是移动。确保一传准确而稳定的首要条件是迅速、准确的移动到球的正面,全身处于放松状态,以较低的姿势接球。在训练时要不断提醒队员用正确的步伐和姿势,面向二传做好接发球的准备,这是提高接发球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移动是由起动、移步、制动三个环节组成的。起动是移动的开始,是在准备姿势的基础上变换身体重心的位置,破坏准备姿势重心的稳定,使身体便于向某一个方向移动;移步则是在起动的基础上,利用脚步动作来改变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完成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的行动;制动是移动的结束,要及时克服身体的惯性冲力,保持好击球的身体姿势。移动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取位和迅速去接近球,保持好人与球的位置关系。

排球运动中移动的步法很多,如并步法、跨步法、滑步法、交叉步法、跑步法……具体采用哪种,要根据场上情况灵活运用。如“救”短距离球时,采用并步法;当来球较远,使用并步不能接近球时,采用滑步;当接体前较远的球时,采用跨步法;当来球在体侧2-3米距离时,采用交叉步法接近来球;当来球距离身体比较远时采用跑步法。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要时不时的进行各种步伐的训练,以提高脚下移动的速度,提高接球质量。

五、“手动”

当接球队员移动到球可能的落点位置时,要及时判断,及时动手。“手动”是“六动”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接发球队员采用何种接球技术,取决于发球队员发出的球的性能。

接球队员常用的接球方法有传、垫、挡等技术动作,垫球最常用,其次是挡球,传球用的次数最少。

垫球时要根据球的力量、速度等灵活运用。当来球力量小、速度慢、击球主要靠手臂上抬力量,以增加球的反弹力;当球飞到腹前约一臂距离时,两臂夹紧前伸,插入球下,向前上方蹬地抬臂,以全身协调动作迎向来球,身体重心随击球动作稍向前移;当来球有一定的力量,两臂迎球动作不宜太快,主要靠来球本身的反弹力将球垫起;当来球的力量大、速度快,触球后球自身反弹力也大(如接大力跳发球时),不能主动迎击来球,应用含胸收腹的动作,帮助手臂随球后撤,并适当放松肌肉,缓冲来球的力量。

六、“互动”

排球接发球技术中的“眼动”、“脑动”、“口动”、“脚动”、“手动”是属于个人技术,但互动属于集体反应,他要求场上六个人同时做出反应,同时作出决策。当然,一个队如果在场上能得到流畅自如的互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需要下苦功,下大力气,很好的完成接发球即一传的任务,同时能够在防守技术中起保护作用,如救球,边跟进,心跟进。

当然,接发球技术中的“六动”之间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在实际训练中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在平时的训练或比赛中,教练员要特别强调“六动”技术,养成运动员之间默契配合的习惯,减少接发球失误率,提高成功率,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排球水平,以提高比赛成绩,增加观赏效果。

猜你喜欢

接发球接球发球
论心理因素对网球发球技术的影响
大树的日常
直击2021奥运新增项目
网球运动中接发球技能的强化探讨
提升网球接发球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单元教学微型专题
网球训练的接发球技术与训练方式研究
第53届世乒赛男单八强比赛发球技术使用情况的分析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