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素养

2016-06-22钱爱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读书课文素养

钱爱芳

《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语文素养,还包括良好的品德、健康的情趣、正确的价值观等人文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必须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来完成。《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来实现。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

那么,如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让课堂化静态为动态,抓住典型课文或课文典型片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这样,通过一项项内容的学习,学生所得到的不仅是一个个结论,而且通过自己能动的听说读写、思考、体验等实践活动,悟出了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怎样去说,怎样去写,从而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表达方法等,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提笔画一画

针对小学生思维特点,对立体感较强的课文内容,让学生据文绘画,以显化内容,使语文课堂变得缤纷起来。如教学《鸟岛》一文,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美术创作,画一画岛上的鸟、鸟蛋、鸟窝。“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让学生在学学画画的游戏中,对课文语言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时,孩子们对鸟岛的喜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2.合作演一演

学生喜欢表演,在课堂上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表演一下课文中的内容,能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在美的情境、乐的氛围里充分进行语言实践,学生们人人是演员,人人参与,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如教学完《负荆请罪》,我设计了一项练习:排练课本剧。表演开始,教材中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师生一下子又进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只见满脸羞愧的廉颇背着荆条双膝跪地,那一声声自责,万分悔恨,而宽容大度的蔺相如急急忙忙上前搀扶……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可见,合作演一演,既可以与文本进行对话,又能内化课文语言,同时,这种表演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习如何表达,增添了审美情趣。

3.动手做一做

对蕴涵生活常识、科学道理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现场模拟实验,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如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等课文,让学生动手尝试两种切苹果的方法,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提供理解的台阶,又能使他们获得思想启迪。

二、在课外阅读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课外阅读是使学生拥有智慧与才华的良好途径,依据学生年龄、心理、认知等方面的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进行读书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开展阅读,化单一为多彩,对节选课文阅读原著,或以课文背景、课文人物、课文中心、课文体裁、课文作者等为结合点,引导阅读相关书籍,丰富学生文学知识。如学习了课文《埃及的金字塔》《莫高窟》后,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相似的文章《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在播放《西游记》《水浒传》等电视剧的同时,可推荐原著进行阅读;在组织学生旅游之前,鼓励他们查找有关名胜古迹的资料……教师充分指导,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组织交流评价

组织学生在阅读后进行评价,小学生好胜心强,任何一种竞赛,都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好书推荐,读后感诵读会,制作语言文字小报,同一主题的散文交流会,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诵读的内容,又使学生自然体验到读书带来的无穷乐趣。

此外,还可以举办读书擂台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选择参赛方式,通过形式灵活的多种活动,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争取给每一位学生展示的机会,开展“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起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三、在现实生活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博物馆、纪念馆,以及鲜活的现实,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活动内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新华书店,同时在教室里摆上书柜,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带来自己最心爱的图书,走廊、教室墙壁上悬挂读书名言,黑板报上开辟“读书角”。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开设图书角,在写字台上放几枚自制的精致的读书书签、卡片,以勉励自己。这样,通过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引发阅读热情,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2.撷取多彩的社会信息

电子技术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孩子们接触的信息更加广泛,社会生活中处处皆有学问。引导孩子在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下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撷取各种信息,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乃至人文风物等,内容十分丰富。在班内开展新闻发布会,鼓励学生去搜集信息并讲给大家听,为学生创设主动撷取信息的氛围,学生从中能获得许多课本中所没有的知识。而少儿节目,针对性、可视性强,也应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观看。

再如学了《石榴》一课后,要求学生到果园里、市场上去看一看,了解自己的家乡有什么水果,它们叫什么名字,样子、颜色、味道是怎么样的,有哪些吃法,营养价值如何?然后让学生学习介绍石榴的方法向同学介绍。也可以通过调查了解某种水果的优缺点,然后针对这种水果存在的缺点,展开想象,大胆设想出一些形、色、味、营养价值、用途等都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新型水果。这样就把语文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学生在实践中既扩展了知识,积累了语言,又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只有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昆山市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读书课文素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