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活力增强效果提高能力

2016-06-22唐晓菁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音准律动音乐

唐晓菁

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激发学生演唱兴趣,增强演唱信心,培养音乐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观念在小学教育中得以应用的具体体现。然而,在当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不合理等因素而使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直接制约了合唱教学的开展,所以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活力

教学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某门课程的关键是他们是否对这门课程产生了足够的兴趣,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使学生对合唱教学产生足够的兴趣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首先,努力提升任课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和教学能力。小学生本身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而在学校就是对教师的依赖,所以学生喜欢上音乐合唱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本身对学生是否具有吸引力,教师通过教学的合理组织以及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来开展音乐教学,同时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鼓励和引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简言之,要想使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合唱这门课程,就必须要使学生在音乐合唱教学的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必须要提升学生对于合唱歌曲的欣赏力。与独唱歌曲相比,合唱歌曲的旋律更加繁杂,学生学习起来的难度也更大。例如,在讲解《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歌曲的时候,由于其旋律比较优美,所以被广大师生所喜欢。为了充分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合唱的兴趣,音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下这首歌曲的单唱版本,然后再让他们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合唱版本,从而通过这种不同演唱形式的对比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合唱歌曲音域的宽广性、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切实提升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合唱的活力。

二、配合音乐律动,培养乐感把握

声音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听和唱是学生们对于音乐的第一直觉,却没有充分调动全部的感官。通过完善感官的感知能力,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把握音乐乐感,而学生只有正确把握了音乐的乐感,才可以使学生更加灵活地投入到歌曲的演绎过程中。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必须要充分调集学生的乐感,确保其可以与合唱歌曲的乐律达到一致性和和谐性,从而有效地提升合唱的整体效果,而音乐律动则是触动感官的关键。通常而言,律动实际上就是学生对音乐在肢体层次的反映,有着随情绪和本能而动的特点。基于此,在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配合着音乐律动来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音乐要素,从而使学生可以形成统一的乐律,不断提高合唱的效果。

三、开展情景教学,增强合唱效果

理论上来讲,音乐合唱教学本身是一项具有很强综合性的艺术教学形式。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均具有一定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素养,所以他们之间配合的紧密性直接决定着合唱教学的效果,同时这也决定着合唱魅力能否有效地展现。因此,音乐教师需要不断整合合唱教学资源,加强学生与乐器之间配合的紧密性,并要合理改进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合唱的教学效果。而情境创设教学则是提升合唱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可以为学生的合唱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合唱的默契程度,进而可以有效地增强合唱的效果。

在情景创设氛围下,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自身的情感来进行合唱,从而增强音乐合唱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避免合唱变得枯燥乏味,空洞无趣。例如,在讲解《让世界充满和平》这首合唱歌曲的时候,由于其是全英文曲目,所以难度比较大,为了可以使学生尽快掌握延长节奏,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来共同赏析这首歌曲,可以将世界“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以及中东国家的动荡和战争等人文信息灌输给学生,还可以借助图片来展示战争国家儿童对和平的强烈渴求,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和平的期待感。这样一来,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会饱含感情地投入到合唱中来,大大增强合唱的效果。

四、注重方法指导,提升合唱能力

合唱是一门集体表演艺术,为了提升合唱的效果,就必须要整合不同的音乐声部。因此,为了充分展现歌曲的最佳演唱效果,就必须要使合唱者做到声音上的平衡、协调和统一。首先,使学生把握好演唱过程中呼吸的节奏感。音乐教师要将演唱过程中常用的快呼缓吸、缓呼缓吸以及快呼快吸等常用的基本呼吸方法,借助音乐教师的规范化示范方法来使学生形成合理的呼吸方法;其次,要使学生掌握控制气息的方法。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使全体学生身体保持直立状态,面部放松,使气息由腹部排出,接着用收腹的方式来进行自然的呼气和吸气,而不可强行吸入气流。在学生逐步掌握呼吸气的节奏后,教师可以逐步增加呼吸气的强度和次数,同时要保持腹部的弹性和灵活性。

另外,要加强学生在音准和节奏方面的训练。音准是学生歌唱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合唱的过程中,如果某一个同学的声音比标准规定的音高偏高或者偏低,就会严重影响歌曲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进而会破坏合唱的整体效果,所以强化学生在音准方面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讲解《小白船》这首歌曲的二声部时,音乐教师可以先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互相演唱和聆听,以使两组学生均可以互相找出对方的音准问题,从而有步骤地来解决合唱中的音准问题,提高学生的音准,避免学生在合唱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走音”问题,切实使分声部合唱成为一个声部的齐唱。

总之,合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合唱表现力。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来开展合唱教学,不断增强合唱效果。本文就如何提高合唱教学的效果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开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音准律动音乐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生命的律动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