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 观察 生活 情感

2016-06-22周震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荷花习作小学生

周震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习作教学理念陈旧,定位太高,加上急功近利的指导方法,导致习作命题往往脱离学生实际,禁锢学生个性。学生为完成任务不得不生搬硬套,无法从习作中感受到乐趣。因此,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司空见惯,成了语文习作教学的瓶颈。因此,加快小学习作教学改革是一项非常紧迫的课题。

一、真实的体验——让学生认识习作的重要

什么是习作?习作就是交流,是一种独特的,将文字作为符号的人际交流方式。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流场所,让学生以文字为载体触摸其背后的灵魂与心跳。教师可以出示论坛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即便两颗心远隔千里,也能通过文字产生心灵的碰撞;或开辟师生之间交流信箱,通过日常的书信来往来畅谈理想,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习作还是一种倾吐;或在举办影展活动时让他们自主完成影展海报,独立写出前言,从而感受到习作也是一种宣传方式。只有这些真实的体验才能让小学生充分认识到习作是人际交流的需要,它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

例如,教师以“给父母的动员信”为主题,帮助促进学生对习作的真实体验。先计划让学生星期天独立当家,真实体验家长的辛苦。虽然学生觉得这非常新鲜,但家长却忧心忡忡,或害怕安全隐患,或害怕耽误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开展说服活动。这一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言语交际能力,同时也是对习作原生状态的一个良好呈现。因此,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习作与生活息息相关,习作教学才能获得原生土壤,这是改革和优化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全面的观察——让学生写出生动的内容

存在于人头脑中的客观事物映像或记忆就是表象,学生要想写出内容具体的、生动的作文,就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具体的表象。学生要想得到事物正确的、全面的表象,就必须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全面的观察。换言之,学生不仅要观察事物,还要重视了解事物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尤其要掌握将事物特征反映出的那部分内容,这是小学习作教学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荷花》一文时,可穿插部分习作教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意识与能力。

教师:读了课文,大家能说一说自己对荷花最深刻的印象吗?

学生:清香、美丽、粉红……(各抒己见)

教师:从哪些语句中,能具体感受到荷花的这些特点呢?

(学生纷纷从课文里寻找描写荷花特征的段落,找出了相应的语句、段落,并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师:多么迷人的荷花!大家想一想作者叶圣陶先生怎么会将荷花描写得如此美丽呢?

学生: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教师:是呀,正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对荷花全面细致的观察,所以才能将荷花的特点写得如此细腻。

最后,教师布置习作任务: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注意观察它的外形,闻一闻它的气味……在该习作训练过程中,学生们兴趣浓厚,第二天交的习作片段写得比以往好很多。只有学生充分意识到全面观察在习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会逐渐形成仔细观察的意识。

三、真实的生活——让学生获得鲜活的题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泉就是生活。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让小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让学生在习作中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出来,充分体现童真童趣,习作教学就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步入社会、亲近自然,从而使学生获得广阔的、丰富的认知空间,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习作题材。

例如,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观光、参观、访问等。在与真实生活密切接触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应当是点拨者、启发者,应结合自然景物、鲜花大树、农作物等,为学生讲述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科学知识与神话传说等,并适当在习作课上应用课外文本资源,将学生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帮助他们多方面、多角度体验生活,丰富自己脑海中对真实生活的阅读与积累,从中获得鲜活的习作题材。又如教师可带领学生观察当地的河流,并布置“聆听小河”的习作任务,要求学生访问小河周围及当地居民,了解小河的历史、现状,并观察水质,通过多种形式将小河的系列主题写出来。在该过程中,由于学生接触生活中存在的事物,不仅写作题材鲜活,习作兴趣也得到有效激发和培养。

四、浓烈的情感——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当前是信息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课堂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浓烈的情感,促进习作教学效果的提升。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单纯的讲解难以将其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起来,而通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展示习作教学内容,就能将小学生的好奇心唤醒,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从而逐渐爱上习作。

例如,在一次有关运动会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运动会的照片、录像等,引发学生回忆;在指导学生写有关小动物的习作时,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多媒体的应用能帮助小学生适当克服观察局限,激发习作兴趣,使学生主动写作。当然,教师还可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灵活组织习作教学。如有的教师曾经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个西瓜,让学生看西瓜、说西瓜、品西瓜,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锻炼学生习作能力,使习作课堂不再单调、枯燥,最终他们逐渐爱上习作。

总之,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逐渐对习作建立自信心,避免出现怕习作、厌习作的现象。当然,习作教学非一日之功,教师需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不懈,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尽可能让小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会习作知识,并在实践中训练习作技能,逐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作者单位:无锡市甘露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荷花习作小学生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