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满“韵味”的数学课堂

2016-06-22喻霞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量杯韵味魔方

喻霞

数学课堂倡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参与、提出问题、注重体验、敢于创新、乐于探究,使数学课堂充满“韵味”,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设疑,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在认识了长方体特征后,教师出示了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明确只有符合长方体所有特征的图形才是长方体,只要有一个特征不符合,就不是长方体。在此基础上教师拿出一个书包(里面装着多种立体模型:皮球、魔方、圆柱状笔筒、火柴盒、长方体木块等)告诉学生:包里有几种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谁愿意把这些物体一一取出来?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请一个学生闭着眼睛从包里摸取长方体。其余的同学的注意力全被吸引过来了。这位学生第一次取出了火柴盒,第二次取出了长方体木块,放在讲台左边。每取出一个,老师都让学生进行判断。

师:这位同学取出了两个长方体模型,究竟包里还有没有长方体呢?

教师有意地先一一取出非长方体模型:皮球、圆柱状笔筒,放在讲台右边,让大家依次鉴别,最后取出魔方。

师:魔方是不是长方体?它应放在哪一边呢?

这时教室里沸腾了,有人说放在左边,有人说放在右边。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说:“魔方究竟是不是长方体,学了下面的知识,我们就知道了。现在我们先把魔方放在讲台中间。”于是师生精神饱满地进入了正方体特征的学习……

正方体是不是长方体?这是很多学生认识模糊的问题。巧设悬念,通过学生乐于参加的表演形式,消除前一段学习的疲劳感、紧张感,使他们的注意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保证学生以充沛的精力、专注的注意力进入下面的学习。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我有幸听到一堂卫建玫老师上的“长方形和正方体体积”的概念课,其中体积概念的教学,教法独特新颖,别具一格。

课始,卫老师开门见山揭示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这一定义的表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相当抽象的,大多数老师都是采用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实物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而卫老师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第一步,使学生理解“什么叫空间”。

1.让学生拿出课桌里的书包,用手触摸课桌抽屉。问:有什么感觉?

生答:抽屉里有一定的空间。

2.让学生把书包放回课桌里,再用手触摸,问:又有什么感觉?

生答:抽屉里有一部分空间被书包占据了,原来的空间变小了。

3.出示一只空的量杯,让学生观察:量杯里有一定的空间。然后慢慢地往量杯里倒水,量杯里的空间被水占据了。

学生在饶有趣味的触摸和观察中,对“空间”这个抽象的词语充分地理解了。

第二步,在理解“空间”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空间的大小”。

卫老师出示一个装满面团的盒子:“这个盒子里的空间被面团占满了。”然后,将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小木块揿到面团里,有一部分面团从盒子里被挤了出来。老师问:这些面团为什么会跑出来了?

一个抽象的概念,老师没有用过多的语言来描述,而是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从关键词语“空间”和“空间的大小” 入手,使学生由表及里地层层体验和感悟概念的内涵。

三、醉翁之意不在酒

数学课的教学常常叫人感到呆板、沉闷和压抑,学生做的一些题目往往是机械重复的比较多,而我曾听到一位老师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他的一个练习片段,设计精巧,实不多见。

他在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等新知识教学后提出了练习要求:请同学们写出10个百分号,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看。学生书写过程中,老师突然叫停笔,让学生数一数,自己完成了几个。接着,教师提问:你能告诉大家完成了几个吗?学生纷纷举手。这时教师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说:“你能换个说法,用今天学习的百分数来表示完成的情况吗?”学生顿觉有趣,积极思维后,做出这样的回答:

生1:我已经写好的个数占要写个数的30%;

生2:我完成了任务的40%;

生3:我还剩任务的60%没有完成;

生4:我再写任务的10%,就完成一半了;

生5:我完成的比他完成的多20%;

生6:我完成了任务的100%

……

这个练习的过程,看似练习巩固百分号的写法,其实,是作为提供给学生说“百分数”的素材,教师的用心绝非只在“写”上,而是让学生经历了写(写百分号)、数(数百分号的个数)、“说”(用百分数来说完成的情况)、猜(猜写百分号的个数)、讲(讲思考过程),从而达到巩固、深化新知的目的,真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四、兴趣盎然意未尽

在数学课的课末,教师常用师生合作进行课堂总结,给一堂课的教学划上“句号”,又添上“省略号”。“句号”由学生划。“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这堂课,我学会了……”学生自由发言,你说,我说,他说。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学生思维积极、主动。“省略号”由教师添。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后,教师可用学生期待研究的问题激励学生继续学习,使学生感到学无止境;也可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继续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学习心理。

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个性、情感、价值观等数学素养的良好学习环境,在课堂上要把尊严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使数学课堂充满韵味,使数学教育成为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充满快乐和幸福的活动。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姑苏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量杯韵味魔方
发明魔方的人
魔方廖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带斜刻度标记的量杯
秋的韵味
改良式自制简易量杯用于观察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