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教乐学,提高学习情感的愉悦度

2016-06-22王怡倩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病句词句习作

王怡倩

课文教语文。每篇课文或多或少都会给学生一些启示,在学完课文后,趁热打铁,运用所学内容表达。这样既对课文内容复习巩固,又对课文有了再思考、再深化。

3.生本是必然

把学生的作文草稿作为教学一部分,就是重视“作后讲评”。教师要认真研读全体学生的作文,准确把握全班学生作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势情况,而不是一味地分成优良中差。

管建刚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中提到:“讲评课,它无法演练,无法磨课,无法反复,‘一次性是它的特征,它与‘一劳永逸无缘。”教师要提高对作文的敏感度,重视作文的“作后讲评”,这才是对症下药,才会药到病除,妙手回春。

二、趣写,以真求新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动辞发,文成而情达。学生不缺乏情感,但即便如此,让学生写下来时,偏偏很成问题。绝大多数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书面表达时,会自然转化成“大话、空话、套话”。也许学生是担心“因言获罪”,没下笔之前心里就打定主意:这是不能写的,这不是作文。

对于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改革,要强调“短、实、新”,力求短小精悍、真情实感、突破创新。

1.一个中心

文章讲究情真意切,学生作文要以“真实”为中心。

从一篇极为简单的小学生作文中我们就能窥知“真实”带来的美感。

妈妈回来了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最真实的情感直指人心、扣人心弦。纪实类文章,一定要抓住“真实”这一中心,可以是真实情感、真实想法、真实情节。不同于虚假,这些“真实”既可以是自己的,又可以是从他人处听闻的。

2.两个基本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3~4年级学生习作要求中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对中年级学生来说,除了畅所欲言,抒发真情实感外,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新。基于“逻辑”,力求“创新”,稳固写作。

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人生,留住美丽。

三、乐评,以改促学

一直以来,教学中也把写作看成重点,试问哪个小学生不写作文?有的是写周记,甚至有更负责的老师要求学生写日记。在小学生看来,这简直是酷刑了吧!不过比起做一位“高产作家”,我觉得修改更为重要。

作为一线教师,我也只能从实践中摸索,针对中年级以激发兴趣为主,总结了一套并不是那么完美的作文修改三部曲:打假、助残、展示。

1.打假

写起作文来,学生是假冒伪劣产品制造大亨。学生遇到了这样一道作文题:“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请选择一件写下来。”学生搜索枯肠,煞费思量后出现了大批令人瞠目结舌的文章。我也第一次耳闻已故的雷锋仍在做热心肠的善举,家中乖巧聪慧的忠犬机智地为主人衔来忘带的作业本……诸如此类夸张甚至是脱离现实的文字,并不是大作家们依附于现实的虚构,而是“小作家们”为达目的的虚假和无病呻吟。像这样文字的重复,也许只能在学生心里打上说假话、大话、空话的烙印,而忘记习作的初衷:“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所以修改习作第一条:打击虚假,还原真实。当学生做到了“真”,我们就会发现,真实的语言是接地气的,读起来让人觉得动情。

2.助残

我经常和学生纠病句,也常说“有些句子假,要动大手术,而有些句子只是轻微感冒,修改得通顺就可以。”修改习作第二条:修改病句,靠近完善。到了中年级,有些学生对字词句的揣摩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想法,有一定谋篇布局的能力,但仍旧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是一大部分学生不能自己独立修改,也没有兴趣修改习作。每个小孩子都是诗人,他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我认为在尊重“小作者”的基础上,简单修改原文,给读者展现原汁原味。如学生小周的《树》:“余屋门前树儿高,它的用处可不少。春日引来鸟儿住,夏日为余挡刺阳。”小诗虽然没有押韵,但是读者能充分感受到小作者与茂密的树叶做伴的欢乐。

鉴于中年级习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以激发兴趣为主,此时的评价的不二法则是鼓励。表扬的话永远不嫌多。除了表扬习作优等生的华丽辞藻,对习作后进生的表扬更为重要。越是后进生,他们越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和赞美。

3.展示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学生抓住主线、修改病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习作第三条原则:成果展示,激发兴趣。以我们班为例,学期一开始,我就请全班同学收集自己写的优秀习作,或是优秀的句子。这些句子在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表达思想、情真意切等多个方面总有一处到两处可取之处。这些班级中的“精华帖”都被收录在学生以《我的童年是个梦》为之命名的优秀集里。课间,学生争相借阅,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被极大激发起来。

【作者单位: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病句词句习作
师生讨论改病句
高考病句辨识的两大抓手
2014年高考病句题归类解析
关于“病句”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