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2016-06-22方书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圆柱形纸筒乐园

方书红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发现快乐,在获取知识中享受快乐,真正体会到学数学的无穷乐趣。

一、创设情境,让课堂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乐园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新学材料发生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兴趣是成长的起点,是发展的动力,而情境的创设,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催化剂,是思考的内在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地创设情境,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

如在教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以故事引入:在一个绿油油的草地上,有四只小兔子在快乐玩耍,这时候,山羊伯伯给他们送来12只萝卜,山羊伯伯说,这些萝卜给他们四只小兔分吃,每只小兔要分得同样多。说完他就放下萝卜走了。然后提问:“谁能替小兔子们分一分呢?该怎样分?”这样的设计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巧妙地联系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轻松自然。

又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角,搜集物体表面含有角的实物或图形。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各自搜集的实物或图形,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议一议来感受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自然地让学生认识到角是尖尖的(角的顶点),角有两条直直的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当然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有实物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小品表演情境等等。一个好的情境能让学生有一个宽松的心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

二、引导提问,让课堂成为提供学生活动空间的乐园

古人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教育家陶行知更是通俗地告知: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在教学一位数乘法估算时,有位同学提出597×4把597看作600进行估算结果接近准确数;如果不是597而是557呢?也看成600来估算,相差这么多,已经很不准确了,还有意义吗?,只要提出好的问题,我就给予肯定,并分析这个问题好在哪里,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又如在教学 “圆的认识”一节时,师出示一个硬币实物时,问学生:“这个硬币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想知道圆的哪些知识呢?”学生思考后,争着提出以下问题:怎样画圆?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怎样求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面积?。虽然这些问题一节课没法解决,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放手实践,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有人说,数学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都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小学生数学概念、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都是借助实践操作活动,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而获取的。有位教育家说过:智慧出在人的手指尖上。在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主动获取知识,享受成功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侧面积计算公式时,我首先让学生准备一个圆柱形纸筒,然后学生在纸筒的侧面上打上一条黑线,要求线与圆柱形纸筒的边缘夹角成90。,再沿着黑线把纸筒剪开,逐渐展开,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形侧面展开的形状与圆柱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得出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圆柱形的底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形的高,由于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推导出圆柱形的侧面积等于底周长乘高。这样讲解虽不直接了当,但学生跟着老师一步步探索,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了成功之乐。再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如果利用书本上的方法,在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容器中进行倒水或倒沙的直观演示得出结论,学生肯定会感到索然无味。于是我把学生分成6人一组,桌上放有等底等高的、等底不等高的、不等底等高的、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圆锥体容器,让学生自己做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过了一会儿,发现每个小组的实验都出现了三种情况:同样倒了三次水①没倒满②水溢出来了③正好倒满,这时教师并不揭示规律,而是让小组讨论: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测量讨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培养。

四、点缀趣味,让课堂成为调节学生情感体验的乐园

数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但当人们运用、“摩玩”它时,便会生发出很多情趣来,由严肃的变为活泼的、幽默的,由抽象的变为具体的、形象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趣味点缀,以幽默调节,则会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之乐,这不仅有助于理解,而且有助于记忆。

五、及时反馈,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丰硕成果的乐园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既要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强调,又要对学生所做的努力给予评价,在肯定成绩时,要考虑到使人人都看到希望,同时又要让学生感到数海无涯,学无止境。例如在一个单元内容学完后,教师将学生该单元所做的作业收集按序排列,进行课堂展示小结,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印迹与不足之处,从而增强了信心,自觉弥补不足。

综上可知,数学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巧设情境,以趣激之,学生则乐在开头;引导提问,点缀趣味,学生则乐在其中;放飞实践,及时反馈,学生则乐在其后。善教者能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发现知识的世界是多么有趣,感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作者单位:涟水县保滩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圆柱形纸筒乐园
结实的纸筒
树干为什么是圆柱形的
重载铁路圆柱形桥墩横向振动试验研究
含圆柱形夹杂金属构件脉冲放电温度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