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情感 关心特色 教给方法 强化运用

2016-06-22吴婷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说明文文体课文

吴婷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说明文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文向学生介绍了各不相同的知识,有的向学生介绍了动物,如《恐龙》《鲸》;有的让学生了解一些仿生学知识,如《人类的“老师”》;还有的介绍了科学知识,如《航天飞机》《神奇的克隆》等。

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对说明文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困惑。因为说明文介绍的科学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有的教师容易将说明文上成科学课,把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作为教学重点,而忽视了说明文的特点,从而导致说明文的教学语文味不足。如何让说明文教学变得扎实而又灵动呢?下面就说明文这类课文教学谈谈自己看法。

一、发掘文本的知识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一般说来,科普类的文章在语言和文学性上较差,感染力相较差,但是任何文章,在作者撰述的时候一般都会渗透自己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引用对话,再通过朗读感悟和传递作者透的情感。例如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鲸》,这是一篇典型的科普性文章,课文介绍的是有关科学知识。首先,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鲸的哪些方面,并且用简洁的词语概括,通过全班交流,归纳出“体形、进化、种类、进食、呼吸、睡觉、生长”等方面。再通过个别读、同桌读等各种朗读方式,再次走进文本,为品读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注文本的言语特色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洁。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特点,抓住具体的词句,让学生在朗读比较中体会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品出语文味。

1.精准的语言表达

说明文以介绍事物为主,语言表达准确,包括表示空间、特征等词句,都需要十分准确。教学时要抓住这些词语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说明文用词的准确。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加以点拨的话,学生往往容易忽视。

例如有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埃及的金字塔》一文时,出示以下两句话比较: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有40层的摩天大厦那么高。”

对比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一读就明白了,少了个“多”、“相当于”这几个词语,句子的意思完全变化了,看上去简单的几个词语,如果没有的话,表达的意思就不准确了。这就是告诉我们说明文语言一定要准确。

2.精彩的布局结构

小学说明文教学特别是高年级教学,不再仅仅只注重片段的教学,而更要引领学生基于文本,站在高处看清文章的结构处理、谋篇布局、逻辑线索的方法。

姑苏区金阊实验小学潘琪老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神奇的克隆》一文时,在教学中,对三类植物的克隆介绍和克隆技术的运用都能引领学生理清前后顺序,告知学生其中的逻辑关系,领会说明性文章不仅要做到语言表达的科学性,连在内容安排上也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和谐在说明性文章中还是很重要的,教师能根据高年级的学情,研制合宜的教学内容,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

3.精妙的文体特征

不同的文体,写作方法也是不同的。即使相同的文体,在表达上侧重点也会不同。通过品读分析不同的文体或者同一文体不同的文章,能够使学生对说明文的表达特点、文体特征更加清楚。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和《松鼠》都是说明文,它们有共同点,也各体现不同。一是介绍的侧重点不同:《鲸》主要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主要介绍小松鼠的外貌、性格、活动;二是说明方法不同:《鲸》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松鼠》用比喻、拟人手法;三是语言特色不同:《鲸》的语言简洁平实,《松鼠》的语言极具文学色彩。

三、侧重文本的说明方法

新课标对说明性文章提出的阅读要求是: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可见说明方法是说明文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教材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不同的说明文需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不同的方法。

苏州园区文萃小学张晓华老师执教六年级《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老师讲到海洋提供矿产资源这一小节,同时出示了两段文字,第5小节原文和修改过后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说说你更喜欢哪个?同学们个个火眼金睛,如“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这里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这是一句排比句。老师告诉学生,这一段话,有打比方,还有排比这样的修辞方法,这种我们称为形象描述的说明,有别于一般的说明方法。

在课堂上,张老师引导孩子细细品味,并且了解说明方法和语言文字的独特之处,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而且对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也大有帮助。

四、强化文本的实践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来掌握语文的规律。说明文大多语言直白,浅显易懂,在教学时不妨留出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练笔实践,让学生在动笔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鲸》一文,当把课文全部讲完后,学生总结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鲸的特点,还掌握了一些说明方法,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为了让学生能把学到的说明方法正确地运用,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鲸,根据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运用学过的几种说明方法写一段话,这样学生练笔也得到了锻炼。

对于说明文的教学,只要我们好好把握说明文文本的体裁特征,细细琢磨文本的语言,相信说明文会像其他美文一样,充满夺目的光芒!说明文教学也能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作者单位: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说明文文体课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