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导入,让教学更精彩

2016-06-22朱丽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动画师生课文

朱丽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从上课铃一响,师生进入教室起,就得形成良好的开端。新课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是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魅力的导入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师生情感的共鸣。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鉴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需求,新课的导入讲究“新、奇、趣”,瞬间抓住学生的听觉、视觉与嗅觉取得最佳的导入效果。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下开始语文学习。

一、故事诱导,激发兴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 上新课前,老师可以先讲与课文有关的妙趣横生的故事,再让学生走进课文,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我在教《狼和小羊》一文时,我在师生问好后,问学生狼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动物,羊呢?然后,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有关狼吃小羊的故事,让学生激起兴趣,从而走进课文。

二、动画导入,推陈出新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在小学语文新课导入中,教师应充分借助学生爱新鲜的心理需求,创设新颖的导入情境以独特的手法给予学生视觉刺激或听觉渲染,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想象,启发学生思维。 如《东方之珠》这一课讲的是我国香港的几个著名旅游景点,虽然大家都听到过这些地名,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真正去过,那么如何把学生吸引到文本中呢,我利用“动画导入法”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香港海洋公园动物精彩表演的动画。一看到动画,学生马上兴奋起来,眼神专注地看着海豚、海狮的表演,也像画面中的观众一样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拍手,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等动画结束,我自然地引入课文:“今天让我们随着海豚、海狮等动物去海洋公园游览一番你们愿意吗”?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下学起课文来轻松自如。因此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引入新课,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新课的角色。

三、设疑导入,猎奇制胜

学贵有疑。好奇心是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的,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好奇心更是强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保持学生浓厚的好奇心,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新知的有效途径。然而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再具新意的导入方式也会有“容颜老去”的时候。教师必须懂得在平实无华中,设疑满足学生喜欢“猎奇”的心理,促使学生探求答案,开动脑筋,活跃他们的思维。 如在教学《有趣的发现》这课时我采用了“设疑导入法”。一走进课堂我就发现孩子们坐得特别端正,课桌非常整齐,于是我先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先后回答,我接着说:“小朋友们善于观察、发现,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发现的文章。”揭示课题《有趣的发现》导入课文:“相信在课文里你们也一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快乐的表情,为学好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我巧妙的设疑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好奇心被唤起,急切地想到课文中寻找这个奇怪问题的答案,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激趣导入,寻得时机

课堂导入意在通过不同方式的导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探求欲望。在导入时,教师应在“趣”字上下功夫——以趣激趣,让学生感到有趣味,继而愉快地觅趣,愉悦地走进文本。 如我在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时就采用了“猜谜导入法”先出示谜语:“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谜底:雪花。在学生兴高采烈地猜完谜语后,我说:“雪花飘起来了,天气会越来越冷,妈妈已经给我们穿上了厚厚的冬衣。那么我们喜爱的小动物该怎么过冬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最后我说:“现在我们一起学习《小动物过冬》看看你们是否说对了。”如此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直观演示,获得表象

演示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或搞些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丰富感性知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激发他们获得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愿望,从而对新课主题的点明有很大帮助。 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我准备了一些小石子和一个瓶子,然后瓶子里放半瓶水,让学生起来把石子一个一个放入瓶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再让他们接触课文。这时学生就能带着好奇的心理主动探索,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走进课堂。

六、联系旧知,走进新课

借助与新教学情境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测、设想,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对新的教学情况能产生好奇心,但要转化为学习兴趣,则必须借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面对新奇的信息,学习者一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选择,只有与旧知识建立起联系的新信息,才能引起学习的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例如:《英英学古诗》这篇课文在学习《静夜思》这首诗之前,先让小朋友说说你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听吗?激起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通过联系学生的旧知,顺理成章出示《静夜思》,学生学起来也是水到渠成。

总之,课堂导入,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创造。设计得好就能优化知识结构,调动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课文的畏惧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挖掘学生的潜能。迸发新颖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感悟和体会语文,领略母语教材的无穷魅力。

【作者单位:涟水县陈师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动画师生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背课文的小偷
我是动画迷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