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6-22刁绍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教学方式土壤

刁绍光

小学科学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告知学生部分较为基础的科学知识以及常识,同时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能够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使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教授小学生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对科学的兴趣。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1.互动性较差

教师按照传统方式教学,往往是单方面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既不与学生进行交流,也不允许学生私下之间相互交流,一味强调课堂纪律,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压抑。而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教师过分约束,容易令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会放弃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教师不仅没有传授学生基础的科学知识,反而使学生丧失了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2.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方式要求教师主动将知识传授予学生,课堂当中,学生仅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便不愿意主动学习,而是等待教师教授。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容易令学生之后的学习更为艰难。不仅如此,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也不深刻,无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导致其不具备知识的应用能力,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1.创建情景

不同于数学等传统科目,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度较高。若教师只是单纯将理论知识教授学生,学生不仅难以理解,用时也会对科学知识产生反感。教师可于课堂当中创设情景,以达到增加学生兴趣的目的。不仅如此,小学生注意力较为分散,往往对课程当中所学知识点的记忆并不深刻。教师通过情景创设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但是,教师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也需注意,所创设的情景应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并非单纯激发学生兴趣,如此一来,才能达到探究式教学法的目的。

由于小学科学与生活关联度较高,所以教师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以《土壤与生命》一章知识为例。教师可按照下述方式教学:第一,教师将学生带出室外,指定一片区域内的土壤,要求学生挖一部分土壤带回教室,然后要求学生对土壤进行观察。同时提出问题:观察泥土当中有什么物质。学生通过放大镜观察,能够自行对土壤进行观察,探究土壤的特性以及所含物质。第二,教师将事前准备的黏土、沙土以及壤土分别分给学生,引导学生比对土壤之间的差异,从而更为深入地了解不同土壤的特性。第三,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对土壤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并要求学生分析周围土壤的属于哪一类土壤,从而令学生能够更为灵活地运用自身知识。

教师按照上述方式教学,不仅能够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以及实际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如此,上述教学方式还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也有所提升。且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可以加强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经历课程改革之后,我国大部分小学开始更为注重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所发挥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师依旧将自身作为课堂主体,课程围绕自身而展开。如何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教师长期关注的问题。这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思想,将自身视为学生的朋友,而非课堂的主导者。针对课程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多进行自主思考,进行探究式学习,自发探索课本内容以及生活中的问题,而非一味向教师求助。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探究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会相应提高,而学生也会主动探索自身尚未理解的知识,课程知识学习自然事半功倍。

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所作为,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引导令学生有目的进行思考。如课程《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师授课时,可按照下述方式授课:第一,教师事先准备水杯,并灌入清水,之后将部分固体物质放入水中,然后要求学生观察,固体在水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部分固体漂浮在水面上,而部分固体则逐渐下沉。第二,教师将其他固体交予学生,令学生预测哪些固体物质会下沉,哪些会下降。第三,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第四,学生通过实验检测的预测是否准确,并分析错误以及发生沉浮现象的原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若学生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不同,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更为热情,学习效果也自然有所提升。不仅如此,由于学生是自身通过实验获得结果,也是经由自己思考获得的答案,因此对知识的记忆更为深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也有所提升。

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方式不仅完成了科学这一科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以及探究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熟练掌握这一教学方式,同时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教学方式土壤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感的土壤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灵感的土壤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