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和谐课堂让孩子爱上科学

2016-06-22马艳歌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斜面螺纹科学

马艳歌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教育家鲁塔克就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那么构建和谐课堂,不失为一条让孩子爱上科学的捷径。

下面我就谈一谈在教学中遇到的不和谐因素以及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在实践中面临的不和谐因素

1.班额大、人数多、不便管理。一般情况下,人数均在50人左右,无论在平时还是在上公开课,人数太多,达不到教学要求。人数多也为交流、评价带来很多困扰。

2.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往往出于小组荣誉的考虑,有时候拒绝或排斥基础较弱的学生,他们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主要的职责,霸占实验权和发言权。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在合作学习中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现、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探究的权利。

3.合作探究实验中,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差。说实话,小学的孩子本来上课就爱讲话,做小动作。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科学探究的课堂上,真的很难驾驭,当实验材料一发到小组,好奇心促使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讲话,摆弄材料,根本不顾及听老师的实验操作要求,更有的孩子乘机凑热闹,讲无关的话,做无关的事。

二、面对这些因素,我摸索了下面几条有效途径以构建和谐课堂

1.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孩子爱上科学的核心是教师要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前的传统课堂中,学生处于封闭被动单一的学习状态中,一切跟着老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学生没有质疑、讨论、交流、合作,即使有,若和老师期望的设计不符,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孩子的见解得不到尊重。一节课下来教师在“满堂灌”,把自己发现的经验当宝贝让孩子接受而剥夺了他们发现的乐趣,孩子又怎么会爱科学。

另外学生应该听从老师的,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这种潜意识也会使得教师感觉,教师讲得少,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多的课堂,不是那么和谐了,可教育以压抑、管制和约束的方式去调教、干预、统治学生是违反教育本质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学生能真正参与,探究活动就是成功的。他们在这个活动中,得到的是比知识更可贵的东西——求知欲望,自主探索、动手操作、逻辑思维、体验合作、体验挑战,这些才是影响孩子一生发展最重要的东西。

2.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术。然而我们的孩子由于年龄等原因,总是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在上课时,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不和谐的镜头: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举起手,大声嚷嚷“老师,我来,我来!”当老师指一组回答时,其余小组都异口同声叹气起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如何学会思考?经过思考,我意识到,教师总要求孩子认真听,却忽略了我们根本就没有教孩子怎样听?经过反复的实践总结,我训练孩子倾听分五步:

停下手中的动作,坐端正。

眼睛看着发言人。

闭嘴巴,不说话。

专心听,不打断。

先评价,再发表观点。

经过一年的培养,我们的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不再乱糟糟,学会了互相尊重的和谐局面。

3.小组科学分工,明确职责

面对组内出现“学霸”,部分孩子游离小组之外的现象,我认为小组内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下面是我上六年级上册探究斜面更省力的小组分工情况。在小组实验探究中,我将五人划分为一小组,成员分别编号,1、2、3、4、5。

号直接竖直拉模型小赛车匀速上升。

号利用斜面匀速拉模型小赛车。

号观察并将拉力计读数汇报给④号。

号记录员记录实验数据。

号组织语言汇报小组成果。

通过这样明确的分工,强化了学生对自己探究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对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为了避免部分学生霸占实验权,同时使每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我所教学班级的孩子每周按照下图顺时针的方向实行轮岗。

小组分工轮岗图

4.引导小组建立讨论规则

我们也发现了有的小组表面讨论得热闹实则无效的问题,学生的发言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整个课堂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之中,很少有实质的发言,犯了为讨论而讨论的形式主义错误。所以在实践中各组建立自己的讨论规则,对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进行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例如在探究《身体的结构》时,我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并用简笔画一幅人体的外形图,比一比哪组画得更标准,更完美。在小组展示时,发现个别小组,故意乱画,丑化小模特形象。这时我就抓住这个不良事件为契机,并用几个简单的反问,引发小组讨论。“你们觉得这种行为好不好?”“以后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做?”各组都回答说不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小组成员均会自发反省,意识到一个人的不良行为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和谐,每个成员都应该做有利于团队学习的事,每个人都往好的方面努力,形成共同维护小组荣誉的规则意识,在课堂讨论中不做闲事,不说闲话,不想闲心思。

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讨论交流时,往往会陷入毫无意义的“口水战”。这使我意识到必须引导学生建立科学讨论的规则。

例如《斜面》一课在探究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环节时,有的学生提出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到螺纹就是应用斜面的原理,可是不理解为什么螺纹会是斜面。这时我就抓住课上这个生成的“闪光点”组织小组讨论,为什么螺纹是斜面?螺纹疏的螺丝更省力,还是密的更省力?倾听小组讨论时,发现有的孩子说疏更省力,有的说密更省力,就这样简单地争论不休,而没有更进一步探讨。这时我就及时评价,你们小组的辩论有哪些依据和说服力?你们怎样验证自己的观点呢?这时学生就明白了,科学的辩论和批驳要有说服力就必须以事实和证据说话。经过引导,有的小组就想到了我们可以模拟做疏和密的螺纹,有的小组得到启发想到可用两张纸分别缠在两根一样的铅笔上然后分别画上疏和密的螺纹,最后打开看螺纹组成了什么图形。通过实践他们发现螺纹组成了斜面而且疏密就表现在斜面的角度。通过这样科学的讨论使得孩子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孩子怎么会不爱科学呢?

5.用好小组评价表

在我们班级黑板的右下方,都有一张小组学习评价表,很多老师会忽略它,经过实践发现它对我们的和谐课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奖项对优秀的小组予以表扬。比如,设立“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配合默契奖”“最佳集体智慧奖”“最佳倾听小组奖”。若有可能再加以小小的物质奖励(一块巧克力、一朵小鲜花……)其效果更好。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与参与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去践行,去探讨,去想办法构建和谐课堂,我们的孩子就一定会爱上科学。

【作者单位: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新城区分校 江苏】

猜你喜欢

斜面螺纹科学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螺纹铣刀
螺纹升角
连接管自动脱螺纹注塑模具设计
科学拔牙
异型螺纹的数控车削编程方法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