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2016-06-22丛玲玲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创造性科学思维

丛玲玲

小学教育属于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基础性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又有很大的不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大,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上,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科学教学的需要,必须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本文将从介绍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入手,提出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希望对以后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能有所帮助。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

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学情况的调研发现:首先,部分教师对科学课程的理解存在问题,将科学课程教学的目标简单地理解为传授学生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成绩。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根本就不会关心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严重脱离生活实际,从而使得科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离,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再次,很多教师都对创造性思维存在误解,以为只有具有较强学习能力、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才拥有创造性的思维。而学习成绩普通的学生则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最后,教师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教师都没有弄清楚创造性思维的真正含义,有些教师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有些教师则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联想能力。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导致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自身的能力存在问题,这里所指的能力既包括教师业务能力也包括教师创新能力。现在,很多教师的业务能力都存在问题,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说,他们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对于一些刚刚步入教师行列的年轻教师来说,他们缺少教学经验。此外,教师自身的创作能力有限,他们无法将创造性思维传授给学生,从而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是学校存在问题。学校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科学课程不够重视,无论是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还是教学资金投入上都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自然会不达到新课程标准制定的要求。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对于学生科学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将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小学科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从下述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提高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执行者,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就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首先应提高教师的教育责任心。一线教师应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要兢兢业业,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其次,教师之间应多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巧,同时还可以加深自己对科学课程的理解,以便正确处理科学教学内容。再次,应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创造性思维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前应先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因此,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对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使其能更好地理解科学课程。最后,要提高教师利用新资源的意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教材,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创新的灵感,教师应充分利用新资源,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是为了丰富小学科学教学的形式。例如,在讲解《天气》这一单元时,教师一方面应从网上搜索更多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展示各种天气现象。另一方面还可以和当地的气象局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让学生和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过程,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有利条件。

第二,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太过于死板,从而比较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必须要改变沉闷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讲解《植物》这一单元时,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上课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讨论的主题就是在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有哪些?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简单的,同时又是和现实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在完成讨论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发言。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几组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图片,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特征;

第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通过多感官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多采用情景教学、问题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讲解和《碘酒和淀粉》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洗手,并用碘酒进行消毒处理,为课堂讲解内容埋下伏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一点米饭,并让学生触摸,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生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将原本无趣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目前小学科学教学还没有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从而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七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创造性科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