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

2016-06-21陈斯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方法

陈斯琴

【摘要】小学语文,是孩童打开文字这扇大门的开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天下,而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更是这其中的重中之重。教师教学方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们未来对语文阅读的兴趣程度以及成绩的提高,所以说,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教师省去很多时间来教导学生对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时候又可以少走许多的弯路。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 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培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11-01

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培养的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好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日后在语言文字鉴赏能力上少走很多的弯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会有很多的好处,免去日后在不必要的场合闹出笑话来,如此,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培养的教学,便成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内容的关键点所在,选择恰当教学方法的首要前提,便是教师要首先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教学上的质量。

一、引导学生对文字的积累

虽然明面上说的是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但是每一个教师都明白,学生只有先认识了字,才能够在接下来在段落上鉴赏透析,而小学生认识的字词总归是有限的,有些时候甚至连写作业的时候都会用拼音来注释。这就需要教师来督促,让每个小组都拥有一本字典,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每个人都拥有一本字典,不光是了解字词的读音与写法,主要是让学生多读多背,同时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引导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积累。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都非常听教师的话,同时也非常好学的,这样可以通过以一些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对文字鉴赏的能力,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学生的不足,最终培养成为一种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这样子,他们才会愿意学,想积累,培养了他们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就有了更为全面的发展,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

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个性倾向。学生想要获得更好的成绩就要对语言文字鉴赏能力有所兴趣,在拥有兴趣之后,学生才会有所动力去学习,而这便是推动学生获取新知的动力源,才会在求知的这条道路上达到一个新的彼岸。在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培养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兴趣“脉搏”,要让他们感兴趣,同时又不能够太过偏科,在学习导向上下功夫,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阅读,把“逼迫阅读”转化为“渴望阅读”[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我看来,要把握好阅读前、阅读时和阅读后这三个关键点。当学生在阅读前时,教师要调动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可以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有所疑问,这篇文章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加深他们对兴趣的激发。当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围绕课文的中心目标,提出相对的疑问,刺激学生不断产生阅读的渴望。当阅读过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们自主思考,加强他们对语言文字鉴赏的能力,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冲动”,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他们更加独立自主的去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语言文字鉴赏能力。

三、引导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鉴赏能力,指的无非就是在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形式的是非、优劣和美丑进行鉴别与欣赏的能力,相对而言,这已经属于一种相对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了。并不是说它是一种相对较高的层次,教师就不去讲解与引导,很多小学的语文教师都会有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只要等到学生上了初中,初中的语文老师就会讲解,现在只需要懂一些肤浅的知识就可以了,这样的事情,简直大错特错,无论是什么,都要从小开始学习,或多或少的接触,让学生提早开始培养这种能力,同时在这样的影响下,也能够在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等非常重要的品性。

四、引导学生对理解能力的认识

阅读理解能力是指学生所感知的书面语言符合经过大脑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的思维活动,主要的便是学生能理解的词语、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一般要经历由语言到思维、形式到内容、外表到内部、部分到整体,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循环。这一步在整个阅读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可以说是阅读链中的瓶颈,直接制约下一步阅读能力的形成[2]。由此可见,阅读理解能力,在语言鉴赏能力培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而学生由于理解的词语、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等能力上的欠缺,导致这他们在阅读上的困扰,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便是有兴趣的学生,也会因为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而打败,凸显问题的时间越长久,学生们便越会对阅读开始产生厌倦甚至厌恶,这一点,既不是教师们愿意看到的,也同样不是家长们愿意看到的。

因此对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就变得更加的重要起来,教师们要防止怕麻烦,虽然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是固定的,但是对语言的结构,词语的意思却是千变万化的,教师们要抓住这个关键点,让学生们对这些枯燥乏味的东西引起兴趣,比如根据课文中的某一段落,某一句子,像“孔乙己”那样,将这些段落、这些句子给全部吃透,让他们在感受到汉字文化所带来的震撼的同时,还能够学到东西,真正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学生们对语言文字鉴赏的能力。

五、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前要搜集大量的与作品有关的音像资料,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字词的含义,先读通、读熟、再领悟情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尝试进入作者的内心去感悟作者、感悟作品。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文字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语言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要循序渐进,不断的深入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在一个轻松而且欢乐的课堂上学习知识。同时,教师们也要懂得适当的“放权”,让课堂拥有学生们的“话语权”,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宕军.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42-243

[2]崔海峰.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要素、结构、层次及其培养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07:11-12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小学阅读教学提问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试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