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向

2016-06-20胡健勇

中国市场 2016年9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个性发展快乐体育

胡健勇

[摘要]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向将是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文章试就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趋向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个性发展;身心和谐;改革

1.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应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向将以全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注重健身内容的科学化和实效性,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目标。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学计划也都应以健身理论与实践为主线编定,改变过去那种竞技化、成人化的传统模式,使其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更适应和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体育教学检测和评估中,学生体质的增强,掌握健身锻炼方法以及实践能力也必将成为主要内容,并形成制度化、指标化,健身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评定将会受到普遍重视。

2.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应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变化的。因此,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应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数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比较薄弱,这就给传统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却又有着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喜欢上体育课,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抑制。传统教学模式也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健身知识,掌握健身技能与方法的主体,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这是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健身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3.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应注重向学生身心和谐方向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它片面地强调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学校体育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注意身体锻炼和娱乐身心相结合。这就要求学校体育的趣味性增加,让学生在娱乐中进行体育锻炼,并可以从身体活动中受到美感教育,享受身体活动带来的愉悦;同时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这种以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运动娱乐竞技将作为健身的一种手段在未来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4.学校体育的发展应注重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4.1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模仿、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样化,具有流行性社会所提供的信息共享,使人们能很快接收大量的、多样的运动形式。要培养学生主动模仿、主动学习的习惯,就要转变学生传统体育锻炼的观念,使他们由过去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模仿学习,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只有树立了这种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吸收各种信息,模仿、创造学习动作技能,自觉确定运动项目与运动目标,寻求各种合适自己的体育锻炼形式,从而真正体现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系统,主动模仿学习动作技能,将成为运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4.2充分利用好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如何利用好课外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关键还是要转变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观念,告诉他们体育锻炼应该如何进行。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按爱好与需要,自觉地以个人或集群方式进行。当然,在此之前,应该根据体育的本质和规律,制定出以增强学生体质、完善学生身心为主体的体育教学大纲,大纲的理论部分应选用以体育锻炼为主的知识和理论,改革实践部分中以技术动作为中心的旧传统,简化各项运动技术,加强体育锻炼的手段与方法,并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5.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应注重与学生的需要相适应

5.1体育场地、器材自主化

学校体育教育中过去那种技术化和成人化的方式已不适应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身心为目标的体育健身活动的要求。要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就应该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锻炼承受能力等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健身锻炼的器材和场地。因此,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体育场地和器材的自主化趋势将日渐明显。

5.2体育教学大纲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由于“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材几乎全都是竞技项目,有些难度很大,既受到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又不易引起学生兴趣,这就直接影响到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而且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往往失去竞技项目所需的各种条件,只能因地制宜地参加一些简单实用的锻炼,故体育课中竞技内容太多,必然会导致出现学用脱节的不利状况。传统学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大纲”指导思想是运动教学,因此,只有用现代的体育教学理念去取代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我们在选用教材、制定教学大纲时,应当首先考虑教材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根据国家教委统一制定参考性教学大纲,各省可根据本省情况,结合“参考性大纲”制定一个“指导性大纲”,而各校具体实施的大纲则应由本校自行制定,而且要将普通课和专业课的大纲分别编制。

5.3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弹性和自主化

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弹性和自主化是发展个性、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整体素质等体育教育的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同时,也因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成就感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一个标准,一种规格”的内容模式不仅严重限制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而且也压抑了他们潜在创造力的展现。所以,必须构建一个灵活多样、自主性强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模式,并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向自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方向发展。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我们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式”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一准备部分一基本部分一结束部分,这种结构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也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要根据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使练习按一定顺序连续地进行,侧重学生情绪与心理活动的调节,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选择空间。现代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的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

综上所述,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会逐步被以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我们应始终遵循以学生身心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进行体质健康教育,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个性发展快乐体育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