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016-06-20张岩奇

中国市场 2016年9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张岩奇

[摘要]如今,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在人力资源实际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人员配置不合理、绩效考核不完善、工资分配不合理等,以上问题的存在很大部分是由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激励机制决定的。由此可见,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文章旨在研究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激励机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竞争不断加剧。作为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主体角色,事业单位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决定着人力资源工作的特殊性。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激励机制是激发单位职工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但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对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讨了有效对策,以期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提高管理水平。

1.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1.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在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单位职工为主体,采用激励机制,能够有效优化单位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激发职工工作创造性与主动性,进而促进职工分层流动,形成合理完善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

1.2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单位职工的积极参与。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采取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单位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参与度,不仅能充分开发职工的创造力,激发创新能力,促进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1.3树立职工危机意识

对于事业单位职工而言,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论采取何种激励方式,都与职工业绩评价存在密切关联。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已制定职工绩效考评体系,单位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绩效考核内容,对于业绩突出的职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出现过错的职工,应给予适当惩罚,树立职工的危机意识。

2.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2.1激励方式过于单一

从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现状来看,部分事业单位激励机制方式过于单一,仅仅实行物质激励,激励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一般来讲,激励方式具有多种,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文化激励、工作激励、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培训激励、情感激励及行为激励等。但在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并非针对职工的自身需求而设定,往往只重视对职工的物质激励,激励效果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对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

2.2缺乏精神激励

在我国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中,精神激励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能够促进激励机制效果的长期发挥。但是,当前在部分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中,缺乏对单位职工的精神激励,仅仅重视对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的物质激励,并将物质激励与单位职工的业绩挂钩,使得职工在工作中仅仅追求物质奖励,忽略自身精神层次的需要,长此以往,不利于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2.3激励氛围有所欠缺

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影响,事业单位的部分领导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及管理方法上,很难满足当前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创新理念,对于新型管理方法接受速度较慢,实施激励机制时,很难保持职工利益与单位利益的平衡,存在重单位发展、轻职工利益的现象,单位内部缺乏相对公正的激励氛围,难以真正赢得职工对单位的归属心。

3.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3.1转变思想认识,增强激励意识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因缺乏全面认知与合理分析,激励机制难以适应当前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需求,对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产生阻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及时转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激励意识,针对单位特点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合理设置激励机制,站在事业单位发展战略角度完善激励机制。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促进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相互协调与相互配合,促进激励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3.2丰富激励机制,优化分配方式

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激励方式多种多样,在实际操作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改变以往过分重视物质激励的方式,从多种角度激发单位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工作力量。可采用以下激励方式对职工实施奖励:

(1)物质激励。通过完善职工薪酬制度,满足职工的物质需求(例如工资、福利及奖金等),在提高职工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情感激励。通过情感激励,使职工获得愉快的心理感受,信任职工、鼓励职工,对犯错误的职工给予充分谅解,从而建立和谐的内部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向心力,从而提升激励效应。

(3)工作激励。针对每一位职工的工作能力与优势,将其安排在适合的工作岗位,若条件允许,可对职工的工作进行相应调换,为职工带来工作挑战的同时,增加工作新奇感,培养其工作积极性。

3.3针对职工需求,实行人性化激励

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想真正发挥激励机制的有效作用,促进激励机制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站在职工角度,针对职工的真正需求,实行人性化激励。通常情况下,人的需求从大的方面可划分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在实行激励机制时,可参考以上划分情况,针对职工的家庭条件、个性特点及年龄特征等,给予相应的激励,以此满足职工的实际需求。通过人.陛化激励,能够有效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职工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工作潜能,进而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

4.结论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对当前所面临的形势进行全面分析,以本单位实际情况为依据,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激励机制,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职工为本单位带来价值的不同及时调整激励机制,同时将职工诉求充分体现在激励机制中,以此提高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