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2016-06-19

当代医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母婴

张 萍 张 莹

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张 萍 张 莹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分娩镇痛中应用罗哌卡因,对照组则不实行任何镇痛措施,对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进展、母婴影响等情况比较分析。结果 在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上,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母婴影响上,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分娩镇痛上,罗哌卡因的应用促进了产程进展,适当应用可以起到缩短产程的效果,在降低剖宫产率的同时增加了机械助产率。同时,该药物不会给母婴结局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罗哌卡因;分娩镇痛;临床分析

目前,我国在分娩镇痛上开展进度缓慢,分娩镇痛率只在1%左右,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超过80%[1]。因此在妇科保健中,如何推动分娩镇痛的应用与开展成为研究的焦点。在镇痛方法上,国外主要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情况下给予小剂量的罗帕卡因,从而在降低产痛的过程中不对宫缩形成抑制[2]。为此选取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上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都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年龄21~31岁,平均年龄(27.3±2.5)岁;孕周39~41周,平均孕周(40.1±0.1)周。观察组50例,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5±3.1)岁;孕周39~41周,平均孕周(40.0±0.2)周。以上产妇符合单胎、足月妊娠的要求,没有妊娠合并症,并且对麻醉没有禁忌。所有产妇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分娩中不实行任何镇痛措施,观察组在分娩镇痛中应用罗哌卡因(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52)。选择在宫口开至2~3 cm时进行穿刺,在穿刺成功后给予注射用甲磺酸罗哌卡因89.4 mg和10支芬太尼(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130)配生理盐水50 mL,连续硬膜外给药。将硬膜外导管妥善固定,并在分娩结束之后拔除导管。对2组第二产程时间、活跃期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记录。

1.3 镇痛效果评定[3]根据WHO疼痛分级标准,疼痛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1)显效:完全不疼,产妇宫缩情况只有比较轻微的反应;(2)有效,疼痛明显减轻;(3)无效:疼痛没有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患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2]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在镇痛效果上,观察组50例产妇中,显效44例,有效5例,无效1例,镇痛有效率为98.0%;对照组50例产妇中,显效35例,有效6例,无效9例,例镇痛有效率为82.0%。2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P<0.05)。

2.2 产程进展 在产程进展上,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程进展对比()

表1 2组产程进展对比()

?

2.3 分娩方式 在分娩方式上,观察组阴道顺产45例(90.0%),对照组阴道顺产37例(74.0%),观察组产妇剖宫产5例(10.0%),对照组产妇剖宫产13例(2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5)。

2.4 母婴影响 在母婴影响上,2组在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对母婴影响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在临床上,理想的分娩镇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不对母婴结局形成较大的影响,并且药效可靠;其次就是不对宫缩以及孕妇活动造成影响,尤其要确保产妇清醒;最后就是可以对分娩方式的麻醉要求灵活调整[4]。而在本次研究中,产妇分娩中选用小剂量的罗哌卡因,并且实施连续硬膜外给药的方式,最终基本上符合了以上理想分娩镇痛的要求。

相对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不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形成较大的毒性。同时,罗哌卡因还对感觉运动起到阻滞分离的功效[5]。相关研究资料表明[6],在硬膜外麻醉的前提下,罗哌卡因只需要0.382%~0.426%的浓度就能够引起患者运动阻滞。因此,在抑制产痛上选取了0.2%浓度的罗哌卡因,从而不会引发产妇运动的阻滞,并且对给药流量进行了控制,以免因为流量较高而造成麻醉平面过广。同时,有效的镇痛处理可以松弛产妇盆底肌肉,促进宫颈管的扩张,进而对活跃期与第二产程之间的时间有效缩短。此外,因为完善的镇痛降低了患者对产痛的恐惧,从而增强了其正常分娩的决心,有助于剖宫产率的降低[7-8]。本研究中,在产程进展上,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方式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阴道顺产率分别为90.0%和74.0%,剖宫产率为10.0%和2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施分娩镇痛对于母婴结局也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本次研究当中,2组在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罗帕卡因的应用不会导致母亲出血量的增加,更不会造成新生儿窒息率的增高,需会阴缝合者在胎儿娩出后打开镇痛分娩开关缝合时产妇基本无痛。因此,本研究不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也充分证实了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上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分娩镇痛上,罗哌卡因的应用促进了产程的进展,适当应用可以起到缩短产程的效果,在降低剖宫产率的同时增加了机械助产率。同时,该药物不会给母婴结局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孙雪峰,刘更生,郝建华.硬膜外罗哌卡因用于下肢手术后镇痛的低运动阻滞浓度[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24(4):311-312.

[2] 樊根林,陈庆兰,丁笑红,等.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江苏大学学报,2012,25(6):530-531.

[3] 孟雅静,梁小青,杜淑娟,等.不同浓度国产盐酸罗哌卡因在产科临床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1(35): 6856-6858.

[4] 闫新波,李淑琴.舒芬太尼对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8):4466-4468.

[5] 曹冬如,吕晓杰,杨云龙,等.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联合分娩镇痛对产程及阴道助产率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4,11(5):254-255.

[6] 种翠宁,周宇珍,庞义坚,等.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婴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4):635-636.

[7] 李海冰,刘志强,陈秀斌,等.椎管内不同诱导方式下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2,10(4):499-502.

[8] 于建飞.硬膜外腔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给药用于早期分娩镇痛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0,16(33):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97

江西 342300 于都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张萍) 于都县中医院妇产科(张莹)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母婴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