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小切口在治疗甲状腺腺瘤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16-06-19钟世洪

当代医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镇痛药使用率腺瘤

钟世洪

改良小切口在治疗甲状腺腺瘤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钟世洪

目的 比较改良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及临床实用性。方法 选取70例被确诊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患者。对2组的观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81.1±18.6)min、住院时间(3.7±0.9)d、手术过程中出血量(18.9±7.3)mL、瘢痕长度(3.7±0.8)cm、镇痛药使用率14.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对照组手术时间(118.4±23.1)min、住院时间(6.8±1.4)d、手术过程中出血量(34.6±12.4)mL、瘢痕长度(7.9±1.2)cm、镇痛药使用率31.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3%,2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1.4%,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比,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手术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度更高,更安全可靠,临床推广的可行性高。

改良小切口手术;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切除术;安全性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发展而成的良性肿瘤[1],有转化为恶性的风险,治疗方式通常选用手术治疗。传统切除术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虽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疗效往往不佳,同时由于切口较大,不仅不美观还会造成并发症。近年来本研究在甲状腺腺瘤治疗过程中,对改良小切口术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为分析讨论改良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优缺点,本研究以7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13年1月~2014年5月江西省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被确诊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35例,男10例,女25例,平均年龄(34.2±4.7)岁,平均病程(3.5±1.5)年,术前检查瘤体直径平均(3.4±1.1)cm,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男9例,女26例,平均年龄(33.7±5.3)岁,平均病程(3.3±1.3)年,术前检查瘤体直径平均(3.2±0.8)cm,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瘤体大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所有患者均符合甲状腺腺瘤诊断标准;均自愿参与本次临床研究;排除处于哺乳期、妊娠期、患有相关精神病及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胸骨后甲状腺患者;术前患者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类似甲状腺腺瘤手术后并发症的表现[2]。

1.3 方法 实验组采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麻醉颈丛局部,使患者仰卧并拉伸颈部,垫高肩部,使颈部充分暴露。在胸骨切迹上2横指患侧甲状腺表面横行切开2~4 cm的切口[3],切开皮肤,将颈前静脉牵开,游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下至胸骨柄切迹,分离肌群,暴露甲状腺[4]。钝性分离腺瘤,切除腺瘤,甲状腺组织切除一般不超过周围1 cm,切后送病理检查。注意避免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的损伤。其他按常规操作进行。

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全麻或麻醉颈丛局部,患者姿势与对照组相同。手术按常规操作。于对照组相同位置切开皮肤,长度依瘤体直径而定。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游离皮瓣,分离颈阔肌后疏松组织,充分暴露甲状腺,仔细观察瘤体形态、位置、性质、数目等[5],将腺瘤从甲状腺中分离出来,全面切除。

常见的监测指标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瘢痕长度、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手术疗效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2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情况的观测指标比较 2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均痊愈。观测2组手术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的观测指标比较()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的观测指标比较()

?

2.2 2组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比较 对术后镇痛药使用率的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有5例患者使用镇痛药,使用率为14.3%;对照组有11例患者使用镇痛药,使用率为31.4%。实验组镇痛药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调查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35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声音嘶哑,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患者35例中,有2例切口粘连,有1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有1例发生声音嘶哑,1例发生皮下结节,并发症发生率为14.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患者满意度调查 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中,实验组的患者有3例不满意,32例满意,满意度为91.4%;对照组患者有7例不满意,28例满意,满意度为80.0%。对照组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状腺腺瘤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常在40岁以下。虽然甲状腺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也有恶变的可能,故应积极治疗。因青年女性对美容的要求较高[6],而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因手术切口大,损伤部位多,术后不良反应多等缺陷,对患者创伤大,手术治疗时间长,而疗效不佳,已达不到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的要求[7]。改良小切口手术切口小,不损伤颈前静脉,不切断颈部肌群,不破坏淋巴和静脉回流,故其术后瘢痕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无需放置引流管,可显著缩短术后愈合时间[8],减轻术后疼痛,临床现已广泛采用这种方法治疗甲状腺腺瘤。

本研究通过对改良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手术瘢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普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1] 刘瑞.小切口改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64-65.

[2] 李金泉.甲状腺瘤改良小切口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2,21(11):1470-1471.

[3] 尚元春.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6):60.

[4] 周霖.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2,19(17):174,177.

[5] 黄文孝,包荣华,陈杰.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联合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 2014,22(9):102-103.

[6] 马瑞斌,柯颖,张志刚,等.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132-134.

[7] 杨煜,单龙成.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腺瘤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4):3303-3304.

[8] 王成志,赵雪峰,韦剑.改良式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美容缝合66例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32):7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39

江西 336100 江西省万载县人民医院外二科(钟世洪)

猜你喜欢

镇痛药使用率腺瘤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吃镇痛药还是要听医生的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服镇痛药六误区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