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首位“中学生翻译家”

2016-06-17俞晓红

读者·校园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译文儿子英语

俞晓红

跟着路牌学英语

苏汉廷家住广州市番禺区,他是广东仲元中学一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在同学和老师眼中,苏汉廷就像是一个“移动解题机”,遇到难题只要请教他,他总能给出答案,尤其是在英语方面,他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跟妈妈赵玲有很大的关系。

赵玲是广州某公司的高管,虽然工作繁忙,但对儿子的教育她却从不假他人之手。只要有空,她就会带着儿子出去逛,让儿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广州街面上有不少路牌都有双语提示,上面一行汉字,下面一行英文。赵玲每次都会耐心地一遍又一遍读给儿子听。见每个路牌的读法都不一样,小汉廷就像发现了新世界。母子俩经常在大街小巷闲逛,四处寻找有英语标识的路牌,看谁找得多。通过和妈妈的竞争,苏汉廷爱上了英语。

一次,苏汉廷刚学会“银行”两个汉字,但用英语怎么说他还不知道。在楼下散步时,母子俩遇到了一个美国人,赵玲鼓励儿子:“你去问问那位叔叔,他肯定知道。”苏汉廷有些不好意思,赵玲推了推他说:“如果你问清楚了,明天妈妈给你做红烧排骨。”苏汉廷鼓起勇气问那个美国人“银行”用英语怎么说,对方亲切地蹲下身子,不仅告诉了他“银行”的英语说法,还顺带说明了银行是什么地方。苏汉廷这才明白,银行是存钱的地方。

在妈妈的引导下,苏汉廷在上学前便记住了不少英语单词。上学后,虽然作业很多,但赵玲依然没忘记把儿子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她想到了一个好的减压办法——看英语电影。两人从动画片开始看起,虽然纯英文的字幕让苏汉廷看起来有些吃力,但有趣的画面依然让他乐不可支。看的次数多了,他渐渐能听懂一些对话。

慢慢地,苏汉廷大了,看的电影也从动画片过渡到了战争片、动作片、文艺片。每次看完电影后,母子俩都要用英语探讨一番。一开始,妈妈说得很溜,苏汉廷常常处于下风。为了赢妈妈,他私底下里看了很多英语影评,通过看影评记下了不少单词。很快,母子俩便能打成平手,到最后,苏汉廷赢的次数渐渐多于妈妈。赵玲也乐意当个“失败者”。

快乐是人生最好的学校

上初中后,苏汉廷爱上了看英文原版名著。一次,赵玲见儿子捧着一本原版的《福尔摩斯全集》读得津津有味,便问他:“这本书读起来有困难吗?”苏汉廷点点头,指指桌子上摆着的一本厚厚的词典:“看到不认识的词我就记下来,再用词典查,以后再碰到就认识了,就当是在玩游戏。”赵玲很欣慰:“你高兴就好,别让学习成为你的负担,妈妈可不想让你变成一个书呆子。”

2014年年初,初三期中考试之前,苏汉廷班上一位同学的亲戚,从美国给他买来一本英文原版的《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这本书是美国著名插画家、作家霍华德·派尔于1903年出版的“亚瑟王四部曲”中的第一部,余下的三部分别是《圆桌高手传》《兰斯洛特骑士和他的同伴》《圣杯的故事与亚瑟王之死》。这部作品详细描写了亚瑟王从出生到登基、娶妻的冒险过程,由于篇幅较长,因此,存在大量的缩写版及改编作品,国内目前只有缩写版的译文,还没有完整的译本。

同学收到这本书之后,马上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然而,由于这本书完成的时间比较早,使用的语言是美式英文,书中的许多语法都与学校学到的不同,很多表达方式与现代英语的表达习惯也不同,再加上书中有大量的古地名,这位同学虽然一边看书一边查词典,却还是有很多读不懂的地方。苏汉廷的英语成绩在班里拔尖,这位同学第一个便想到向苏汉廷求助。这样频繁的提问,苏汉廷并没有觉得不耐烦,那位同学倒先不好意思起来了。临近期中考试,那位同学害怕这样会打扰苏汉廷的学习,问:“我这样是不是太耽误你的时间?”苏汉廷大方地一笑:“没关系,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回到家,苏汉廷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我想帮他,可我总不能把一本书都讲给他听,我们既没有这么多相处的时间,他一下子也记不住。”赵玲鼓励他说:“你想帮助同学,这是好事,但你得想个办法才行。”苏汉廷想了想说:“要不我把这本书全部翻译过来,让他照着译文看。”但他又烦恼起来:“虽然我自信能翻译好,但快到中考了,我怕耽误学习,如果没考好,让你失望怎么办?”

赵玲问儿子:“做试卷和翻译,哪件事让你更开心?”苏汉廷指了指那本《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说:“我更喜欢翻译。”“那就行了,想做什么就去做,虽然妈妈盼着你考上一所好的高中,但我不想让你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于是,苏汉廷向同学借来了那本书,答应帮他把全文翻译出来。为了让自己的翻译更加准确,苏汉廷专门去阅读了英国作家马洛礼撰写的《亚瑟王之死》等相关著作和欧洲文艺复兴前的大量作品。白天在学校里,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他也不浪费,拿出书来翻译几句。晚上回到家,完成一天的课业之后,他才能抽出一点时间翻译。每天,苏汉廷房间里的灯都亮到很晚。

在翻译的过程中,苏汉廷时常和妈妈讨论,怎样才能把那些古老的地名、称谓翻译得更准确,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每翻译完一个章节,苏汉廷都会请妈妈第一个阅读,看看有没有错误或者译得不准确的地方。赵玲发现,儿子不仅逐字逐句翻译得非常准确,十分贴近作者的本意,而且读起来非常连贯,还把难点词汇和语法特别标注了出来,注释准确、全面,很专业。

苏汉廷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翻译中,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第一版8万字的译稿终于完成。然而因为电脑故障,第一份译稿竟然给全部丢失了。赵玲知道后十分焦急。苏汉廷却反过来安慰妈妈:“翻译的过程让我感到满足和开心,这就够了。再说第一版还有很多生涩的地方,我不是很满意,第二次翻译就当是做调整了。”

苏汉廷重新对这本书做了翻译和校对,这一次的翻译比第一次熟练了许多,而且苏汉廷更加谨慎认真,并且对部分汉语语法和典故引用都重新做了修正。3个月之后,第二版的译文出炉,赵玲读后觉得这一次的译文果然比第一次的译文成熟了许多。苏汉廷把书和译文交给了那个同学后,同学十分感动,一再道谢。

第一个译出世界名著的中学生

赵玲了解到《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还没有完整的中文译本,于是把儿子的译稿寄到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中心。出版社认为这部作品很有出版价值,在得知这部译本是出自一个15岁的少年之手时,他们十分惊讶,特别邀请了专家对苏汉廷的译文进行了审定。

而更加难得的是,作为一个15岁的少年,苏汉廷对一部作品的理解、感悟也与成年人不同。他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诠释作品,更符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中心在经过认真分析考虑之后,决定出版苏汉廷的译本。

赵玲没想到儿子的翻译水平能够得到这样的认可,她激动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儿子,苏汉廷十分开心。中考时,苏汉廷不负众望考入了省重点中学广东仲元中学。为了奖励儿子,赵玲带着他来到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中心,让儿子和出版社的老师们交流。出版社又委托苏汉廷翻译了第二套作品《树屋》系列,苏汉廷每天专注地翻译,生活充实又开心。

放暑假之前,苏汉廷所在的学校安排了一次暑期旅行,计划带着孩子们到国外玩一圈。就在即将出发的前几天,赵玲从朋友那里听说,四川藏区有一所色乌绒小学缺英语老师,希望有人去支教,儿子很符合招募的条件。去四川藏区支教显然不如出国旅游轻松舒适,但可以让儿子的假期更有意义。赵玲决定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自己选择。

赵玲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儿子,并对他说:“你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出国旅游,也可以去四川支教,无论你做哪种选择,妈妈都支持你。”苏汉廷毫不犹豫地说:“妈妈,我要去四川,我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很多乐趣,我想把这种快乐分享给大家。”

赵玲马上联系了色乌绒小学的负责人,并帮儿子买了机票。苏汉廷收拾了几件简单的行李,带上笔记本电脑和要翻译的《树屋》原著,从北京直接去了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贡嘎山乡色乌绒村。

在色乌绒小学,苏汉廷被安排教一到三年级的孩子们学英语,15岁的他站在简陋的教室里当起了小老师。学校的负责人告诉赵玲,苏汉廷白天在山下的小学教书,晚上则要住在山上的寺庙里,每天都要来回爬山。每一节课他都上得很认真,用心备课,还要抽出时间翻译,每天都忙到深夜。他的英语水平非常好,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位小老师。学校里没有汉餐,苏汉廷就跟着孩子们一起吃藏族的食物,但这些生活上的困难,他从来没有抱怨过。

半个月后,苏汉廷回到了广州。他对妈妈说:“妈妈,那些孩子的心灵比星空还要美,我去了才知道,原来把自己会的东西教给别人,是如此快乐。”

2015年11月15日,由苏汉廷翻译、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中文译本发布会在京举行。苏汉廷也成为中国第一个翻译出世界名著的中学生。在发布会的最后,苏汉廷还向曾经支教的色乌绒小学捐赠了一些图书,希望那里的孩子可以继续学习英语。

2016年,苏汉廷的第二部译作《追寻魔磁谷》系列(共3册)也即将出版。在接受采访时,赵玲说:“下一步儿子打算完成‘亚瑟王四部曲的全部翻译,一旦完成,这将是国内第一套完整的‘亚瑟王四部曲中文译本。”对于儿子的成绩,赵玲则说:“我对儿子没什么要求,他开心就好,人生的路很长,能做自己爱做的事才不会觉得枯燥,而我要做的,就是在他需要时给他一些鼓励和掌声。”

猜你喜欢

译文儿子英语
打儿子
弟子规
弟子规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弟子规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