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2例初治尘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2016-06-14曹培明严晓峰

重庆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鉴别尘肺结核

曹培明,严晓峰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400036)



·经验交流·

42例初治尘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曹培明,严晓峰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400036)

[摘要]目的探讨尘肺结核的诊断问题。方法回顾分析42例初治尘肺结核与43例初治肺结核的痰菌涂片、结核菌素(PPD)、结核抗体阳性率,比较其差异。结果尘肺结核和肺结核比较痰菌阳涂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D、结核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结核中煤工尘肺结核与石工矽肺结核以上3项指标及影像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结核和肺结核比较,痰涂菌片、PPD、结核抗体3项及PPD、结核抗体两项阳性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尘肺结核的诊断上,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痰菌涂片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同时 PPD、结核抗体检查也是主要辅助诊断依据。

[关键词]尘肺;结核;诊断,鉴别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储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3]。尘肺病是一种对从业人员危害极大的职业病,结核是尘肺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有学者认为结核分枝杆菌与尘肺互为佐剂,彼此促进疾病的进展与恶化[4-6]。由于结核和尘肺两种病变相互掺杂,以及痰菌阳性率较低等原因,使诊断较为困难。在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尘肺结核是煤工尘肺结核和石工矽肺结核。以下将尘肺结核与同期住院的继发性肺结核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同时将煤工尘肺结核和石工矽肺结核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本中心住院患者。病例纳入标准:男性、年龄40~85岁,初治尘肺结核(煤工尘肺或石工矽肺合并结核)和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病例排除标准:继发性肺结核以外的其他类肺结核,复治结核;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未发展成为结核性脓胸者除外);对方案中任何药物有过敏史;合并心、肝、肾、代谢、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血液、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恶性肿瘤、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AIDS患者;并排除接触除煤尘和游离二氧化硅以外的尘肺患者;符合以上情况中的任何一条即排除。

1.2诊断标准(1)尘肺诊断依据指导性国家标准2009年版《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9[7];(2)肺结核诊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

1.3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尘肺结核患者42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43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年龄40~84岁,平均48.1岁;对照组,年龄40~85岁,平均48.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煤工尘肺结核22例(以下简称A组),占52.38%,其中煤工尘肺二期6例、煤工尘肺三期16例;石工矽肺结核20例(以下简称B组),占47.62%,其中矽肺一期1例、矽肺二期6例,矽肺三期13例,A、B组在病情严重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针对痰菌涂片、结核菌素(PPD)、结核抗体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并对A组和B组的影像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痰菌涂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D、结核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A组与B组比较,痰菌涂片、PPD、结核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A组与B组影像学改变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观察组与对照组痰菌涂片PPD、结核抗体3项及PPD、结核抗体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效[n(%)]

a:4例患者未作PPD检测(观察组、对照组各2例)。

表2  A组和B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效[n(%)]

a:2例患者未作PPD。

表3  A组和B组影像学改变比效[n(%)]

表4  观察组和对照组痰菌涂片、PPD、结核抗体阳性

a:痰菌涂片、PPD、结核抗体;b:4例患者未作PPD检测(观察组、对照组各2例)。

3讨论

尘肺结核与肺结核比较,痰菌涂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PD阳性率、结核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较尘肺结核患者的 PPD阳性率、结核抗体阳性率高。据我国2010年第5次流行病调数据显示痰菌阳性率为14.35 %(188/1 310)[8-10],本组资料痰菌涂片阳性率为31.76%(27/85),可能与资料来源于专科医院有关。由于痰菌涂片阳性率不高,因此不能将其作为肺结核惟一诊断依据;尘肺结核患者PPD阳性率、结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50%和73.81%,较肺结核患者低,但仍能达到50%以上。尘肺结核痰菌涂片、PPD、结核抗体3项同时阴性病例仅有4例,占10.00%(4/40),因此认为PPD、结核抗体可作为尘肺结核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煤工尘肺结核与石工矽肺结核比较[11],痰菌阳性率、PPD阳性率、结核抗体阳性率、影像学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议结核病专科在临床工作中不必区分是煤工尘肺结核或石工矽肺结核,治疗原则都一样。抗结核治疗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用、适量的原则[12]。因为无针对尘肺的特效药,治疗原则是及时调离粉尘作业,对症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13]。

综上,在尘肺结核的诊断上,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痰涂片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7],同时 PPD、结核抗体检查也是主要辅助诊断依据。我国卫生部2012版《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同样适用于尘肺结核的诊断,尤其是临床诊断病例或痰菌阳性尘肺结核的诊断。

参考文献

[1]李德鸿.全国职业病医师培训考核指定教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3.

[2]高劲松,李凤,陈垒.淮北矿区煤工肺结核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30(8),597-560.

[3]刘成花,丁士标,汪群水.尘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6):444-446.

[4]唐神结,高文.临床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46-652.

[5]邹华,方兴林,陈莉,等.2006年至2009年浙江省尘肺发病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1,29(5):358-360.

[6]杨丽梅,勾秀丽,郭艳玲,等.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0):90-9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8]杨晓燕,王升学,刘和波.1974~2010年安康市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9):1361-1633.

[9]吕向裴,王焕强.1 178例尘肺及尘肺结核误诊病例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3,31(8):564-567.

[10]全斌,喻艳林.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5,55(24):104-106.

[11]卜江龙,邹辉.648例煤工矽肺三症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235.

[12]侯代伦,谢汝明,袁小东,等.肺结核病影响学诊断新进展[J]中国医疗设备,2014,55(7):104-106.

[13]刘雁丽,韩恺,阎波.矽肺合并结核的影像诊断——附65例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9,22(2):110-111.

作者简介:曹培明(1969-),副主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呼吸内科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6.01.035

[中图分类号]R1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348(2016)01-0101-02

(收稿日期:2015-08-26修回日期:2015-09-20)

猜你喜欢

鉴别尘肺结核
一度浪漫的结核
利用溶解性表,提高学生在酸、碱、盐等物质鉴别中的能力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显微技术在牛黄清心丸(局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煤工尘肺30例生存质量调查与分析
尘肺合并肺结核136例患者的护理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疣状皮肤结核1例
某大型铸造企业30年尘肺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129例尘肺患者合并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