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人群HPV感染类型和宫颈上皮细胞DNA倍体的相关性研究*

2016-06-14冯阳春黄艳春

重庆医学 2016年1期

冯阳春,章 涤,黄艳春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乌鲁木齐 830011)



论著·临床研究

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人群HPV感染类型和宫颈上皮细胞DNA倍体的相关性研究*

冯阳春,章涤,黄艳春△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人群不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类型对宫颈上皮细胞DNA倍体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妇科门诊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初次就诊的妇女348例,其中维吾尔族181例,汉族167例。利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标本进行HPV分型,以及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以DNA指数(DI)和S期细胞峰百分比(SPF)表示]。按HPV分型检测结果分为阴性组、非高危型感染组、单一高危型感染组和混合高危型感染组。结果汉族单一高危型感染组和维吾尔族单一高危型感染组之间的DNA倍体分析比较,DI值和SP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和P<0.01)。汉族混合高危型感染组与维吾尔族混合高危型感染组之间的DNA倍体分析比较,DI值和SPF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和P<0.01)。在维吾尔族妇女人群中,单一高危型感染和混合高危型感染出现DNA异倍体的可能分别是HPV感染阴性者的19.783倍和59.231倍。在汉族妇女人群中,单一高危型感染和混合高危型感染出现DNA异倍体的可能分别是HPV感染阴性者的11.190和22.125倍。结论单一高危型感染和混合高危型感染对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病变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有必要对不同民族间的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别研究。

[关键词]宫颈上皮细胞;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倍体分析;DNA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多万女性死于宫颈癌。新疆地区是宫颈癌高发区[1-3],尤其是当地维吾尔族妇女,其宫颈癌患病率459/10万~590/10万,病死率15.78/10万[4]。目前研究认为,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是一个较长时间连续发展的过程,大约是10年。宫颈脱落上皮细胞DNA倍体分析有助于了解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后宫颈细胞的改变情况和HPV的治疗预后评估[5-7]。本研究分析了本院就诊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不同HPV感染类型对宫颈脱落细胞DNA倍体的影响,有助于了解不同HPV感染类型对不同民族妇女宫颈细胞病变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对本院妇科门诊初次就诊妇女人群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收集初次就诊妇女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标本共379例,其中21例因标本量少、标本被污染而排除,10例其他民族的标本也被排除。最终纳入研究的标本共348例,其中汉族167例,维吾尔族181例,中位年龄46岁。按HPV分型检测结果将两个民族的病例分为阴性组、非高危型感染组、单一高危型感染组、混合高危型感染组(感染亚型中包括至少1种高危型HPV)。

1.2方法

1.2.1薄层液基细胞学标本采集临床医生采集薄层液基细胞学标本,具体操作:窥阴器暴露宫颈,采样器置于宫颈口,将刷子平行插入子宫颈内,刷毛到达子宫颈管内并完全接触到外子宫颈,然后将采样器轻柔旋转5~10圈。取出采样器,将其放入专用细胞保存液中,上下涮洗10次左右后,快速转动采样器进一步将宫颈脱落上皮细胞样本漂洗下来。

1.2.2主要试剂和仪器HPV分型检测试剂盒(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DNA倍体分析试剂盒及配套分析软件(Beckman coulter);医用核酸分子杂交仪HB-2012A(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FC500型流式细胞仪(Beckman coulter)。

1.2.3实验方法(1)宫颈上皮细胞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按照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的标本处理原则制备宫颈脱落细胞的单个细胞悬液,并按照DNA倍体分析试剂盒的说明对单个细胞悬液进行PI染色。流式细胞仪进行上机检测后,通过DNA倍体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每一标本的DNA指数(DI)和S期细胞峰百分比(SPF)。其中DNA倍体结果中以DI=1.10为阈值;若DI>1.10为DNA倍体分析阳性,即出现异倍体;若DI<1.10为DNA倍体分析阴性。(2)HPV分型检测:HPV分型检测按照凯普试剂盒的操作步骤进行,包括病毒DNA的提取,DNA的PCR扩增及分子导流杂交等步骤,最后通过对杂交膜进行染色,根据显色部位的不同确定不同的HPV分型。该方法可以检测出21种不同HPV基因型,包括6、11、16、18、31、33、35、39、42、43、44、45、51、52、53、56、58、59、66、68和CP8304型;其中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为高危型。

2结果

2.1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HPV感染情况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人群HPV感染类型,见表1。

表1  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不同HPV感染类型[n(%)]

2.2不同类型HPV感染和DNA倍体改变间的关系宫颈脱落细胞的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结果见图1~2,对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HPV感染组间DNA倍体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3。

图1  宫颈上皮细胞正常DNA倍体

图2  宫颈上皮细胞异常DNA倍体

民族阴性组非高危型感染组单一高危型感染组混合高危型感染组维吾尔族1.002±0.0361.012±0.1681.135±0.3631.385±0.308汉族1.001±0.0471.015±0.1741.095±0.2721.187±0.295t1.0231.5523.0176.011P0.8710.3270.033<0.01

表3  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不同HPV感染类型

2.3HPV感染和DNA异倍体之间的关系两民族妇女人群中DNA倍体分析阳性率和HPV感染之间相关性见表4。结果显示,维吾尔族和汉族的非高危型感染组与阴性组比较,OR值分别为5.303和3.782,均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单一高危型感染组与阴性组比较,OR值分别为19.783和11.190,均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和汉族的混合高危型感染组与阴性组比较,OR值分别为59.231和22.125,均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不同HPV感染类型DNA倍体分析阳性率比较

-:此项无数据。

3讨论

本研究显示,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人群HPV感染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进一步比较分析不同民族感染HPV后对DNA倍体的影响奠定了可比性的基础。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可以用DI和 SPF来反映标本中细胞周期的情况。DI值和SPF值越高,表明细胞的增生越活跃[8-10],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和上皮细胞的DNA倍体改变呈正相关[11]。对于维吾尔族和汉族两个人群,无论是DI值还是SPF值,在单一高危型感染组和混合高危型感染组,两个族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同样的HPV感染情况下,维吾尔族妇女人群宫颈脱落细胞病变的程度较深。目前未见对同样HPV感染情况下,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的差异进行的报道。

有研究显示,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与DNA异倍体的出现呈正相关[12-13]。在本研究中,两个民族妇女人群单一高危型感染组和混合高危型感染组的DNA异倍体检出率均远高于阴性组和非高危型感染组。并且在两个民族妇女人群中,非高危型感染均不是DNA异倍体出现的危险因素,而单一高危型感染和混合高危型感染则是DNA异倍体出现的危险因素。单一高危型感染组中发生宫颈上皮细胞DNA倍体阳性的可能性是阴性组的19.783(维吾尔族)和11.190(汉族)倍。混合高危型感染组发生宫颈上皮细胞DNA倍体阳性的可能性是阴性组的59.231(维吾尔族)和22.125(汉族)倍。同时,对于同一民族,从单一高危型感染到混合高危型感染,其OR值在不断增大,提示随着HPV感染病情的加深,DNA异倍体的检出率越高。

研究显示,汉族妇女人群的单一高危型感染组和混合高危型感染组出现DNA异倍体的风险均低于维吾尔族妇女人群。Lee等[14]报道的单一型HPV感染使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增加19.9倍,而HPV多重感染可使该风险增加到31.8倍,而本研究结果与Lee等[14]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汉族妇女人群的风险在单一高危型感染组和混合高危型感染组均低于现有的报道,而对于维吾尔族妇女人群,单一高危型感染组的风险和现有的报道差别不大,而混合高危型感染导致DNA异倍体的风险明显高于现有的报道。因此,可以看出,单一高危型感染组和混合高危型感染组对不同民族的宫颈病变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对不同民族间的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别研究。

在两个民族妇女人群中,混合高危型HPV感染导致的宫颈脱落细胞病变程度远高于单一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与持续性感染和一过性感染有关。以前的研究证明,持续性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发生病变的高危因素,而大多数的HPV感染有可能是一过性的感染,2~3年时间存在感染自然消退的现象。推测可能是由于混合高危型HPV感染人群中,持续性感染的比例较高,而一过性感染的比例较低,导致了混合高危型HPV感染的致病风险更高。而两个民族间同类型HPV感染的致病风险同样存在差异,可能也是这种持续性感染和一过性感染导致的。有关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人群中HPV一过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未见报道。以往关于HP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绝大部分都是横断面的调查研究,按照时间轴进行纵向调查研究的报道很少。在以后关于不同民族妇女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可以跟踪调查某一特定人群,得到不同民族中HPV一过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的基本情况。

总之,本研究分析了维吾尔族和汉族两个民族不同性质的HPV感染和上皮细胞DNA倍体改变之间的关系,发现混合高危型感染和单一高危型感染均是宫颈细胞发生病变的危险因素。与单一高危型感染比较,混合高危型感染更可以促进宫颈病变的发生进展。同时发现,相同的HPV感染类型在两个民族中导致宫颈病变的风险存在差异,因此,在临床进行HPV感染导致宫颈病变的风险评估中,有必要对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人群进行分别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文彬,黄霞,黄玫.8 505例已婚妇女子宫颈癌普查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1,24(3):252.

[2]唐努尔·阿布力米提,穆也沙尔·吐尔干,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等.新疆宫颈癌高发区维吾尔族人群人乳头瘤病毒亚型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5):477-480.

[3]叶静,林晨,贠江力,等.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和CIN中miRNA-101的表达及其与HPV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2,41(27):2810-2811.

[4]Francesco M,Marco S,Mauro S,et al.A controlled trial of natural cycle versus microdoes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 flare cycles in poor responders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J].Fertil steril,2004(81):1542-1547.

[5]FeYC,YangJ,LiuCM,etal.DNAploidyofcervicalepithelialcellsshouldbeacurecriterionofhigh-riskHPVinfectioninXinjiangUygurwomen[J].Onco

Targets and Therapy,2015,8(4):827-833.

[6]焦红丽,冶亚平,张佳立,等.DNA倍体分析联合HR-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4):3399-3401.

[7]张敦兰,阳艳,周利敏.DNA倍体分析在ASCUS分流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4):259-262.

[8]Singh M,Mehrotra S,Kalra N,et al.Correlation of DNA ploidy with progression of cervical cancer[J].J Cancer Epidemiol,2008,2008:1-7.

[9]金建云,王海波.结直肠癌DNA倍体,S期比值,增殖指数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25-27.

[10]李建业,朱淑霞,宋时莉.流式细胞术检测宫颈细胞DNA倍体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5-87.

[11]冯阳春,张园,黄艳春.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对宫颈上皮细胞DNA倍体的影响[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7(1):5-7.

[12]李晓红,董卫红,黄在菊,等.子宫颈癌前病变组织DNA倍体分析与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检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3):205-206.

[13]余小琴,江蓓蕾,方勇.DNA倍体分析联合高危型HPV检测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6):459-461.

[14]Lee SA,Kang D,Seo SS,et al.Multiple HPV infection cervical cancer screened by HPV DNA chip[J].Cancer Letters,2003,198(2):187-192.

The effects of human papilloma infection status on the DNA ploidy of cervical epithelial cells in Uygur and Han women*

FengYangchun,ZhangDi,HuangYanchun△

(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TumorHospitalAffiliatedto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human papilloma(HPV) infection status on the DNA ploidy of cervical epithelial cells in Uygur and Han women.MethodsTotally 348 women collected who initially received treatment in Tumo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ly 2012 to June 2014,including 181 cases of Uygur and 167 cases of Han women.HPV genotyping was dased on cytology specimens from thin layer of liquid,and DNA ploidy analyze [DNA index(DI) and S phase cells ratio(SPF)] was conducted by using flow cytometry.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negative infection group,non high-risk infection group,single high-risk HPV infection group and mixed high-risk HPV infection group according to HPV gene type.Results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between Uygur and Han women of DI and SPF in the single high-risk HPV infection group(P=0.033,P<0.01),it also present the same trend in mixed high-risk HPV infection group(P=0.031,P<0.01).It was 19.783 times and 59.231 times to appear DNA aneuploid in single high-risk HPV infection and mixed high-risk HPV infection compared to the HPV negative infection group in Uygur women.It was 11.190 times and 22.125 times in Han women.ConclusionSingle high-risk type HPV infection and mixed high-risk HPV infection had different impact on cervical lesions between Han and Uygur women.It was necessary to respectively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ervical lesions and HPV infection for each ethnic groups.

[Key words]cervical epithelial cells;papillomavirus infections;ploidy analysis;DNA

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6.01.002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基金资助项目(2015211C133)。

作者简介:冯阳春(1987-),硕士,技师,主要从事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通讯作者,E-mail:huangyanchun0619@sohu.com。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48(2016)01-0005-03

(收稿日期:2015-08-12修回日期:201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