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铁路道岔的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

2016-06-14杨亚雄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关键点施工技术

杨亚雄

(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0)



新型铁路道岔的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

杨亚雄

(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471000)

摘要:首先阐释了铁路道岔施工带来的作用,其后明确指出道岔铺设技术中存在的关键点。同时以得到的关键点为前提,列出了检查、安装以及调试三个操作过程。最后笔者还将针对铁路道岔展开进一步测量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新型铁路道岔;施工技术;关键点

1铁路道岔施工作用

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即为交通,同时交通对地方经济也有着大量积极的影响。为使区域经济能够更进一步发展,我国不断强调铁路交通工程的投资建设,采用大量资金使整个铁路交通能够正常运行。当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最初形式为单线铁路,其能够为运输带来轨道线路。但根据现代交通需求的角度来看,单线行驶还是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问题。为使铁轨线路运输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使用道岔对其进行改进是必然选择。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道岔的安全问题,一般来说需要使用警示线包围道岔,同时放置对应的警示牌,随后在用彩布覆盖住,避免各种灰尘以及其他事物对其产生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轮班看守。

所谓的无砟道岔普遍是由C40道床板混凝土、道岔钢轨组件、岔枕以及水硬性支撑层共同构成。在整个现场施工环节内,必须针对可动心轨撤叉部分、基本轨、道岔尖轨使用整体运输的手段,剩下的部分则应该使用分解运输手段。而所谓的构件装卸则普遍使用专用吊具、柔性吊带、多吊点以及大吨位吊车展开吊装工作。

2道岔铺设施工技术的关键点

我国因为资金技术方面的约束,铁路运输主要还是采用着单线铁路运行的方式展开运作,这样使得我国铁路交通行业得到了较为稳定的发展。在十几年时间铁路行业不断创新,单线铁路形式存在的缺陷也开始逐渐显露。不管是装载数量还是列车班次,单向铁路对应的形式都不能得到社会需求的要求。为此铁路部门应该安排好单线铁路对应的施工改造工作,采用道岔施工的模式弥补单线形式中的缺点。

道岔铺设位置应该根据设计要求展开,以不作用股道有效长度为前提,使道岔铺设前与铺设后的位置小于等于6.25 m。但当处于区段站与区段站之上的车站时,尤其是咽喉区道岔,对应的移动量则应该小于等于0.5 m。当道岔进场之后,应该及时告知负责的监理单位,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共同对道岔展开验收工作。验收过程中,必须严格关注道岔有无死弯与配件是否完整等问题,在监理完成以后,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其中较为具体的技术关键点如下:

第一是间距方面。所谓的道岔本质上即为一种组合式应用装置,使用各种不同组装构件展开施工工作的时候必须严格掌握道岔对应的标准距离。同时在道岔铺设过程中产生的岔枕间距也必须有极为严格的要求,根据标准要求,其距离应该与区间轨道同类钢轨接头处对应的轨枕间距相等,同时让形成的轨缝能够保持在间距的中间位置。

第二是装置方面。当前存在的道岔装置在功能、型号以及类别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就单开组成部分展开分析,同时在选择道岔装置的时候,必须按照铁路运输中的规范实施,进而使道岔施工得到的成果与预想一致。所谓的道岔铺设转辙器应该在扳动过程中保持灵活,同时对应的尖轨道尖端与基本轨之间应该紧密贴合。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第一连杆位置对应的最小动程设置如下:弹性可弯尖轨应该是180 mm;区尖轨应该是本152 mm;直尖轨应该是本142 mm。

3道岔施工的关键环节

3.1检查

所谓的无砟道岔应该在制作厂中就完成对应的预组装工作,同时施工单位应该派遣一定的质量检查员工在道岔厂内,对已经组装完成的道岔展开验收并检查。最终检查得到的结果应该采用检查记录与测试表的方式保存在档案中,并且由两个单位共同确认。当道岔进场以后,应该及时告知监理单位,在由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两者再一次对道岔进行验收。若检查发现得到的道岔产生变形与损坏等现象,就应该及时制止,不允许使用。

3.2安装

在具体的模版安装工作开始以前必须将杂物全部清除,如此便能够让各个钢构件之间更为紧密的联合在一起。这里需要使用的侧向模版,应该建立对应的加固装置,同时转辙器位置标高可以采用木模展开管理。按照设计图纸中规定的道床板排水坡规范,岔枕上必须事先做好墨线;而处于道床板两边这位置的高程控制墨线则应该在准备好的钢模上事先弹好,如此在夜间施工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也能够快速辨别出墨线,同时还应该在墨线附近贴上较厚的双面胶。

图1 铁路道岔示意图

3.3调试

当无砟道岔已经正式安装完毕,在实施道岔调试工作时,可以依据其自身特性分次实施,第一次运用锚固螺栓对轨距进行调整,同时以水平方向做为调节依据并尽可能对各方面之间存在的误差进行控制(误差范围控制在±1 mm之间)。第二次,在模板构建之后,对轨道实施第二次检测,再次确保道岔安装精度的准确性。

4测量作业

经由上述检查工作之后,确保所有检测内容都已符合标准后,可以直接对道岔实施精准性的测量精调作业。以道岔调整的施工顺序为基础,可以直接将测量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点,自由设站。经由整平措施后的全站仪以三个CPⅢ点为基础,通过内置程式将全站仪自身所处的三维坐标测量出来,而在该过程中多出的观测量则可以直接运用于全站仪的平差测量,全方位提升全站仪设站过程的精准性。同时,在设站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实现对60 m外的CPⅢ点进行放样工作,确保精准性;而18号道岔现状长度为69 m,根据当前标准,两站之间(单站测量之间距离为10~60 m)必须搭建8~10个轨枕。具体设站施工标准及形式如图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相邻测站的CPⅢ点应超过两对。

图2 自由式设站形式

第二点,道岔平面位置放样工作。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累计误差不再出现,在开展摆放道岔作业时,必须根据摆放标准对道岔位置的各个关键点进行放样定位措施。

第三点,轨道调整作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经由轨道检测系统实现对轨道建设过程中轨距、轨向、水平及高低等多项轨道动态实施实时监控工作。将轨道自身调整情况作为基础,重复实施轨道调整工作。而调整工作最主要的工作原则就是“直股优先曲股、轨向优先高低”。

第四点,混凝土浇筑、轨道焊接、构建绝缘接头等工作的实施,并对其进行准确性的精调作业。

第五点,精调项目动态检测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动态检测自身存在的误差性较为严重,同时为了实现连接段的延长工作,所以在检测道岔时需要将检测范围前后顺延300 m。

参考文献:

[1]德国海特坎普轨道公司.无砟道岔线性评估报告[J].德国海特坎普轨道公司 ,2010:123-126.

[2]赵智,秦瑞谦,万轶.时速 350 km 无砟道岔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10,(1 ) :17-20.

[3]陈孟强,倪平.京津城际铁路长枕埋入式大号无砟道岔施工技术[J] .铁道建筑,2008,(增) :181-185.

The new railway rai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key points of analysis

YANG Ya-xiong

(In the Second and Four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Luoyang,Henan 471000,China)

Abstract:First illustrates the role of railway rail construction, then explicitly pointed out that existing in the rail laying technology of key points.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get the key points of the premise, lists the three operation process inspection,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Finally, the author will also study of railway rail further measurements.

Keywords:the new railway rail;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the key point

收稿日期:2016-02-02

作者简介:杨亚雄(1987-),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6)04-0154-02

猜你喜欢

关键点施工技术
论建筑工程管理关键点
聚焦金属关键点
肉兔育肥抓好七个关键点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的关键点
医联体要把握三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