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浅析

2016-06-08李丹丹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正统卢卡奇马克思主义

【摘 要】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论述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现象与本质、辩证的总体观、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等方面的观点。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卢卡奇认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但对研究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仍然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正统;内容;意义

一、卢卡奇“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

匈牙利大思想家卢卡奇认为,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其正统指的是方法,而不是马克思研究者们通过研究所得的论点,这种方法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不能被任何人所改变的,任何改变都将导致肤浅而平庸的结果。即使马克思主义的所有的结论都被各个学派的研究者们所批判并打败,也不会影响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因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研究、思考的方法,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

1、“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与实践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卢卡奇认为,要想达到让理论掌握并指导群众的实践活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发现这些可以指导实践活动的可行的理论,将这些理论传导给群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将辩证法作为群众的革命工具。这三部分在“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中抽象出本质,否则,群众的活动实践行为与理论并无内在联系,更不用提掌握群众了!

当理论的产生是为了人们的某种历史实践活动时,人们为了这个活动的目的而寻求这种理论,而这种理论的意义在于使实践活动成为可能,这时理论与实践才能统一,正如无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而进行革命活动时,必须先通过理论充分地了解这个社会,自身所处的阶级、地位、特征,以及革命的相关理论,只有充分的认识,才能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充分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中,辩证的方法被讨论得混乱。卢卡奇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强调辩证法中并没有概念的轮廓,它是矛盾的不断扬弃,不断转换,所以与形而上学是不同的。在形而上学中,客体是僵化的,而辩证法中,目的就在于改变事实,在于“流动”,卢卡奇认为,任何对于辩证法的批判,都将导致脱离辩证法最核心的本质而导致肤浅、庸俗。

2、“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现象与本质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合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所以,当我们在分析事物的本质时,首先要把事物的核心从现象之中分离出来,既要分析现象与本质之间连接的纽带,又要明白这种现象与这种本质之间的联系的性质和必然性。我们对于现实事物的所有认识,都是基于对于与这些认识相关联的事实的认识,而各种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之中,所以对于客观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研究,要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加准确的分析其中的联系与性质。

卢卡奇时代,研究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和性质的方法中,存在差异。一种是主张运用自然科学的纯粹的数量、数与量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其中的关系,另一种是运用辩证法、整体的、发展的分析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与性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存在巨大的差异,不同的分析方法也导致了不同的研究结果。

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结构中,由于其特殊的社会性质,使其更加迎合运用数量、数与数之间纯粹的关系来分析现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通过观察、实验等事实,研究得出其中内在的关系。这种社会结构运用这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对抗辩证法的运用。但是这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所运用的数量关系,是以固定的数量作为研究的基础的,在处理这些数量关系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是不再受外界的环境所影响的,即纯粹的事实,与外界环境脱离出来的事实。然而这种事实在现实社会之中是不存在的。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事实,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并不存在孤立的、脱离于其他事物的事实,所以这种自然科学的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并不适合用于社会结构中的事实。

而辩证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发展的、整体的研究事实,这就弥补了自然科学形而上学研究方法的缺点。在辩证法的运用中,将孤立于社会中的事实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这个发展过程的总体中,对各个环节联系的、发展的进行研究,每个总体过程之中的事实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只有联系的、发展的分析事实的现象与本质,才能更加准确的分析出其中的本质关系和性质。

3、“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关于辩证的总体观

马克思在《雇佣劳动和资本》中曾写道:“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同一事物,我们需辩证的分析其本质。黄金只有运用于交换的介质时,才成为货币,而在其他领域中,黄金只是一种金属。自然科学的认识思想被运用于自然时,其是一种促进自然科学不断进步的理论,然而运用于社会之中,它们就变成了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武器。资产阶级各个学派都不同程度、不同方向地扭曲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最终都达到了相同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被“改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强调辩证的总体观。虽然西斯蒙第对于生产、分配的过程所存在的固定的规律很了解,但他缺乏辩证的总体观,沉于资本主义的客观形式,并不能将生产、分配放在一个大的整体之中来研究,而是作为两个相互分离的过程,故而失败。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强调总体观,但并不表明这种辩证法将整体的各个部分归结成无差别的同一,而是说各个部分是处于一种动态的辩证关系之中。A部分与B部分共同构成整体C,A的性质影响着B,同时B也对A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与影响,不同部分相互作用,构成C这个有机整体。这种关系体现着辩证法的总体观,但辩证法的总体观在社会实践之中并不仅限于此。正是由于我们对于客体所在的整体有一定的认识,使我们对于客体的可知性有更加深入的掌握,对于客体的规律性、研究的遵循的方向也有了确切的把握。也正是辩证法的总体观,使我们能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拜物教假象所掩盖的事实,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以及工人被资本家残忍剥削的现实。

4、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客观的物质规律是固定的,不能被人们的意识或行为所改变的,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只能认识或者运用这些自然科学规律,并不能推翻这些规律。人对于社会是不可更改的存在,即人是人们通过实践而认识的对象,在认识的范畴中,人既是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在封建社会时期,由于人与人的主要的社会关系还属于自然关系,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还没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而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部分——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压迫、剥削,他们甚至丧失了作为人性的外观,生活条件也达到了人类的极限,这种生活现状使无产阶级不得不愤怒的反抗,想要推翻现有的状况,以解放自己。无产阶级要想解放自己,首先要认识整个世界,并通过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来了解自身阶级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阶级的性质。无产阶级及其认识的发展过程,反映着社会历史的内部结构,同时无产阶级反抗、推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过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这是先进的无产阶级了解自身阶级的结果,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是无产阶级从与资产阶级对立到为自身谋出路的转变。

无产阶级肩负着“把人类发展提高到更高阶段的使命”,而无产阶级之所以肩负如此使命,并不是因为这个阶级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或权利,而是因为无产阶级所处社会地位最低级,生活水平被压榨到了极致,只有无产阶级认识了整个世界,从而认识自身阶级的地位,才能对如此的现状表示愤怒并发动猛烈的反击,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与压迫以及自身的生活,最终达到解放自己的目的。

二、卢卡奇“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中,无产阶级为了推翻资本主义,推翻自己受压迫的地位,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不会停止,而在这斗争的过程中,无产阶级代表的是世界的无产阶级,不分民族与地区的无产阶级,他们代表的是整个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所以无产阶级的斗争道路并不平坦,他们将面对的是整个世界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与阻挠。

来自资产阶级的阻挠,不仅包括客观形式的,也包括来自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在理论思想方面的阻挠,其主要以批判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代表,发布掩盖资产阶级剥削事实的理论。无产阶级对于这类型的理论分辨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像马克思等对其有明确的分辨能力与分析能力,从而受到错误理论的迷惑,影响和阻碍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进程。

卢卡奇“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中,就正统马克思主义做了详细论述,认为马克思主义正统并不是守护正统,而是“指明当前任务与历史过程的总体的关系的永远警觉的预言家”,在无产阶级越来越困难的推翻资本主义的道路上,正统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与空想主义,还会有更多的歪曲理解、解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出现,而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作用在于,使无产阶级能够清楚的认识掌握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身实践,不受歪曲的马克思主义的迷惑,完成自身使命。

【参考文献】

[1]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2009.

[2]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全集》第1卷.406.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言.《马克思全集》第12卷.757.

[4]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全集》第3卷.3.

【作者简介】

李丹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正统卢卡奇马克思主义
如何把握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卢卡奇
——回望孙伯鍨教授的《卢卡奇与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主持人的话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
卢卡奇论悲剧的形而上学
伟大心灵在妥协中的信念坚守
——读《卢卡奇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