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氮对蒲公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16-06-07徐志恒孙霞李志军黄长福金俊香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品质蒲公英氮肥

徐志恒 孙霞 李志军 黄长福 金俊香

摘 要:通过不同氮肥水平的田间小区试验,设计了施氮的5个水平,分别测定了蒲公英产量及品质指标,研究施氮肥对蒲公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60 kg·hm-2时蒲公英达到最高产量1 291.24 kg·hm-2。施氮量超过160 kg·hm-2时产量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肥320 kg·hm-2时叶绿素达最高55.32;适量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蒲公英的VC、总糖、粗蛋白的含量;当施氮量为240 kg·hm-2时蒲公英的VC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1.57 mg·g-1和19.77%,施氮量为160 kg·hm-2时粗蛋白含量达最高值0.16 mg·g-1;从结果中可知人工种植蒲公英的施氮量在160~240 kg·hm-2之间品质和产量达到最佳。

关键词:氮肥;蒲公英;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647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6.010

Influence of Applying Nitrogen Fertilizer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Dandelion

XU Zhiheng1,2 ,SUN Xia1,2 ,LI Zhijun1,2 ,HUANG Changfu1,2,JIN Junxiang1,2

(1.College of Grassland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Xinji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China;2.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Key Laboratory, Xinjiang Laboratory of Soil and Plant Ecological Process in Arid Zone, Urumqi,Xinjiang 830052,China)

Abstract: By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s of field experiment, the design of the nitrogen (the urea), five levels, the influence of applying nitrogen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dandelion were studied. indicators of dandelion yield and quality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est yield of dandelion were 1 291.24 kg·hm-2 when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f 160 kg·hm-2. When more than 160 kg·hm-2 of nitrogen, the production of dandelion reduced gradually; Chlorophyll conten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at the tim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f 320 kg·hm-2 ,reached the highest 55.32 chlorophyll. Rational nitrogen application could improve the dandelion VC, total sugar, crude protein content significantly. When nitrogen fertilization was 240 kg·hm-2 that dandelion VC 11.57 mg·g-1 and total sugar 19.77% were the highest, When nitrogen application was 160 kg·hm-2 that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of the highest value 0.16 mg·g-1.From the results of the nitrogen dandelion , the best amount of nitrogen was between 160 to 240 kg·hm-2 ,cultivated dandelion quality and yield were optimal.

Key words: nitrogen fertilizer; dandelion; yield; quality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婆婆丁、奶汁草、苦苦草等,是最常见的野菜资源之一。蒲公英因营养丰富可作鲜食蔬菜[1],又有清热降火[2]和保肝利胆[3]等药用价值,具有药食兼用的功效,人们对蒲公英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国内对蒲公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养成分分析[4-5]、新型材料[6]、医疗保健[7]、生态保护[8]、畜牧产业[9]等方面。随着蒲公英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仅依赖采摘自然野生的蒲公英远远不够,因此,蒲公英人工栽培的面积日益扩大,大规模的蒲公英生产基地逐渐增多[10]。然而,关于人工栽种蒲公英的管理技术的报道并不多,对蒲公英平衡施肥及养分吸收的研究更是少见。蒲公英在整个生育期都对氮肥有很大的需求,优化氮肥水平是保证蒲公英产量和品质重要的措施。目前国内以蒲公英为材料研究其养分吸收及利用的文章并不多,蒲公英因其药食兼用的特性,蔬菜的养分需求规律对其同样适用,适量增施氮肥,能显著改善蒲公英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促进各器官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利用,在人工栽种蒲公英技术中,也有建议施肥的报道[11]。所以,探究蒲公英最佳的施肥量对蒲公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endprint

笔者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下蒲公英各生育期叶片的SPAD值,测定了蒲公英产量及总糖、VC、粗蛋白等品质指标,探究施氮对蒲公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人工栽种蒲公英提供合理施肥指导的理论依据,从而经济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试验于2015年4月在新疆农业大学三坪农场实习基地进行,地理位置为东经 80°07′,北纬 47°52′,地处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冲积扇上。海拔922 m。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光照资源丰富,年降水量为 158 mm,年均蒸发量2 647 mm,年平均日照时数 2 900 h,年平均大于10 ℃的积温3 500 ℃,无霜期为171 d,土壤为黄板土。试验田土壤全氮含量2.88 g·kg-1,碱解氮84.42 mg·kg-1,有机质23.16 g·kg-1,速效磷26.09 mg·kg-1,速效钾231.15 mg·kg-1,pH值8.61,电导率102.8 us·cm-1。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氮肥水平,氮肥为尿素(含N46%),尿素用量分别为CK(0 kg·hm-2),N1(80 kg·hm-2),N2(160 kg·hm-2),N3(240 kg·hm-2),N4(320 kg·hm-2),按照总施肥量的30%,40%,30%分别在幼苗期、壮苗期和开花期进行追施;磷肥选用过磷酸钙(含P2O5 18%)150 kg·hm-2,钾肥为硫酸钾(含K2O 50%)120 kg·hm-2,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壤。小区面积3×3 m2,小区间距2 m,各氮肥水平三次重复,共15个小区,采用完全随机排列。试验采用东北大叶蒲公英,生育期为80~90 d左右,该品种特点为适应性强,叶片面积大,可以作为蔬菜收割鲜食。2015年5月25日播种,株距8 cm,行距15 cm,6月5日出苗,8月25日(成熟期)测定产量,全生长期82 d,灌溉方式为漫灌。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产量采用田间实收的方法进行,即在蒲公英收获时,各处理按试验小区分别收获地上部分,测定各处理质量,按小区面积折算为公顷产量。

品质指标测定:分别于幼苗期(31 d)、壮苗期(46 d)、开花期(61 d)使用叶绿素仪(SPAD-502)测定SPAD值。在壮苗期(46 d)测定VC和总糖含量,VC用2,6-二氯靛酚钠法测定;总糖用苯酚硫酸法[12] 测定;在成熟期(82 d)测定粗蛋白和灰分含量,粗蛋白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灰分用干灰分法[13] 测定。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使用Excel和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测定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的形式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肥水平对蒲公英产量的影响

如表1所示,施肥显著提高了蒲公英产量。各施氮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显著,在各施氮处理下地上鲜质量增产效果由高到低为N2>N3>N4>N1>CK, 各处理之间差异比较显著,地上部分处理N2(160 kg·hm-2)的产量最高,为1 291.24 kg·hm-2,是对照产量的2.61倍;地下部分各施氮处理与CK相比增产显著,在N2(160 kg·hm-2)产量达到最高值,产量为255.71 kg·hm-2,比CK产量提高了15.41%,在各施氮处理下地下鲜质量增产效果由高到低为N2>N3>N4>N1>CK,可能是蒲公英在养分供给上先满足地上部分,蒲公英地下部分产量对氮肥的需求较地上部分明显减弱。

2.2 不同施氮水平对蒲公英品质的影响

氮素是植物合成叶绿素的独特而重要的营养物质,植物缺氮叶片会出现缺绿的症状。叶绿素的含量能反映植物氮素营养水平,在品种选育以及抗性研究等方面都有较大作用,为叶菜品质指标之一。各生育期蒲公英SPAD值变化见表2。在不同氮肥水平下,蒲公英幼苗期各处理SPAD分别比对照增加12.93%,13.47%,16.14%,19.67%;壮苗期各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9.47%,10.15%,10.29%,13.80%;开花期各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8.61%,14.26%,24.58%,28.05%。各处理均在开花期(61 d)达到最高值,在处理4(320 kg·hm-2)最高值为55.32个单位;分别比幼苗期增加了6.4,5.36,7.6,11.08,11.28个单位,蒲公英的SPAD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差异不显著。幼苗期到壮苗期(第一阶段)SPAD值分别增加了4.78,3.96,4.04,3.12,3.28个单位;壮苗期到开花期(第二阶段)SPAD值分别增加了1.62,1.4,3.56,7.96,8个单位;通过这两个阶段对比可以看出,在蒲公英的生长期内施氮肥能促进叶绿素的增加,到第二阶段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能显著促进叶绿素的升高。

表3 反映了不同氮肥水平下蒲公英品质指标的变化。由表3可以看出,蒲公英VC含量总体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VC平均含量为1.30 mg·g-1,处理3(240 kg·hm-2)时值最高,比对照提高了68.81%,施氮处理对蒲公英VC的增加效益由高到低为N3>N4>N2>N1>CK;蒲公英总糖质量分数在一定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处理3时总糖质量分数最高,比对照提高了4.6个百分点,平均质量分数为17.55%;蒲公英粗蛋白含量在CK到处理2之间随施氮肥的量增加而增加,在处理2到处理4范围内时呈降低变化,在处理2达到最高值,比对照提高了24.79%,施氮处理对蒲公英除蛋白的含量影响由高到低为N2>N3>N1>N4>CK,平均含量为0.14 mg·g-1;蒲公英的含水量变化不显著,在处理2为最高值,在施肥量高于N2之后降低,平均含水量为84.97%;蒲公英的灰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质量分数差值显著,其中,地上部分通过数据分析各处理之间差异较显著,而地下部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都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在处理4(320 kg·hm-2)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12.20%和3.53%。endprint

3 讨 论

氮素是植物生长最重要的大量元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中对化肥的施用显著提高,其中过量施肥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过量施用氮肥[14-16]。在本试验中,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产量与施氮肥处理都表现出一个规律:施氮量从对照到处理2(160 kg·hm-2),蒲公英地上部分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处理2(160 kg·hm-2)时,蒲公英地上部分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结果表明了适量施氮肥能促进蒲公英的产量,过量施氮肥不会增加蒲公英的产量。

蒲公英的叶绿素含量和施氮量变化趋势相同,本试验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在处理4(320 kg·hm-2)达到最高值55.32个单位,赵磊等人[17]对不同氮素对蒲公英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研究表明,蒲公英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本试验结论相同;赵长盛等[18]在小白菜高产优质施用氮肥研究中发现在整个生长期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可能原因是施氮量增加使植株生长代谢太旺盛,由稀释效应而导致品质的下降。

VC含量多少是衡量果蔬品质的重要指标。张乐平[19]对多种叶类蔬菜的研究表明,施氮肥能促进蔬菜VC含量的增加,本试验中也发现适量地施用氮肥能提高蒲公英中VC的含量,与张乐平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当施肥量超过处理3(240 kg·hm-2)时VC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吴萍萍等[20]对生姜的氮硫配施对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过量施氮时生姜的VC含量会出现降低。

果蔬中糖分的含量对其食用味觉口感非常重要,并且在采摘后贮藏、运输方面也会有很大影响。氮肥对糖分含量的影响趋势和VC相同,蒲公英在适量的施氮肥时糖分逐渐增加,在施氮量处理3(240 kg·hm-2)时蒲公英糖分含量达最高。过量施氮时糖分含量下降;胡国智等人[21]在研究施氮对甜瓜品质的影响中发现适量施氮能有效提高甜瓜的糖分含量,而过量施氮时甜瓜的糖分含量下降,与本试验的结果相同。

本试验中,蒲公英的产量在处理2(160 kg·hm-2)达到最高,而蒲公英的品质在处理3(320 kg·hm-2)为最佳。本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蒲公英平衡施肥、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和依据。

4 结 论

蒲公英作为药食兼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在人工栽种生产时,适量的施用氮肥能提高蒲公英的产量和改善品质。通过本试验研究表明,当施氮肥在160~240 kg·hm-2之间能最有效的提高蒲公英产量和食用品质。

参考文献:

[1]肖正春,张卫明.蒲公英的食用与栽培[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3):39-40.

[2]翟彦民,张秀玲,于成华.野生蔬菜蒲公英的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29, 3540.

[3]谢沈阳,杨晓源,丁章贵,等.蒲公英的化学成份及其药理作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24(S1):141-151.

[4]任凤山,刘宾,李硅风.蒲公英的营养与药用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 (7):48-49.

[5]李喜风,孟璐.蒲公英现代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1719-1721.

[6]焉妮,萨日娜,孙树泉,等.蒲公英橡胶——一种亟需大力研究的NR[J].橡胶工业,2011,58(10):632-637.

[7]林云,江林,蒋健,等.蒲公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8):42-47.

[8]张晓辉,林辰壹.新疆野生蒲公英对4种盐胁迫混合响应[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2,35(5):384-387.

[9]靳玲品,李秀花.蒲公英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J].畜牧与兽医,2007,39(6):25-26.

[10]马研,杨洪敬.保护地蒲公英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C版,2010 (11):105-105.

[11]李洪芳.蒲公英开发价值与人工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2 (22):64-65.

[12]李丹.苯酚-硫酸法测定食品总糖方法的应用和改进[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4):506-506.

[13]李志宏,刘宏斌,张云贵.叶绿素仪在氮肥推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1):125-132.

[14] 陈新平,冀宏杰.过量施用氮肥对北京市蔬菜硝酸盐含量影响的综合评估[M]//李晓林,张福锁,米国华,等.平衡施肥与可持续优质蔬菜生产.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270-283

[15]武鹏鸣,杜忠东,贾田青.施氮肥对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3):63-65.

[16]王爱波,豁泽春,张志芳,等.氮肥施用量对2种绿叶蔬菜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 (3):56-58.

[17]赵磊,杨延杰,林多.不同施氮量对蒲公英生长和品质、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S3):45-47.

[18]赵长盛,苏欣,胡承孝,等.小白菜高产优质高效施用氮肥的研究[J].长江蔬菜,2009 (14):70-75.

[19]张乐平,廖鸿昕,刘煜,等.氮肥减施对蔬菜硝酸盐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7):48-51.

[20]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氮、硫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 (1):24-28.

[21]胡国智,冯炯鑫,张炎,等.施氮对甜瓜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4 (1):29-32.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质蒲公英氮肥
蒲公英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可以吃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