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和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什么”

2016-05-30葛国霞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什么学习方法语文课堂

葛国霞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除此以外,学生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些好的学习方法,透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对于人和事的理解与看待方式,也是语文课程应当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5B-0086-01

语文课堂上到底应当“教什么”,其实是非常值得教师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有的教师将课堂教学的焦点放在学生语言基础的培养上,这并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启蒙时期是非常重要的。

一、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而言,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是学生高效学习知识的基础。小学生很可能还不具备对于学习方法的认知。因此,教师的教学引导非常重要。教师首先要通过平时的文本讲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学习一篇文章的一些正确步骤,这些都是潜移默化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学习方法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对于他们的帮助和引导,慢慢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文本类型、不一样的学习要求,可以采取的文本探究方式应当有一些差异。学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高效学习这门课程的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非常美好的文章,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文本探究的一般方式。首先,我会让学生通读课文,能够大致领会文义。随后,我会引导学生们对于文本展开细致的分析,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都会慢慢和学生展开探究。最后,我会引导学生从整体层面把握文义,通过相关问题的设置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循序渐进的探究模式对于很多文本的学习都适用,这也是大部分文章教学的一般模式。让学生首先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文本探究的一般方式,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根基,会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慢慢形成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

不少课本中选编的文章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在引导学生如何理解与认识各种人和事,如何对于事物展开价值判断时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语文学科的学习就应当展开对于学生这方面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要慢慢帮助学生构建价值体系与是非判断标准,这也是语文教学核心的目的。在学习那些很有代表性的文章,尤其是能够起到教化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文本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于文本有深入体会。要让大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深入感受文本思想内涵,让这些内容感染学生,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标准的形成。这才是语文课堂上应当教也值得教的东西。

《负荆请罪》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这篇课文是历史小话剧。在给学生们讲述这篇文章时,学生们起初都只是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对于故事中想要表达的情感乃至情怀,学生们的感触并不深。为了深化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我会有意识地给学生们引导,让大家感受到蔺相如的博大胸怀以及廉颇的气魄,让学生们感受到这两位杰出人物身上折射出的那种品质,进而深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这类文本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教师要通过故事情节让学生领会到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折射出人物身上呈现的一些有价值的品质,用这些品质感染学生。在进行这类文本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素材,要通过这些阅读和文本剖析的过程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这才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意义所在。

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要。课本中会选入一些古诗词以及成语典故,这类内容通常是知识教学的难点,然而,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素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在剖析这类文本时要展开对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创作背景等的挖掘,让学生能够从更深的层次感受这些文学作品,促进人文素养的逐渐形成。这个过程不仅会帮助学生一点点理解这些教学内容,也能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及作品传达出的美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贬,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这首词作不仅语言非常美妙,整篇作品中也流露着作者内心的情怀与感触。学生对于古诗词本来就容易产生理解上的障碍,加上这篇词作的创作年代十分久远,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可能会更大。于是,在教学前我首先较为详尽给学生进行了介绍,让学生对于当时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作者的处境等都有了大致了解,帮助学生感受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深化学生对词作情感内涵的体验,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层次领会词义,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逐渐形成也是一种推动。这些经典的古诗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张乃娟.营造灵动课堂,培养灵气学生[J].语文教学通讯,2016,(2) .

[2]章世娥.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

[3]李永顺.品人物语言,让语用之味尽显[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5,(12) .

[4]苑兰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6).

猜你喜欢

教什么学习方法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更重要
“教什么”,真的想明白了吗?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