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什么”更重要

2015-06-13丛智芳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什么阿英写日记

丛智芳

日记两则

6月1日 星期五 阴

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我穿上了摆在商店橱窗里的那条裙子。那是一条镶着花边的白纱裙。我穿着它走进学校,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今天是我的节日,妈妈一定会给我买那条裙子。

妈妈下班了,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里面有两条粉红色的布料连衣裙、两个红书包、两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就是没有我心爱的裙子。

妈妈把礼物分成两份,给我一份,留下一份,说那一份是给阿英妹妹的。

阿英妹妹是谁?她在哪里?妈妈明明知道我喜欢那条裙子,却不给我买,妈妈真小气1

7月20日 星期日 晴

阿英妹妹昨天到我家来了。

阿英是个苗族小姑娘,家在贵州山区。她告诉我,是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读书,要不,她早就失学了。她还说,她穿的衣服和来我家的路费,也是我妈妈寄去的。阿英很勤快,她很好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

昨天晚上,我又做了个梦,梦见妈妈带我去买那条裙子。我没让妈妈买。我说把钱省下来,可以买好多书。在梦里我和阿英一起去了苗家山寨,看到了许多苗家小姑娘。我从书包里拿出书送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 《日记两则》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教育局赵局长说他们决定了,要请我给小学生上一节课,然后给老师作讲座。按照提供的教学进度,二年级该上这一课了。我决定就上这一课。

这一课教点什么内容呢?我认真翻阅教科书,发现课后有个“泡泡”:我从今天起也要写日记了。冉往后翻阅,最后一个“语文园地”中,有这样的话:这是我写的日记。教科书中提到了两次写日记,能看出编者选编课文时用的另外一种心思。可是为什么要写日记呢?写日记有什么意思呢?小孩子谁愿意写日记啊?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想着想着,形成了我的教学思路。

我见到和林格尔县第五小学二年级(3)班学生之前,他们利用早读时间读了几遍课文,我就从这个起点开始上课。

我问他们:“你们能把《日记两则》读下来吗?”我说的时候强调“两则”,他们都说能。

我又说:“我们先看看,第一则日记是哪天写的?第二则日记是哪天写的?”孩子们都很快说出来,我工工整整地照着课文板书在黑板上。这个并不难,我只是让他们知道,日记跟日子的关系。

然后就一篇一篇指名读。读到哪里不通畅了,大家都练练,练好了冉继续下去。我有时停下来问问:失学是什么意思?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看似生词,原来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读读练练停停问问,很快两篇日记就读熟了。

接下去就是我根据编者的心思,格外用心思的地方:

一算,找出联系。我请孩子们算算数:两则日记相隔多长时间?他们算出是50天后,我问:相隔了50天,两天里记下的事有联系吗?我教他们默读:不出声,不动唇,用心想刚才的问题。刚刚上二年级的孩子,显然还不会默读,不时就有人小声嘟囔出来,我再强调默读重在想。很快小手就举起来了。

“第一则日记中,说我想拥有一件白纱裙,第二则日记中,也说到了白纱裙。不同的是,前面是想要但妈妈不给买,后面是妈妈给买却不要了,想把钱省下来给贵州山区的小朋友买书。”

“第一则日记说,阿英妹妹是谁呢?她在哪里?第二则日记就写了阿英妹妹的事,还写她来到了我家。”

“第一则日记和第二则日记都写了做梦,梦中都有白纱裙的事。”

“两则日记都写到了妈妈,妈妈给阿英妹妹买东西,妈妈请阿英妹妹来我家。”

用这样的方式,把两则日记放在一起对比来读,既是学习默读、读懂文本的一个过程,也是一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二读,体会心情。这时我提出我的问题:写两则日记的时候,小女孩的心情一样吗?为什么心情不一样呢?他们用了能想到的好多词来形容小女孩的心情,比如6月1日那天,她很生气,她很难过,她很不开心,她很失望;比如7月20日那天,她很开心,她很高兴。当然,在阅读中,也理解了小女孩对妈妈的做法从不解到理解到效仿的心理变化。

我让学生观察插图中的小女孩,朗读跟插图有关的两个段落,体会到她心情的变化:

妈妈下班了,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里面有两条粉红色的布料连衣裙、两个红书包、两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就是没有我心爱的裙子。

昨天晚上,我又做了个梦,梦见妈妈带我去买那条裙子。我没让妈妈买。我说把钱省下来,可以买好多书。在梦里我和阿英一起去了苗家山寨,看到了许多苗家小姑娘。我从书包里拿出书送给她们,她们高兴得围着我跳起舞来。

小孩子最理解小孩子,凭借生活的经验,他们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小女孩的心情变化。我表扬他们读得好,然后话题一转:你们知道写日记的小女孩现在怎么样了吗?他们都摇头,但表情告诉我,他们在等着听我讲意想不到的事情。我说:

“现在,小女孩早已长大了。可是她小时候写下的日记还在,日记就像一个最好最好的朋友,帮她把童年留了下来,把小时候的喜怒哀乐静静地保存下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三写,做好示范。我接着说:“日记也是我的一个好朋友。老师也经常写日记,从很小的时候,到现在,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记下来。今天,我就想写一篇日记。你们猜猜,我想记什么呢?”

他们纷纷猜测:“老师是不是记跟我们上课的事?”

“我写出来你们就知道了。”我卖了个关子。

我在PPT上选了七八种图案的信纸,先给他们看,让他们帮我选一个好看的。学生的眼睛全都瞪起来了。这个?不是!这个?不行!最后一致选择有一个小姑娘在月亮上荡秋千的信纸。当所有的孩子的心都被吸引到信纸上来的时候,我自言自语地说:“先写什么呢?”他们指导我:“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晴。”说“晴”的时候,有好多孩子朝窗子外面看了一眼,才语气坚定起来。

我依着他们的指导,在信纸的中间打上: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晴

接着就是我打字,他们跟着读:

“今天,我和和林格尔县第五小学二年级(3)班的小朋友一起上课。他们读书可认真了,朗读起课文来很带劲儿,我都听得入迷了!我真喜欢他们!”

我写完了,他们也美滋滋地读完了。然后我问:“你们今天也有想记下来的事吗?”有个小男孩举手要说,我请他来说。他说:“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晴。今天,我姥爷的病好了,出院了。”一句话,但是让我很感动,大概这是他最想说的了。

接着又有一个小女孩说,我把她说的话打在屏幕上。大家一起读她的日记,她也很开心。

孩子们还小,日记也小。但是想写,是多好的一个开始啊。

下课后,一位校长说:“这课不光小孩子愿意上,大人听着也有意思。”一位老师说:“上完了这课,我想所有学生都会写日记了。”一位年轻的老师说:“这课老师的心全在学生身上,读不好就停下来练习,不像我们上课是走环节,即使学生读不好也接着进行下一步。”

回顾这一课,我教了些什么呢?最直观的结果是教学生写日记,但是又不尽然。在读日记过程中,我试图领着学生,先做一个读者,读小女孩写的日记,思考她为什么写日记,冉转换角色,尝试做一个作者,体会日记跟人现实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写日记的兴趣。按照惯性的思维,这一课可教的东西很多,但是面对课文特点、教材编写特点,和刚上二年级的学生,必须做出务实的选择。因为知道要教什么,怎么教完全服务于教什么,所以简简单单,也扎扎实实。

猜你喜欢

教什么阿英写日记
我会写日记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显年轻
怎样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