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基本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30李光生宋长虹

水能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田建议建设

李光生 宋长虹

【摘要】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大规模建设基本农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基本農田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和农民切身利益,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人口持续增加、经济建设不可避免要占用部分耕地、粮食生产不容乐观的形势下,建设基本农田就更加迫切而必要。

【关键词】农田;建设;建议

1、湟中县基本农田建设情况

近年来,湟中县先后实施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助资金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等一系列项目,建设了数十万亩的基本农田。湟中县在十二五规划中统计(2011-2015)显示,截到2014年底,湟中县有耕地面积是97.91亩,其中基本农田是76.63万亩,一般农田是21.28万亩。

2、基本农田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田块破碎度大,权属状况复杂

耕地形态细碎、零乱,田坎比例超过部分兄弟区县。有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小块数多,不仅不适合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开展规模化作业,对于农户自身来说,由于其承包的耕地零星分布在不同区位,耕种起来也极为不便。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是基本农田建设工作面临的巨大障碍。一方面,为减小田块破碎程度,提高耕种效率,确保道路通畅,则必须降低田坎系数、小田并大田,同时修建的灌排设施和道路要占用原有耕地,所有这些都涉及到权属调整工作,牵涉到农民土地权益,十分敏感和复杂,为避免产生纠纷,一些地方开展有关工作时,仅对修建农田设施占用土地进行权属调整,项目区田块较为破碎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通过土地整治完成了权属调整,形成了规范的格网条田,但由于农民承包的土地面积较小,户与户之间又重新筑田埂做界址,土地重新破碎化,因此有效耕地面积小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2.2 投资分散,综合效益难以发挥

按照有关部门工作职责,开展与基本农田建设相关的工作,包括:国土部门开展的农村建设相关的工作,包括:国土部门开展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以增加耕地面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基本农田为主要目标;农业综合开发办安排的土地治理项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结合优势农产品业带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农田;农业部门安排的高产创建项目,主要包括推广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综合防控病虫草害、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和推进机械化生产等内容;水利部门安排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各部门分别组织开展有关工作,投资分散,投资标准低,难以发挥综合效益。此外,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现象日益普遍,农村劳动力减少导致部分地区农民降低复种指数,或将原来的精耕细作改为粗放式经营,更有甚者撂荒耕地,这些地区农民对开展基本农田建设的意愿非常高,希望借此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加大机械化作业,在有效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能够理行适度规模经营。但村集体等基层组织怕麻烦,意愿不大,没有及时争取相关部门资金。

2.3 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不够

多年来,基本农田建设将重心放在农田建设方面,对村庄整治、农村环境、交通建设等方面关注度不高。在一些项目区,常常能够看到农田配有建设标准较高的混凝土质田间道,而与田间道对接的村庄道路则高低不平、损毁严重,也常能看到杂树、杂草,垃圾乱倒乱堆等环境不良现象,与新农村建设不相协调,且长久下来势必对已建成的基本农田造成不良影响。

3、针对基本农田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项目整合,规模治理

县政府积极协调,项目整合,扎实推进基本农田建设。把农发水保坡改梯项目、新增千万斤粮食能力项目、小流域治理等项目整合捆绑,规划打破镇村界线,集中连片,大规模建设。按照地形地貌特点,以道路为骨架,田、林、路、渠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结合实施,沙石道路、行道树、排水沟、沟头防护、植物护埂等一并建设,做大做强做好项目。在资金管理上,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并发挥最大效益。

3.2 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选择积极性高、工作力度大和配合密切的镇村作为项目区,并在项目确定后,要求镇村做出有关承诺。对各施工单位,奖罚分明,末位淘汰,保证施工质量合格。质量优良的奖励,质量不合格的处罚,令其返工,直至合格。施工结束经质量评比,对排在末位的施工队,下年度取消投标资格,优胜劣汰。

3.3 落实责任,强化考核

将农建工作纳入到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工程建设落实目标责任制,县上与各镇和项目涉及的村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和投工投劳承诺书。县水务局建立局领导包抓工程制度,深入工地,检查指导和协调,现场解决问题,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县水务局在局系统抽调技术人员,常驻工地,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并划片包干,与施工队同奖同罚。

3.4 注重质量,建造精品

始终把质量放在基本农田建设的首位,强化措施,严格管理,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实行技术人员包抓质量责任追究制,县乡技术人员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坚持量化质量标准,工程规划结束后,及时绘制规划图。从规划、施工到验收,坚持一个标准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条绳子拉到底。

3.5 规模建设,产业跟进

把强化农业基础、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农田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把基本农田建设与旱作农业和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大力推广旱作业技术,增加农业收成。依托大规模的基本农田建设,带动发展温室大棚蔬菜基地等特色后续产业,建设提高群众收入的稳定平台,促进当地群众的经济发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使群众从项目建设中真正得到实惠。

猜你喜欢

农田建议建设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