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乱局中,民企老板如何“活下去”?

2016-05-30景素奇

中外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常识资本时代

景素奇

总编按:忧心忡忡,难以置信,瞠目结舌,兔死狐悲,惶惶不安,正在成为大批中国民企老板一年来的内心演变。如果说上世纪的改革,是穷人如何活下去的时代;那么如今的转型,则进入了富人如何活下去的时代。一不小心,一切浮云都会戛然而止。以前可以只顾埋头往前跑,如今,可真要想想清楚了。

下一个是谁?

2015年的压轴故事可真多,号称“中国索罗斯”的徐翔狼狈被抓,被誉为“中国巴菲特”的郭广昌一度失联,而44岁的明星老板徐明干脆死在了牢里。舆论纷起,人心鼎沸。再想起前期和正在陆续被抓的金融高管——这是怎么了?这个时代怎么了?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给人的感受就是乱纷纷:泛亚财富400亿破灭,竟导致宋鸿兵山西挨打,甚至舆论借此波及南方的郎咸平,看这一杆子打的;钰诚集团一年时间,眼看他10万员工高楼起,再看他e租宝700亿规模把戏唱,然而顷刻之间楼塌光。即便是地产旗手万科,已然逍遥淡出的王石却也为大股东横遭易主,而嗔然拍案——怎一个乱字了得。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他出生的时代。那么,我们要想安好地活着,就必须搞明白:这个时代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什么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

我上一篇文章《陈鸿桥自杀,带走了什么秘密》,就主要着墨于时代的描写。总括为:我们处在转型的时代,从权力生态环境向资本生态环境转型。这个转型时代的基本特征,就是个体分裂: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分裂。精神世界还徘徊于轻商、灭商的生态,而物质世界已跨入了商业资本的生态。虽说物质决定精神,但固有的精神要与时代同步,还有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跌宕的。

每个时代的历史画卷,都由三类人写成:一是引领时代变革者,二是维护社会秩序者,三是观察、思考、记录者。三者同等重要。那么,生活在这样的转型时代,过去一直扮演变革引领者的民营老板,未来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该怎样活下去?这注定是个致命的命题。

笔者的答案,就是五个常识性定位。之所以说是常识,是因为明明白白就放在那里。但老板们“入戏太深”,而往往忘记,或视而不见。

不兼顾就是黑社会

常识一,企业定位。

企业的成长就像人的成长,要经历婴儿、幼儿、小学、中学、大学、成年人等各个时期。本身角色身份变了,担当责任也变了,社会对其要求也变了。不能因为小时候成长得艰辛,而放弃对角色转换后的责任。好比一个成年人不能还耍孩子脾气。

老板的风格形成了企业文化。但在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做事风格却没有改变。其实在创业、规模、垄断阶段,做事风格应有本质区别。创业阶段,企业弱小,没有任何竞争力,只能同大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抗争,勉强生存,也需要政策保护;规模阶段,企业大了,有品牌,有资源,纵横市场,主要行动就不再是抗争,而是参与竞争;垄断阶段,全行业唯你马首是瞻,企业的一举一动,将波及社会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到政府政策和社会稳定。

一旦企业做大了,如果只顾自身利益,结果可想而知。垄断企业的绝对优势,会击垮中小企业,控制上下游产业链,赚取高额利润,造成社会生态失衡,带来深刻的社会危机,于是就业问题、公平问题、社会稳定问题、损害消费者利益问题等会立即出现。如果企业掌舵人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其实就是变相的黑社会。如果企业再利用自身的市场绝对优势,和官员勾结,廉价获取更多的政策资源及支持,结果必然是让大多数企业和芸芸大众没活头了。

如果老板能明白这一点,就会在企业做大后,做出相应调整。如果还只是停留在“守法经营”而唯利是图,导致大家都没活头,那垄断企业的老板也就快活到头了。

没分好就会被人抢

常识二,社会定位。

民企老板必须明白一点:企业小的时候是个人的,大的时候是社会的;赚钱了是大家的,关门破产了是自己的。这是因为,企业还小时,老板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对社会来说处于有你不多、没你不少的状态。当企业做大了,虽然名义上是你老板的,其实是全社会的。因为企业足以会影响到顾客和上下游客户的利益,以及人才的职业选择,员工的家庭收入,银行的信贷,政府的税费,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定等等。所以,企业做大了,不是老板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内部几位高管的事。

所谓“赚钱了是大家的”,这个“大家”就是与企业相关的利益关系。只要你赚钱了,利益相关者都会眼红,都想分一杯羹。如果“分赃不均”,就会出问题。对弱者你分不好,就会闹事;对强者你没分到位,就会有人抢;核心成员你没分好,就会闹内讧;对官员你没分好,就会被卡脖子;对政府你没有分好,就会招来权力和法律的棒喝。即便是一位学者与你吃了顿饭,出了一个主意,他都会认为自己功大于天,价值千万。正是因为赚钱了是大家的,大家都想分,都认为自己出力最大,得到的应更多。而没得到预期时,就认为老板抠门。这就是天下老板都被骂抠门的原因。企业红火时,热热闹闹,门庭若市,同为利来。一旦企业破产关门了,就看谁跑得快。据说钰诚集团被查的当天,全国几乎所有的办公区,转眼之间,被抢得精光,剩下的只是狼藉。如企业破产时,还有员工与你患难到最终,那这人一定是大义之人。

如果老板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少很多内心的纠结,活得坦然。

眷恋资本就是人民公敌

常识三,时代定位。

作为民营企业老板,把企业做大做强,一定是付出了超越常人甚至难以想象的代价。但请记住一个常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旋律。对中国社会来讲,当今这个转型时代,就是资本初临的时代。每个人都想拥有资本,社会的每个毛细血管里都渗透浸染着资本的血。资本是这个时代人人向往的东西,都想得到它。于是,谁先得到它,谁就是公敌!目前,人们还没有学会与资本如何和谐相处,还不知道如何尊重资本、服务资本、使用资本,但资本像一头巨鲸已经来到了中国,谁也无法改变这一趋势。面对资本的庞然大物,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人茫然而无所适从。所以,创业有所得后,要想过得踏实,就必须再懂得放弃。放弃的过程,就是涅槃的过程。

很多人都想创业当老板,是因为看见了做老板的精彩,没看见做老板的无奈,尤其创业有所成后的无奈。大家都希望拥有资本,却不知道拥有资本后该如何办。

这是创业的时代,时代呼唤创业家,正像战争呼唤英雄一样。创业就是在为社会提供有价值服务的基础上,安排就业、上缴税收、捐赠社会,这既是物质救赎,也是灵魂涅槃。如果创业有成的民企老板还在抱怨社会不公,那说明你灵魂的救赎还没完成。完成者请坚信,天堂里一定有你精彩的舞姿,且伴随着美妙的音乐。

创业就是从救赎到涅槃的过程。如果说,救赎是人间的裸奔,那涅槃就是天堂里的舞蹈。成熟的资本社会更是这样,扎克伯格的裸捐就是示范。

创富成功就是伤害他人

常识四,历史定位。

老板应明白一个亘古不变的常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有本质区别的。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物质财富而名垂青史。原因是,物质财富是有形的,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你占有了,别人就无法占有。一张桌子,一个苹果,都是你拥有了,别人就不能享有。一块钱,到你腰包了,别人要想拿走,就得“想办法”。所以,民企老板,当你把企业做到1000强、100强、10强、首富时,千万牢记:这个成功,只是对你个人而言的。对社会来讲,则意味着你占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你的责任就是回报社会。对他人来讲,你的成功则意味对他人的伤害。因为你财富上的成功,意味着他人财富的相对减少。所以,财富上越成功,越容易招致非议和仇恨。

对与你有社会关系的人来讲,你在物质财富上的成功,就是对他人的最大伤害。你创富成功了,即使是邻居、闺蜜、同学、战友、亲戚、兄弟姐妹们,谁会真心为你高兴?这就是人心。所以,当你成功了,你招来的只是他人的嫉妒,掌声的背后一定是隐约的不爽。这个世界上从内心深处,真正能为你成功而喝彩的,就是你的父母。但即使你父母,也会想着让你帮助你的同胞兄妹。如果你不帮,你的父母也会不爽。更何况芸芸大众呢?

这就是财富的排他性。应该牢记:你的成功就是对他人的伤害,尤其是财富场。

那么,为什么名垂青史的,都是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呢?因为这些人创造的东西,是可以分享的。而且越分享越多,越分享越有价值。思想、艺术、发明、创造等,都有无限复制性。复制的人多,效能就越强。比如老子的思想,牛顿的发现,爱迪生的发明等。

人类最顶级奖项的设立者: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全球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但不会有人长期记住他,更不会由衷赞美他。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因此,诺贝尔一生的精彩,是在他死后。他为中国民企老板们给出了历史定位。

人生,终究是平衡的

常识五,人生定位。

汉光武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到他父亲刘钦,已只是县令小官了。到刘秀这一代,才9岁,他们兄弟姐妹就成了孤儿。生活无依无靠,最终他被迫冒杀头之罪造反,没落成反民,但最后反倒成了皇帝。这就是世事变迁,血脉无常。所以,每一个还活在世上的人,都至少说明你的先祖中曾有很了不起的人物,不然就没有今天的你。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有信心战胜人生中的每一个坎儿;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善于迂回、退让,甚至拒绝。这样做,并不是简单地苟活,而是为完成生命赋予的使命。

每一个人的生命,被赋予了三个使命:第一,每个生命都有健康平安终老的资格。完不成这一点,就对不起生命,所以不要自杀。自杀,说明生命遭遇了无法承受之重。为此练就内心坚强,就是人生的必修课。第二,完成人类传宗接代的使命。这是作为人类一分子最起码的责任。第三,要让自己的付出大于自己的所得。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有正向积累,才能得以健康前行。但从近来的金融反腐看来,要做到这三点,真的不容易。

人生,终究是平衡的。

责任编辑:杨光

猜你喜欢

常识资本时代
靠不住的常识
资本策局变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第一资本观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回归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