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学“老外”送孩子

2016-05-30梦天岚

中华家教·幼儿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集体生活老外入园

梦天岚

送孩子去幼儿园是很多年轻家长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孩子还太小,往往对新环境不能接受。看着孩子在幼儿园里又哭又闹的情形,很多家长心疼不已,但却又无可奈何。

其实,送孩子去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接受启蒙教育,并不是件“伤心的事”,因为这个过程也是“有章可循”的。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老外”的做法,看他们是如何帮助幼儿度过入园这一关的。

日本的父母在送3~5岁的孩子去幼儿园时,遵循的是“入园三部曲”。一部曲是先带孩子到要去的那所幼儿园里玩,让孩子熟悉一下那里的环境,对园内的娱乐设施及一些课程、科目产生兴趣,为孩子顺利入园奠定基础;二部曲是家长有意识地带着孩子去接触别的孩子,如在一起做游戏等,通过增加孩子们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培养他们形成乐于交往、向往集体生活的心理和性格;三部曲是父母教会孩子处理自己的一些简单“事务”,如自己接水洗脸,自己动手吃饭,独立去卫生间等,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三部曲”唱过后,家长们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因为有了“三部曲”作基础,孩子入园一般都会愉快地进入角色,融入集体生活。

相比于日本家长来说,美国家长帮助幼儿度过入园关就比较细腻一些了。在幼儿入园前,家长们在家中就经常跟孩子介绍幼儿园里的相关情况,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所了解。然后,他们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按时起床、定时进餐等,并教会幼儿自己穿衣戴帽。接着,家长和幼儿一起收拾衣物,让孩子知道:“我要入园了”,使其心理上有所准备。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家长们通常会在入园后的一两天内,陪孩子一起上课,以缓解幼儿对新环境产生的紧张情绪。然后告诉孩子:父母要出去工作,并保证会定时来看他(她)、接他(她)回家。如果幼儿在园内哭闹不止,家长也不会厉言威吓或以食物、玩具等物品贿赂孩子,而是对其好言抚慰,并将孩子交给园内老师来处理。离园时,幼儿通常也会哭闹,但美国家长却不像中国家长那样伤心、着急、上火,他们内心很平静,因为他们懂得: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无须为孩子担忧,更无须于心不忍。而且,孩子进了幼儿园,说明孩子又成长了一步,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而不必流泪的事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的家长们若想顺利度过幼儿入园这一难关,不仅要树立教育孩子的新理念,更要注重孩子入园前后的各项准备和必要的抚慰措施。

猜你喜欢

集体生活老外入园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老外说汉语
吃饺子
契约精神在人才培养群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红军中的老外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老外自荐当“楼长”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部门集体氛围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