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依恋爸妈角色有分工

2016-05-30陆明

中华家教·幼儿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亲子爸爸妈妈

陆明

亲子依恋关系中,扮演主角和占主动地位的,当然是爸爸妈妈。想要建立好的亲子依恋关系,父母分工,各有不同。

温和妈妈给孩子无限的安全感

在亲子依恋关系中,妈妈的角色很关键。孩子饿、尿、拉、痒痒等一切生理需求都需要细心的妈妈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三岁之前,孩子与妈妈处于“共生期”,也是妈妈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即孩子要什么,妈妈就给什么。只要妈妈随时出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孩子才会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被爱的。而新妈妈在这一阶段心理上也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即像热恋中的男女那样,分泌一种叫苯体胺的物质,对孩子产生一种怎么爱也爱不够的感觉。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上,妈妈是主角。妈妈给孩子拥抱、跟孩子做游戏、给孩子做好吃的食物等,都能给孩子一种温馨的感觉,使孩子直接获得心灵的营养。当孩子躺在母亲怀里,亲子的目光相对时,加上妈妈甜美的笑容,柔声的呵护,再配以优美的音乐旋律,孩子就会有一种愉悦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母爱是可以依靠眼神传达的。亲密的皮肤接触,加上温柔的眼神交流,可以传递给孩子好情绪。一位妈妈,用爱的眼神注视孩子的眼睛,孩子是可以体会到的,孩子的心灵就会得到充分安定。妈妈对孩子的爱抚,不仅是肌肤之间的接触,更是一种心灵的抚触,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情感的交流,帮助孩子放松情绪,平复心情。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然会拥有良好的安全感,拥有宽广的胸怀,将来也会懂得如何爱别人。

探索爸爸把孩子引向外在世界

孩子入园后,爸爸的角色很关键。随着孩子的长大,新爸爸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看着眼前幼小的孩子,从当初的不可思议到激动的心情,再到如今的责任感,对爸爸而言,孩子不仅是孩子,还是玩伴、朋友。爸爸带孩子胆子大、放得开,善于发散思维,因此爸爸经常和孩子互动,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性格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形成。

爸爸好动,更会玩,会游戏。爸爸的性格特征中有更多的独立、果敢、冒险、宽容、开朗等社会性格特征,因此,在孩子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中,爸爸的作用比妈妈更显著。例如,对于男孩子而言,爸爸除了是长辈还是玩伴、朋友,爸爸的男子气概、榜样作用以及控制目标的权利,都是男孩子向往和模仿的内容;而对女孩子而言,在与爸爸的相处中,她可以学习如何与异性交往,并促进其女性气质更好的形成。研究发现,当爸爸在时,孩子会更多地微笑、咿呀学语、注视和大笑。爸爸与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比妈妈更长,孩子的反应更强烈、心情更激动。在与爸爸的互动中,孩子的身体骨骼和肌肉也能得到充分地锻炼和发展。

爸爸把孩子引向外在世界,不再仅仅局限于母子的亲密关系。爸爸是向孩子呈现外在世界的关键性人物,他激起孩子对外界的兴趣,引导孩子观察现实。这不仅影响孩子的情感和认知发展,也使孩子获得对世界的信任感,感受到世界是一个以有序的方式运行的充满爱的地方。因为,爸爸更习惯与孩子相互交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从而使孩子从外界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猜你喜欢

亲子爸爸妈妈
我和爸爸
爸爸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爸爸冷不冷
不会看钟的妈妈
可怜的爸爸
妈妈去哪儿了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