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恋关系安全型是首选

2016-05-30王秋丽

中华家教·幼儿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际同伴亲子

虽然幼儿的依恋型关系分为四种类型,但是与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才是首选。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其他几种依恋为不安全型依恋,是消极的、不良的依恋。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会逐渐表现出社会和情绪上的退缩,依赖性强,不愿参加多人游戏,缺乏好奇心,学习兴趣不强,也不会为一个目标而努力。相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的社会性特征会逐渐显示出来:喜欢社交、好奇心强、自主探索、自尊自信等。在同伴游戏中,他们往往像个小大人、小领导,关注其他小朋友的需求,并且易受到同伴的欢迎。成年以后的他们,也更有能力应对压力、调节情绪,可谓心理健康而强大的正能量传播者。

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的培养

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大量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安全型依恋关系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当幼儿能分辨出主要抚养者时,稳定的依恋关系就开始形成。母亲离开后,幼儿会感觉缺少安全感,焦急地寻找母亲。幼儿还会用哭、笑、喊叫、躯体依恋和跟随等行为吸引父母的关心。父母应该了解孩子发展依恋所需的生理条件,并在孩子成熟时、在孩子发出依恋信号时,提供更多的机会与他们在一起,给孩子以温暖和安全的感觉。同时,父母也要考虑孩子的气质特点,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孩子的需要。任何气质特点的幼儿都有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可能,关键在于父母提供给幼儿的抚养环境是否与幼儿本身的气质类型一致。

提高父母的抚养质量

了解并满足幼儿的需要是提高养育质量的第一步。幼儿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生理需要能及时给予满足,因为任何身体内、外部的不适刺激都会引起孩子的哭闹等情绪反应直至父母消除这些不宜刺激。心理需要主要指幼儿对父母注意、关爱、照顾等情感需要和活动需要。由于这些需要的隐蔽性,所以较少得到父母的关注。大多数研究者同意母亲对幼儿发出的信号反应越敏感、表现越积极时,幼儿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可能性就越大。父母应与孩子接近,多对孩子微笑、逗引、说话,或模仿孩子的发音、动作、语言等,多参与孩子的游戏和活动。

不要经常更换主要抚养者

安全型亲子依恋来源于主要抚养者对幼儿的长期抚养、照顾和教育,因此主要抚养者经常更换,会使幼儿不断地适应新的抚养方式、生活规律和人际环境, 不仅不利于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而且不利于稳定而安全的亲子依恋的建立。无论是否请人帮忙带孩子,父母都应该成为养育孩子的主要负责人。下班回家要尽量与孩子互动,陪孩子做游戏、给孩子讲故事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亲子依恋也要有“度”

亲子依恋并不是越强烈越好,也要有“度”,过度的亲子依恋也有一些弊端。比如使幼儿社会交往的范围过于狭隘,只喜欢和自己依恋的对象在一起,而排斥其他成人和同伴,失去更多的交往和发展机会,或者养成任性和倔强的性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此,我们在建立安全型亲子依恋的同时,也要扩大幼儿交往和认知的范围,逐渐减少与主要抚养者的接触时间,使他们与更多的成人和同伴建立广泛的人际和情感关系。

(王秋丽 北京吉利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猜你喜欢

人际同伴亲子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寻找失散的同伴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