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互联网 过快进入“垄断时代”

2016-05-30李靖

中外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集中度巨头创业者

李靖

当前的互联网集中趋势是非常恐怖的。过去的几个月里,BAT大概进行了40起超10亿美元级的投资、并购。这对创业者也提出了新的考验,并创造了“不同”的机遇。

“野蛮生长”时代已经结束了吗?

是的。很多人看到,在过去的几个月里,BAT大概进行了40起超10亿美金级的投资、并购后都会感慨,曾经“野蛮”的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几大巨头合纵连横的“战国时代”。

那么对创业者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还是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里的创业者该遵循怎样的生存法则?让我们听听新书《网络英雄传I:艾尔斯巨岩之约》作者之一、中国十大创业新锐郭羽的见解。

如此高集中度不正常

《中外管理》:目前看上去具有发展潜力、盈利能力的互联网公司,几乎已经或正在被BAT三家巨头收购或控制。您怎样看待这样的行业发展趋势?

郭羽:的确,行业排名靠前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被BAT收购、并购或者投资。在移动互联网行业,排名前20位的App也几乎都是BAT三家的产物。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BAT大概进行了40起超10亿美元级的投资、并购。这不是一个好的趋势,随着集中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移动互联领域,给新公司进入行业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新公司的营销成本也大大增加。如果移动互联公司的产品在宣传上不能排在App的前几位,将很难获得下载量,公司的生存就会出现问题。

我认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过快地进入了“垄断时代”。这种“垄断时代”的到来,实际上会扼杀创新。整个互联网行业被巨头霸占,这样的集中度是不正常的。BAT左右行业的力量太大,将不利于市场的创新和发展。我相信,有一天国家会出面来管理这样的垄断,相关的互联网反垄断法也会应运而生。

《中外管理》:具体来说,您怎样看待近期携程和去哪儿网的合并,以及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

郭羽: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在我和刘波写的小说——《网络英雄传I:艾尔斯巨岩之约》里面,就提到了在线旅游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两家公司,为了对抗外来的竞争而选择合并。现在,书中描写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你会发现,这都是行业排名第一、第二的公司在合并。

但是,它们的背后依然是BAT的资本。美团背后有阿里巴巴的资本,大众点评网有腾讯的资本,去哪儿有百度的资本,实际上依旧是这三家公司在左右市场。以后这个行业别人要再玩就很难,因为不仅是资本,包括流量,以及各个行业的门槛,都被这三家公司牢牢把控。随之,市场竞争会减弱,创新也会减少,垄断带来的弊端会逐步产生。

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件减弱互联网行业创新力和活力的事情!

“抄袭环境”将扼杀创新

《中外管理》:换个角度来看,集中度会越来越高的互联网创业环境,给身处其中的创业者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坏处又如何?

郭羽:我认为这对身处其中的创业者并没有大的好处,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创业者如果去做一些能让BAT看中的细分行业,估值可以被抬得很高,也容易被收购、套现。

但是,对这些公司来说,它们未来的创新活力肯定会降低。在垄断环境之下,只有BAT内生性的创造力才能诞生一些创新的东西,其他小公司要生存太难。在中国互联网环境当中,有一条是“抄袭环境”。什么是“抄袭环境”?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大公司自身不需要去创新,只要当它在市场上看到创新内容时,将这家公司收购,或者通过模仿,凭借自己的资源、资本将这些创新的小公司打压死就可以。所以,在“抄袭环境”下,集中度太高的互联网行业对市场的发展是不利的。

前段时间,我在浙江大学做演讲时遇到一个大学生创业者的提问。他说,当他想去创业的时候,发现几乎在每个领域里BAT都把持在行业前几位,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去获得成功。现在,BAT唯一要做的事情,可能就是从它们没有做大的细分行业里找公司进行收购,比如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百度收购91无线。

在BAT夹缝中找机会

《中外管理》:对于互联网领域而言,您认为野蛮生长之后的时代将有怎样的生存法则?

郭羽:“野蛮生长”的对应面是“规范生长”,“野蛮生长”时代遵循的是“丛林法则”,现在大家遵循的是“法律规则”。“野蛮生长”时期过去之后,互联网会进入平缓发展期,依靠对规则的尊重和创新,来推动新的创业时代。

《中外管理》:对“战国时代”的“列强”您有怎样的忠告?对处在这种环境的创业者,您又有怎样的建议?

郭羽:对战国时代的“列强”,我唯一的忠告是:希望它们不要扼杀创新。这个社会是靠创新推动的,互联网行业也有赖于创新而发展,如果都被大公司把持,即使天天嘴上谈创新,但它们内在推动创新的动机与力度会降低,行业的创新力一定会大大下降。

对于处在这种环境的创业者,我想说,你的心态一定要放平衡。当下,要成长为BAT巨头这样的机会可能一时间很难再有。一般在技术变革的大时代,才可能诞生新的如此强大的公司。当然,这样的新巨头一定是会诞生的,但需要一个技术、观念迭代的环境。从目前来看,整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还没有到迭代的阶段,所以,短期内要有公司达到BAT这样的成就非常难。如果你想成功,就去BAT垄断的市场中寻找空隙,在夹缝中求生存。中国、世界有足够大的市场让你在夹缝中求生存,利润也将会是非常可观的。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YY语音。创始人李学凌能够在QQ社交、微信社交如此强大的竞争环境下,在语音社交聊天上获得一席之地,就是找准了市场的空隙。因此,在这样一个列强把控的“战国时代”,创业者只有依靠对市场的精准把控,切入市场空隙,并全力以赴,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对于未来的方向,我认为还是要紧扣“互联网+”这个概念,互联网这个工具加上还没有得到改造的传统行业,依然是未来投资的高地。在我看来,如果将互联网的发展比作一次万米长跑的话,现在最多才跑了1000米,未来还存在很多机会。对于我个人而言,以后的投资方向就是在移动端的TMT。

责任编辑:朱丽

猜你喜欢

集中度巨头创业者
海里的巨头蝌蚪
京津冀县域人口集中度分析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
互联网创业者
又一个百货巨头倒下了!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