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隐患与防治方式的分析及讨论

2016-05-30陈伟

水能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电力系统

陈伟

【摘要】基于实现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文章分析了隐患出现的原因。同时,结合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安全隐患的具体防治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通信电源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系统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其中网络技术为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支持,然而,随着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系统网络的结构形式也日趋复杂,这就对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控制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由于设备、环境、电源、网络等因素给系统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相关技术人员要对其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控制。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1.设备

电力调度自动化是由远动装置和各类电子设备构成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中的电路对运行环境的要求很高,具体包括:温度、空间和湿度等。当设备处在高温、潮湿或是存在灰尘等其他杂物的运行条件时,就会存在短路的安全隐患,从而加速设备的老化。此外,再加上调度自动化设备的自身缺陷,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容易导致設备的损害,进而威胁到电力系统调度网络的自动化运行安全。

2.电源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实现是需要对其进行不间断的供电,在此过程中,需要将直流电变成直流电源,而且还要设备若干组的蓄电池。电源接线是逆转时必要的内容之一,期间存在的问题会导致电源发生失电现象,而且备自投就不会及时进行连接。上述安全隐患问题需要系统维护人员仔细检查才能发现,如果没有进行认真的检查就会造成蓄电池容量不够的问题出现,进而给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运行过程带来影响。

3.环境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环境因素对其网络运行安全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灰尘、雷击、地震和泥石流等,这些都是造成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行过程出现故障的原因。通常情况下,环境因素导致的运行故障主要体现在通信异常,就是无法获得准确的信息内容。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通信中断,使得调度无法进行自动化控制。当电力系统的下级电网因环境因素而出现故障时,就会造成整个电网的崩溃使故障的影响范围扩大,进而带来难以预计的经济损失。此外,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4.网络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的运行环境也日趋复杂。其中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会导致调度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具体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技术架构上和运行管理上,比如黑客攻击调度自动化网络系统盗取系统内部的数据信息,进而造成破坏导致重要信息的丢失和外漏。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监控系统的控制异常,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调度自动化网络系统的彻底瘫痪。此外,计算机网络病毒也会通过对自动化网络系统进行侵扰而致使数据信息丢失和网络瘫痪。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问题的防护方式

1.改良设备自身问题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日常工作环境中,还应对设备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行改造。在设备的选型过程中,应优先选用设计合理的设备产品和自动化控制方案。对于设备的安装施工,要在设备投运之前进行验收工作以保证设备是以良好的工作状态投入使用。对于设备的调试工作,要严格按照签订的工程合同和设备的清单进行设备型号的合理配置。其中设备关键部分的调试工作完毕后,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认真审查,尤其要查看相应的备件备品是否正确完备。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对设备自身的问题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将调度自动化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防治。

2.强化通信电源管理

通信电源是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行提供安全保证的关键。因而,数据信息系统的核心设备必须由不间断电源装置进行供电。其中交流的供电电源要采用两种不同电路的电源点进行供电,同时,还要配备一定容量的蓄电池。当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发生交流失电后,蓄电池的作用时间至少是1个小时。此外,为便于日后系统的通信扩展,要保证不间断电源装置的功率应具有一定裕度。为保证不间断电源的正常运行,要建立先关的巡查监督机制,将通信电源的运行情况和蓄电池的使用状态进行详细的记录。如果巡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的进行报警。而报警的装置应设置为声响告警,将其引接到有专业技术人员值班的地方,这是将通信电源故障的影响降到最低的有效防治方式。

3.优化基础建设内容

要想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安全,首先,要确保设备机房始终处于恒温和恒湿的状态。这一目标可通过在设备通信机房中,安装专用的空调设备来实现。空调设备要的制冷过程要有一定的余量,并定期检查空调设备系统的运行,以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此外,为避免灰尘等杂质对设备造成危害,应安排清洁人员打扫设备机房。对于设备机房的使用过程,严格要求不得将易燃易爆物品、饮料食物以及具有任何腐蚀性的物品带入通信机房。对于设备的传输通道,应保证其于外界要有相关的安全隔离设施。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控制还要保证电缆或通信光缆以全线穿管的方式进行敷设,其中通信光缆的敷设要用两条完全独立的楼内电缆管道与动力电缆进行分离。

4.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要想防治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必须要增强网络安全管理的意识。首先,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管理信息的安全教育活动。具体过程包括,通过举办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知识培训,让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到安全数据信息的重要性以及管理的紧迫性。在增强自身网络安全意识的过程中,还能够使其具备进行保密工作的责任意识。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在思想上具备了安全管理意识,才能在行为上履行这一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控制。针对其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文章提出了改良设备自身问题、强化通信电源的管理、优化基础建设的内容以及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的防治方式,其目的是为相关行业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黄芬.浅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隐患及其防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1:20-21.

[2]马雷.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4:76.

猜你喜欢

电力系统
并联电抗器在高压电网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头制作方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