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活动是自信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2016-05-30常青

科技资讯 2016年17期
关键词:自信创新能力培养

常青

摘 要:自信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很重要的综合素质之一,也是新时代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自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高校主要思考的问题。该文主要分析了大学生自信及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大学生在自信和创新能力上很弱,特别体现在科学研究方面更显得是薄弱,总体来说自信差、锻炼少、没方法。探讨了通过建立科研团队,大学生在具体的科学活动中有的放矢,找到自信和创新能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自信和创新能力互相促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双丰收。

关键词:自信 创新能力 培养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b)-0142-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国家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自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和认真解决的问题。培养出具有较高的自信心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满足企业用人标准是推动大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大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

1 大学生自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自信是指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不管是哪一个领域,自信都是无比重要的。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快乐。正是有了自信,人们才充满了睿智。

那么,目前的大学生自信现状怎么样呢?在我们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知识上的学习自信最高,而社会活动、科学研究等实践方面自信较差。

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自然是多方面的,第一,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对学习已经非常熟悉,毕竟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的课堂教学,在不同老师的引导以及不同学科的学习上,早已掌握了许多的学习方法和要领。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然而在其他方面却不了解、不熟悉,甚至从未接触过;第二,中国特有教育结构对学生的束缚,学校和家庭等的教育都是为高考服务的,为了高考获得好成绩,除了学校的正常学习之外,学生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这些都只是针对高考要求进行学习,没有针对其他方面进行培养;第三,偶尔参加其他的实践活动,如,科学研究,一旦失败,一来对自身的认识不明确,二来各种社会言论,如,某某内容如何如何复杂、难度高;如何如何险恶的言论,浪费时间等,将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学生无法建立起自信心,形成受挫心理,导致自信心丧失。

2 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创新无疑是重要的,对于个人、企业、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因此,创新素质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

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没有创新意识,认为创新无足轻重,还有学生认为创新是有风险的,不愿意承担风险去创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复杂,第一,学校的教育对创新这一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目前教育考试模式的驱使;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等影响,不知道什么是创新,没有从创新的理念进行培养,不清楚创新做些什么事以及怎么来做创新。对创新不关心,也不主动自己去培养创新能力。第二,大学生缺少必要的机会来提高创新能力,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教育主要还是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对创新性的引导和教育,如,当让大学生自己选择第二课堂内容时,很多大学生选择体育或者文艺类活动,而选择科研活动的就很少;推动创新性活动的制度也不健全,各自为战,缺乏相应的部门专门管理,科研活动的激励、经费、场地等保障措施不连续和不到位,第三,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时担心有风险,首先考虑失败了怎么办?其他同学对自己有看法,老师及领导对自己也有看法。其实在科研的道路上没有常胜将军,在探索和科研里失败是很正常的现象,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 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而失败却随时会有,否则,那些“科学家”的美名岂不轻易地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去了?综观历史,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取教益,从而踢开失败这块绊脚石,踏上了成功大道。

3 科研活动使得自信心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为双赢

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大学学习阶段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参加科研活动更是大学生增加自信心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的机会。如果能在相关组织或者老师的引领下,组成一个科研团队或者科研小组效果会更好。

通过我们科学研究实践中认识到组建科研团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又能够使得大学生在自信心和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有了强大的自信,就会带来无限创新潜能,受益匪浅,第一,老师可以根据大学生个体情况安排和协调科研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具体任务,再根据科研目标去开展科研工作,阅读有关资料,拟定实验计划,对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培养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在团队里定期或者不定期开讨论会,也可以随时进行老师和团员以及团员之间可以互相联系和沟通,让每一个成员都及时知道其他队员做的什么内容和进展情况,这样调整自己的研究进展,互相鼓励和支持,营造研究的宽松环境,使老师向“导师”的地位转变,更好地发挥团队作用,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培养每一个队员都有团队合作精神。第三,大学生在团队里的科学研究活动中自信心和创新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刚进入团队的很多新队员自信心很差,对创新更是一无所知。在团队里老师和老队员针对每一位新队员的实际情况,与他们谈心交流并给予更多的帮助和鼓励,新队员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经几年的锻炼从查阅资料、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取得小的成绩后对他们的自信心有很大鼓舞,反过来对他们科学研究的创新又有促进,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短短的几年里在自信心与创新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做了环境以及生物质方面团队许多工作,受到有关部门的赞许,授权了一个发明专利,而且很多同学毕业后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喜欢。

4 结语

创新对自信心具有很高的要求,自信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自信的结果。自信与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大学生作为人生中重要的阶段,除了学习传统的书本知识外,还要在信心和能力各方面得以收获,学会面临各种困难,正确对待残酷的失败,培养出强大的心理。为了到达这一目的在团队形式下搞科学研究无疑是最佳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义柱,王伟.参与科研活动室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J].管理观察,2009(4):204-205.

[2] 李玉丽,曹枫林.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12-13.

[3] 谷学英.信心是学生成长的动力[J].创新教育,2016(14):95.

[4] 陈朝晖,王瑛.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与主动实践理念探析[J].高教论坛,2008(4):55-57.

[5] 韦原莲,杨振德,廖秋玲,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S1):85-88.

猜你喜欢

自信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