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防雷减灾服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6-05-30董雪峰

科技资讯 2016年17期
关键词:措施问题

董雪峰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雷电灾害作为信息时代的重大危害之一,防雷减灾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保护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该文分析了防雷减灾服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希望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防雷减灾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P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b)-0023-02

雷电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在我国更为普遍,它是季节性发生的。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文为了积极稳妥开展防雷减灾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在防雷减灾工作,继续完善行政和技术服务,能够依法、顺利、科学有序发展的防雷减灾工作。

1 防雷减灾服务中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出现了多种类型的雷电灾害。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防雷减灾的需求越来越增加。为了满足现代城市各行各业的要求,采取在高层建筑或结构,在顶层的货架安排类似雷电和防雷网络设备,那么它会当由于雷击,前面的一个预先作出了避雷针和接地及时将放电电流到地面,这是避雷针效应传导措施。在实际的防雷措施中,重叠措施和输电措施是合理有效的组合,构成了较为重要的防雷措施。还可以采取接地、屏蔽等措施,这是其他防雷措施的基石,可以有效地进行顺利。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防雷保护已受到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加强建筑防雷工作和预测,预警工作等等这些实际措施,越来越成为气象服务对气象防灾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但是其中还是不免出现很多问题,具体有如下几方面。

1.1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防雷保护工作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员工毕业于气象机构,除了气象专业,还有通信、电子、计算机等专业人员。笔者的专业是电,应该属于大气电的范畴。但实际过程中,由于天气的团队管理制度不健全,太少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一些工作人员可以身兼数职,导致防雷管理混乱,职责不清,与专业技术相关联的专业技术有待加强。这样,相应的防雷减灾工作趋于表面上的形式化。人员对防雷知识、技术还不够,严重减少了防雷和救灾工作水平,造成很大程度上,有违反防雷工程的现象,往往会出现。可能是由于人为造成的人为破坏造成的人的生命和财产的行为,所以,每一个防雷和减灾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2 不被社会重视,工作人员防雷减灾服务意识差

防雷减灾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属于公共气象服务的范畴。长期以来,防雷工作不重视社会和防雷意识薄弱,缺乏雷电安全知识,认为雷电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运气好的概念,认为避雷针可以避免雷电。一些气象领导和工作人员作为经济增长的工具,评估工作只看经济指标。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的防雷保护单位对于利益较小的雷电检测、雷电调查等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许多相应的防雷设施不规范,无防雷设计或不按设计施工、设计之后而没有进行相应的规范的展开工作,导致建筑物防雷先天不足,电子产品的使用不合格的防雷保护,并存在雷击隐患拒不整改的,对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制裁依据不足。往往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可以完全避免。天气变得恶劣的时候,很多专业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应的执法规定执法,只是表面应付,这就需要完善气象行政执法,完善和规范执法文书,储备档案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以促进防雷工作的发展。

1.3 防雷减灾形势严峻,防雷减灾管理工作职责不明确

防雷减灾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雷电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必要对雷电产生的感应雷电和雷电波侵入,专业性强。现有的雷电检测设备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防雷技术较低,缺乏信誉和竞争力,服务相对滞后。但在目前的防雷和救灾工作中,存在监管文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不到位、安全隐患、防雷保护率低等问题。部分新项目未对防雷设施纳入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施工图纸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或施工中的违规行为进行防雷保护,严重降低防雷效果,甚至部分工程建设拒绝接受检测整改。如果你不跟踪检测项目,你可能会留下一个安全隐患,导致后期难以修复。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检测、验收、工程都是由同一班工作人员完成的。责任不明确,会导致责任不明确,雷电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财产损失无法追究,对社会形象的雷电保护和救灾工作带来的巨大破坏。

1.4 防雷减灾科技服务规划需要更加系统

防雷减灾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雷电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必要对雷电、雷电产生的感应雷电和雷电波侵入,专业性强。现有的雷电检测设备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防雷技术较低,缺乏信誉和竞争力,服务相对滞后。同时,防雷减灾的服务是以走到哪里看哪里的形式工作,有一个全面的系统,了解和掌握雷电防护管理工作的管辖权,每年都是传统的检测,并在一些隐蔽的,小的测试项目不到位,特别是那些目前的重大风险,高抵抗的项目。同时相应的工作有碎片化、随机性、盲目性,不能形成一个系统,使社会对防雷减灾科技的社会认同度低。

2 提升防雷减灾服务的控制措施

2.1 更新服务理念,加强组织管理

防雷管理工作要转变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理念,轻、防雷减灾技术服务满意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把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履行部门、社会服务和人民服务的职责。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由多个会议的筹备小组讨论起草了关于防雷减灾工作的管理办法,这些管理措施虽然有很多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关系)和问题,但确实是规范化管理的迫切需要。必须按照国家和国际标准,尽快制定防雷产品技术标准,同时对检验中心的质量管理和认证方法的发展。气象主管机构履行雷电防护、组织管理、监督检查、明确责任、权益等职能,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职能。

2.2 加强专业人才建设,提升他们的素质

气象部门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以发展防雷为重点,抓工作抓,服务到位,第一人才。挖掘气象部门的人力资源,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再教育;多渠道发展和壮大防雷减灾人才队伍,积极探索和实践有利于基层团队生产力的气象业务系统的解放;加强防雷专业毕业生的吸收,丰富的服务团队;还要适时的请一些防雷减灾服务方面的专家进行专业培训,把专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加深的同时,尽快发展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训了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使他们领导整个团队,服从工作分配调动,承担防雷减灾工作,通过实际演练将工作发挥关键作用。

2.3 增强防雷减灾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水平

新形势下的防雷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对防雷减灾服务市场进行了拓展,并增加了防雷服务机制的选择性。坚持依法行政是促进防雷事业健康发展的原因。规范法律文书和行政审批程序,规范和许可事项的遵守,并储备档案进行规范,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促进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要提高防雷保护和防雷减灾意识,以服务质量,占领有利市场。还加强气象执法队伍建设,保持行政执法部门的良好形象。

3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在防雷减灾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实质性问题,但是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支持下,防雷减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切实形成良好运行机制,促进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利国.新形势下防雷减灾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J].科技与创新,2015(22):26.

[2] 赵超,董晓明,康敏.防雷减灾服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115.

[3] 王鑫凯,戚锐,金瑛,等.防雷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6(2):135.

猜你喜欢

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