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款重卡雨刮器的设计与实现

2016-05-30徐正

科技资讯 2016年17期
关键词:运动仿真雨刮器

徐正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走入千家万户,现在人们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该文旨在通过描述整个雨刮器的设计开发过程,在开发过程中通过三维软件模拟雨刮器运动,前期避免雨刮器的干涉;在试验过程中验证雨刮器的性能,避免后期雨刮器在批量生产时产生设计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雨刮器 CATIA 运动仿真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b)-0053-02

该文的研究是以一款重卡雨刮器的设计开发过程为依托展开的,通过合理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制定工作计划表,合理设计试验方案,并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试验,尽早发现问题。在设计中使用CATIA三维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形成雨刮器动态图。

1 重卡雨刮器产品前期准备

1.1 客户需求分析

客户输入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身钣金数模、玻璃数模以及刮刷的A、B区范围;客户的雨刮器标准,从而确定设计雨刮器的试验要求;产品的相关材料要求;客户关于整个项目的进度要求。

1.2 成立开发小组

重卡雨刮器产品虽小,但是其设计实现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从工序上包括前期、设计、样品制作、质量把控、产品制作等过程,为了保证所制作出的产品满足用户要求,需要成立开发小组。

1.3 制定项目开发计划

为了确保整个产品的工期,需要制定项目开发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以及关键成果,主要包括试验、FMFA、生产模具等。

1.4 制定代用材料清单

根据有关标准,制定雨刮器代用清单,此款雨刮器代用清单为:接头、延伸臂、刮杆、拉簧、拉钩、拉钩销钉、接头铆钉、接头衬套-内、接头衬套-外、水管、刮片、左轴套、摆臂、摆杆、右轴套、连杆、摇杆、摆杆轴、球头、支架等。

1.5 制定初始工艺

需要分别从电机、连动机构、雨刮、雨刷等分总成件来进行初始工艺分析。

1.6 制定初始特殊特性清单

设计前,一般需要明确产品的初始特殊特性,包括负载、噪声、喷塑厚度、刮臂压紧力、机壳冲磁时间、齿圈跳动、喷塑温度等内容,作为产品设计的前期重要文件。

1.7 制定初始设计方案

根据前期和客户的沟通以及客户提供的相关数模,制定初始的设计方案:(1)雨刮器总体结构为分体式、顺刮结构,电机采用成熟的80 W电机,其连动机构和刮臂刮片部件均是成熟结构,只需要按照车身安装位置及空间调整相关数据即可。(2)电机工作原理采用正极控制,其内部有过流保护器,2电感2电容结构,以满足EMC要求。(3)电机护套采用直接注塑到电机盖板上,其接口尺寸按照主机厂图纸要求。(4)连动机构按照数模进行开发,只需校核与周边钣金无干涉即可。(5)刮臂刮片采用附图结构,将喷嘴固定在刮杆上,水管通过接头槽进行固定。

2 重卡雨刮器的设计

2.1 产品数模设计

(1)安装部位情况:客户提供玻璃及安装部位钣金数模以及玻璃上A、B区的位置。(2)数模设计:客户已经将两输出轴位置、电机的安装位置布置好,经过模拟分析,要满足客户规定的刮刷范围,主刮角为97°,副刮角为107.5°;按此思路,设计四连杆机构的各零部件的中心距,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静态件和周边零部件的间隙必须大于5 mm;动态件和周边零部件的间隙必须大于6 mm。(3)数模验证:需要验证电机和车身钣多的最小间隙、电机曲柄部件与零件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间隙、副连杆部件与零件在运动过程最小间隙;副摆臂部件与零件在运动过程最小间隙;主连杆部件与零件在运动过程最小间隙;主摆臂部件与零件在运动过程最小间隙;主刮臂部件与零件在运动过程最小间隙;副刮臂部件与零件在运动过程最小间隙满足要求。(4)数模刮刷区域分析:根据数模模拟计算,主刮角和副刮角满足客户最初设定的数值。(5)刮刷攻击角的分析:刮刷攻击角为刮臂和玻璃在一个点的切角,攻击角在整个刮刷范围内需要满足±5°的变化率,如果超出极易引起刮刷抖动。

2.2 2D图纸的设计

2D图纸是后续生产、检验的依据,并且也是验收产品的主要标准。通过CATIA软件,将3D数模转化为2D图纸,并按客户要求的格式进行制作以及确认。

2.3 试验大纲制作

根据最终确认的试验大纲,需要添置下列试验设备:大型步入式高低温试验箱、湿热温度交变试验试验箱、干湿盐雾复合试验箱、刮刷角度测试仪、泥水喷洒控制系统、三坐标、车身试验台、一些工装等。

3 重卡雨刮器的实现

3.1 模具制作

3.1.1压铸模具模流分析

根据前期分析,考虑到相关零部件的强度上要求较高,故需要对压铸模具进行模流分析,避免模具制作过程中进料口、排气口选择错误引起的铸造缺陷。

3.1.2模具制作

根据产品3D以及2D数据,设计模具图纸。此款雨刮器的模具主要为压铸模、注塑模、冲压模,模具的制作周期为2个月。

3.1.3模具验收

模具制作完成后,进行试模。并对试模件进行全尺寸检测,由设计员判定试模件是否满足图纸要求,如不满足需进行修模。车间对模具进行生产效率及模具的易用性进行评审,不合格也需修模。最终由制造部经理签字后才能入库。

3.2 检具制作

在批量生产中,由于有些尺寸不能通过正常手段进行检验,故需要制作检具进行检验。

根据3D及2D数据,进行检具的设计,主要为检测装配尺寸的孔的距离。检具3D数模完成后,发客户确认,然后转为2D数据进行检具的制造。在检具的设计过程中,要求基准和产品的基准相同。检具制造完成后,使用三座标进行全尺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由质量部经理判定是否合格。

3.3 外购件采购

下发相关的2D图纸给供应商,由供应商进行制造。重点零部件供应商需采购联合技术对供应商进行审查。供应商制造完成后,需按照时间进行交样,并由外检按照图纸进行检验,不合格需退回重新加工。

3.4 试验工装制作

根据客户的要求,耐久试验需要制作专用的试验工作台。按照3D数模的数据,仿照车身的固定点,设计3个固定台,分别固定电机及两个轴座。

3.5 样件制作

模具件、外购外协件制作完成后,根据装配图纸进行产品的组装。该产品的组装难度主要为电机盖板和减速箱的装配,通过专用的工装进行压接,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3.6 样件验证

根据试验大纲所列出的项目对产品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进行改进。通过耐久试验等产品验证,消除了产品的相关设计隐患,为大批量生产打下基础。

3.7 工艺文件制作

根据最终确定的2D图纸,进行工艺文件的制作,以指导生产车间批量生产。上述相关工作都是并行,其中相关工作都需要交叉进行,以满足开发进度的要求。

4 结语

该文以一款重卡雨刮器为研究对象,论述了重卡雨刮器产品从前期准备、方案设计、数模设计、模具制作、样件制作等全流程的过程,为雨刮器的设计与研制提供了全新的流程,为后续其他产品研制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葛化敏,肖志铭,王勤伟.新型智能汽车雨刮系统的设计[J].科技信息,2012(23):46.

[2] 司雯雯,张裕兵,司亮.基于Simulink的汽车雨刮器运动仿真分析[J].汽车零部件,2010(9):73-74.

猜你喜欢

运动仿真雨刮器
2013年宝马X1雨刮器故障
进口ASX劲炫系列
2010年大众甲壳虫雨刮器不工作
雷克萨斯ES240 雨刮器间歇性不工作
一种悬架运动仿真快速建模方法研究
软件仿真在理论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汽车雨刮器的瞬态气动特性
某型飞机襟翼机构显示动力学仿真研究
基于Quest3D虚拟分层装配及运动仿真的设计应用
重卡雨刮器淋雨试验台——车辆雨刮器性能检测设备的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