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历史文化传承问题研究——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

2016-05-30魏晓峰于影葛春燕

资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传承高校

魏晓峰 于影 葛春燕

【摘要】大学的历史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高校历史文化的传承对学校的蓬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题组从物的传承和人的传承两条主线为切入点,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查阅文献、总结问卷,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着力分析研究高校历史文化传承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进高校历史文化传承的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校;历史文化;传承

项目:本论文为2015年度辽宁省社科联与高校社科联合作课题《高校历史文化传承问题研究——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成果之一。

一、高校历史文化传承的调查

1.调查概况

本次问卷调查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其中教师问卷200份,涉及行政人员和专业教师,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8%。学生问卷400份,涉及理工、文管、艺术等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回收有效问卷380份,回收率为95%。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我们从样本量的反馈中,找出校高校历史文化传承的不足,并对加强高校历史文化传承的实现路径分析。

2.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历史文化传承的很多方面,有主体性客观选择题16题,问答题1题。

二、高校历史文化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承的基础方面

学校发展的历史是学校历史文化传承的基础。对学校发展的传承主要是由物的传承和人的传承两条主线组成,物是基础,人是关键。在人的传承中,教师和学生是主体,是关键因素。调查数据显示,60%的学生对学校的发展历史有了解一点,有12%的学生不了解;23%的老师对学校的发展历史了解一点,6%的老师不了解。这些说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承上,传承的关键因素基础薄弱。

2.历史文化传播与继承方面

表3:您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学生问卷)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播有14%的是通过去校史馆了解,31%通过学校的相关宣传,14%通过教师的引导,41%通过网络新闻获得;教师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播有31%去校史馆了解,40%通过学校的相关宣传,19%通过教职工岗前培训,25%通过网络新闻获得。调查说明,学生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播需要广大教职工进一步发挥引导的积极作用;教职工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播需要学校围绕师德师风建设,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才能使教师群体整体上充分认识了校园历史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性。

三、高校历史文化传承的功能分析

1.教化育人

学校历史文化传承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促进学校形成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学校历史文化传承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可以培养广大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明晰自身对学校历史传承与发展的责任与义务,为广大师生提供雄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凝聚激励师生

学校历史文化传承是学校蓬勃发展的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手段塑造典型人物和事件,影响和带动广大教职员工达到全员传承高校历史文化的良好氛围。由对教师的影响最终达到对学生的影响,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学校新的历史文化积蓄后备力量,达到学校共同发展。学校历史文化传承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通过引导和带动广大师生对学校历史的了解、继承和发展,从而在校园内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高校历史文化传承的实现路径分析

1.注重校史作用的发挥

高校历史文化物的传承中,校史是一所学校历史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学校在办学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档案的记载和校史馆的建设,是高校历史文化传承特有的活教材,是校园历史文化活动的生动写照。校史将是高校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必须充分重视校史在高校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主体,名师名家和广大教职员工同时承担着重要作用,是历史传承的土壤和养料。名师名家的作用是通过先进事迹和典型行为起到身先士卒的影响和感染作用;广大教职员工则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力量和基础,只有教师群体整体上充分认识了校园历史传承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性,以培养和完善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身体力行地在“传道、授业、解惑”地过程中言传身教,能动地作用于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师生热爱母校、投身于母校、贡献于母校的共鸣,使一代又一代工业大学师生继承母校的精神,更好地发展学校。

对学校历史文化传承的问题研究核心在于传承,传承的关键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因素,传承的手段是在充分认识和了解高校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围绕师德师风建设,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宣传和渲染学校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和传奇故事,充分发挥学校历史上名师名家影响力和感染力,充分调动和带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投身于学校发展,铸就学校历史上新的辉煌。

3.营造和谐的高品位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校园传承前人的知识和智慧进行学习、研究、创新的场所一个和谐的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对于高校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园在满足物质环境的同时,更应营造好高校的文化环境,即生态和人文环境。校园环境建设要以培育校园文化为目标,要做到传承历史。高校历史文化传承除了通过著名专家、教授、培养的人才、某些重点学科来体现,它还以建筑物与校园环境的形式固化在校园中,形成学校固有的风格和符号。这将是对学校歷史的发扬与光大。

4.运用创新理念,大力推进传承的新载体

学校历史文化传承是学校蓬勃发展的需要。以丰富多彩和行之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为平台,大力推进传承的新载体。工会是学校教职工之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依托文化活动等载体是最好的传承平台。通过宣传和教育手段塑造典型人物和事件,影响和带动广大教职员工达到全员传承高校历史文化的良好氛围。由对教师的影响最终达到对学生的影响,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学校新的历史文化积蓄后备力量,达到学校共同发展。例如以“教师节”等节日为契机,围绕“我与学校共成长”为主题,开展教育文化活动,深入挖掘、总结、演绎学校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新闻事件和成长故事,对其进行深入宣传和表彰,带动广大教职员工增强对大连工业大学深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也可以开展“教职工岗前培训”“青年干部岗位技能大赛”等手段,在培训和竞赛环节中增加校史考核内容,促进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发展历程的了解;通过这些丰富的手段和平台,使广大教职员工增强在大学工作的幸福感和使命感,使其积极投身到教书育人中,达到师生和谐发展,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翟红.把校史馆建设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J】北京档案.2010.(03).

[2]段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宄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传承高校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