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融合

2016-05-30胡佳

资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学生管理高校

胡佳

【摘要】现代大学生的思想相对活跃、思政教学的难度不断增加,学生管理工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作为思政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辅导员,他们可以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实现两项工作的双赢,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学;学生管理

一、引言

高校从事思政教学的主要以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为主,他们既是大学思政教育的教师,也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这种一岗双责的工作形式,是思政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多年,认为管理工作是实现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途径,同时思政教育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理论和基础,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本文中两者的相互融合的角度提出几点思考。

二、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思想更加活跃。学生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的心理正处在逆反状态,遇到不如意的问题就逆着来。这种心理对于学校的管理来说,十分不利,因为这时候的学生什么都听不进去,对于教师的忠告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同时他们这时候可能对异性产生一定的好感,在这一阶段学生早恋的现象已经出现,甚至在一些学校相对比较普遍。根据一个调查分析显示,现在有71%的学生对班级的异性产生过好感,有21%的学生在这一阶段谈过恋爱,这一组数据显示现代的学生早恋问题是十分严峻的,同时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利于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之上,这是现代学生具备的复杂特性之一,也是现代学生管理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

2.思政教学缺少实践平台。现在的思政教学主要还是依靠理论教学,一周也就一至两次课,教师只能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具体、形象思维很难形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学生参与思政教学的积极性不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少实践环节的有效配套,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多元化程度都不是很高,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出现之后,学生的思想波动较大,学校不能及时进行及时的思想政治引导,思政教学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

3.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一些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工作方式直接,没有顾忌更多学生的情绪,这时候的学生有着自己的自尊,需要得到尊重,教师的工作方法过于直接之后,将直接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失去了自信心,最终放弃自己。这就是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缺少艺术性,没有顾忌更多的学生感受。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有时比较年轻,他们对学生心理的把握缺少经验,同时他们政治敏感性也不是很强,对学生出现了一些思想上的波动,没有及时发现处理的经验。

三、实现思政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的措施

1.借助學生管理平台,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的思政教育的实践,可以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不断融入思政教育,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需要教师多与学生谈心,交流,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掌握。借助与学生日常相处的平台,实现对于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实现理论联系实践问题的教学,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思政理论,从而接受这些正面的、积极的思政思想,实现学生更加突出的教学效果。社会上经常出现一些冲击道德底线的社会现象,例如: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时不遵从当地的规定,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但还认为自己是消费者,需要维权。这种事件一旦出现,大学生就开始有了不同的思想碰撞,这时候就需要辅导员运用正确的政治思想加以引导,使其对这样问题具有一种正面的态度。

2.借助思政教学理论,优化学生管理工作。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同时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不能给学生造成得过且过的思想。例如心理健康问题是学生管理工作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需要及时跟进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微变化,及时给与正确思想政治的教育,实现他们心理的有效调整。作为辅导员需要具备正面的、积极的政治思想,这些都是他们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思想武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现实上出现很多的拜金主义思想,一些学生认为学习无用,不如有一个好爸爸,这种思想显然是不对的,需要辅导员正确地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给出了具体的解释。思政理论中有很多的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我们开展学生工作的有效手段,这时候的大学生对待社会问题有着很多的思想疑问,这是我们在学生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开展学生工作还需要借助思政教学理论,才能更好的开展。

四、结语

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理论教学,一个是实践操作。由于两者在目的上存心一致性,因为实现思政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可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更好的构建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肖凯.新时期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4,01:176-177.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学生管理高校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