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6-05-30卢艺彬

资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新媒体的出现自然也会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简要阐述了新媒体这一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所造成的影响,并就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作为最为活跃的多媒体技术使用群体,其学习和生活受多媒体环境的影响也就更为深刻,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所带来的优势,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成为了各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所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1.改变交流方式。大学生在传统媒体的环境下,主要通过电话和书信来进行交流和沟通。而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都更倾向于用BBS、E-mail、QQ、博客和手机短信等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他们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情绪。同时,互联网中的“个人空间”更是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个人的个性化心理需求。

2.改变信息获取方式。从信息发布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更加多元和快捷,这极大地缩短了大学生在获取第一手信息上所花的时间,与此同时,其信息叙述的方式也由传统媒体的单一性叙述转变成为了多侧面、多角度的叙述,这样也就更容易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信息获取兴趣。不仅如此,信息的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更加多样,综合性也更强,文字、图片和视频的综合表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信息表现形式,真正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这使得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的角色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为了现在的主动接受,兼具信息接收者和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

3.改变学习习惯。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加大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感,在学习上,大学生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的强大搜索功能来解决困难和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习形式和渠道的拓展性,使学习变得更加多远和灵活,但是这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因为没有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学生在互联网中所获得的信息也比较碎片化,在认識某些比较深刻的问题时,通常只能够停留在较为肤浅的表面上,系统性还比较缺乏;又再如,师生之间的面对面沟通变少之后,学生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就会比较少,这无论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是学术精神的培养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1.正确认识新媒体特点,把握思政教育规律。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还是其自我认可度,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所以,在面对大学生那些不成熟、不正确的思想或观点时,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或者不尊重新媒体技术传播的客观规律,采取科学的、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的话,是极其容易事倍功半的,有时候甚至还会使矛盾激化。因此,对于那些习惯通过新媒体获取相关信息,并且还会主动思考的大学生,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必须要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这一重要原则,除了要做到以礼教人,还要做到以德育人,要用一种平等的方式来使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要不断地在工作过程中对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并利用相关规律,尽量使二者能够达到一种辩证统一,互为所用的良好状态。

2.利用新媒体优势,创新思政教育途径。灵活、便捷和快速都是新媒体的特点,相较传统的大学思政教育方法,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拥有更多的优势。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传统的课堂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以及主题活动之类的思政教育手段基础,结合新媒体的技术优势特征,不断地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结算、不同形势和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需求。

3.构建新媒体平台,扩展思政教育阵地。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既要朝着舆论阵地发展,又要朝着学习阵地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将其发展成为大学生的娱乐和生活阵地,不断地去适应和创新,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断净化新媒体的传播环境,对各种新媒体优势资源进行强有力的整合,通过加大对新媒体的宣传阵地的建设,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工作技术,为相关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真正构建起利用新媒体来服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平台,使思政教育的阵地不断得到扩展。

结束语

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种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多媒体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多媒体的出现不仅仅只是改变了信息的内容和形式,还改变了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认识新媒体特点,把握思政教育规律、利用新媒体优势,创新思政教育途径以及构建新媒体平台,扩展思政教育阵地都是极为不错的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21-26.

[2]汪馨兰,戴钢书.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02:78-80.

卢艺彬(1987-),女,汉,福建龙海,辅导员/讲师,博士,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