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中学生物理课堂兴趣教学

2016-05-30张瑞荣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高中物理

张瑞荣

摘要: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当前高中生普遍认为物理学比较抽象,概念多、变化方式多,它相对其它科目来说显得较为深奥、难懂,这是全面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障碍,也使好多学生对物理望而却步、丧失学习信心。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兴趣;教学情境

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体现就是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渴望获得知识,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教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教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创作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提出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对高中学生来说,有时他们的求知欲不如好奇心更强烈,他们往往对一些物理现象产生较强的兴趣,所以对教师来说,必须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带着问题形成积极思考的气氛,从而学到物理知识。

三、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运用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天真、活泼、好奇、敏锐的中学生,如果教师的语言风趣、讲解生动、精炼准确又带有幽默感,同时语速适中,那么学生就会愿意听,使得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师的语言规范、准确,又使得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结论似是而非,学生学得便糊里糊涂。因此,做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不允许有半点疏忽,必须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四、精心设计作业,还学生以自信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给学生留作业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技巧、培养独立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形式。只有独立地完成作业,才能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质。所以,教师要依据课堂内容精心设计课下作业,突出重点、有易有难,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学到知识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自信心。其次,留作业要讲究讨论,还可以给学生故意留下悬念。

五、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对于物理这种自然科学而言。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