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交互式英语听说教学与传统课堂的对比研究

2016-05-30刘芳

资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交际学习者教学模式

刘芳

【摘要】在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过程中,听说交际占到较大比重。但在日常教学中,英语听说教学却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传统教学方式模式较为单一,存在很多局限。本文通过对比网络交互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模式的特点,论述当前网络交互式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交互式教学;英语听说教学

本文系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度科研项目《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管理模式、评价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GZGZ5414-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09年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应当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加强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力求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鼓励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搭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职业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职场交际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互动与协作学习。基于此要求和教学实际,借助当前信息化手段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听说交际所占比重更大。通过调查,许多学者发现,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困难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听、说、写、读。因此,听说教学的改革应成为英语教改的先试项目。教改的切入点应该本着“听说领先,重在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英语听说教学相关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该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会根据自身需求和爱好,结合原有的知识背景对学习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这就构成了学习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尤其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学生是学习过程的核心、主体。而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是学生达到其学习目标的工具。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习环境中的四要素,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实现师生角色转换,突出学生中心地位的关键点,尤其是对于听说教学而言,恰当“情境”的设定是创造听说场景,实现听说任务的关键要素。

交互式教学法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它注重对学习者语言功能的培养,并提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强化交际能力,使语言能够应用于实践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该教学法所提供的语言学习材料基本围绕现实生活,创建贴近真实生活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进行模拟真实生活的语言训练。教学的过程也都围绕特定的任务而展开。师生的角色也有别于“教师讲,学生听”模式,该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重交互作用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为了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和技能,教师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来实践语言,强调在应用中习得语言。

二、高职英语听说课堂现状

一方面,现阶段在我国大多数高职学院,英语听说课仍未脱离相对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课堂模式,该模式下教师在課堂上的主导地位无法撼动,学生大多被动而机械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听课、记笔记、复习、考试。听说课往往成了听力测试课,课堂教学基本可以归纳为:给学生放录音、根据听力内容答题、核对答案。而说的环节大多被简化成了朗读对话或短文。教师再根据学生“听”“说”的课堂表现,给出课堂成绩。如此单一而枯燥的听说教学模式不太可能引发学生对听说内容的兴趣,更不用说通过听说课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另一方面,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原本英语基础就不扎实,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度不高。具体表现在:大多数学生对语法一知半解;英语词汇的积累大多仅在2000词左右;很难写出句式正确而表达准确的语句;在听力上更是困难重重;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除了简单的寒暄问候几乎难以开口交际。有学者经过实践调查,也有相当多的学生有意愿期望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因为害怕出错或者听不懂对方的话而羞于开口。他们其中的很多人曾尝试过努力学好英语,但似乎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而英语学习又是“慢工细活”的学习过程,很多时候是还未坚持到“见效”,学生就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丧失了信心,成为高职生后表面上脱离了高考的重压,很多学生干脆自暴自弃,放弃英语学习,但事实上他们中相当多的人都认为,英语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上有重要的影响。而英语教师们也对如何能有效地组织听说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穷尽心力。但一些客观因素制约了当前高职听说课堂活动的开展,比如在班级规模和课程设置上,很多高职学院的教学班级人数多达45-50人,有些学院还因种种原因把公共英语课安排为合班制,人数多达上百人。这样的班级规模怎么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听说活动呢?即便是在普通45人的班级中,一节90分钟的英语课如果都让学生都发言,每个学生每节课只能有最多2分钟的发言时间,每周最多6分钟,三个学期下来只有6个小时的发言时间。传统课堂听说教学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即便是对于有意愿学好英语的学生而言,如果仅凭在课堂的时间练好听说能力也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他们如何能在课下实施有效地自主学习;如何能够在课下也像在课堂上一样身处真实情景的模拟环境,参与类似于课堂的听说训练;如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实践课堂听说技巧;当他们遇到问题如何实现和不同学习者及教师进行交流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手段都是当前学生所盼,教者所虑的。

三、网络交互式教学的优势

网络交互教学是指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以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依托而构建的一种在线式(Online)的学习方式。这一互动教学是以网络课程为中介,以网络通讯技术为实现条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学生通过网络集合于一个“虚拟教室”,形式为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学方式[1]。通过特定的软件和交互技术实现师生间的教与学的过程,可以将语音、视频、幻灯片、白板、问答等多种教学活动与教学材料集合于交互系统中,师-生、生-生间通过语音、视频、文字等手段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时互动交流。

依据前文中建构主义“情境”创设理念和交互式教学法中基本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通过网络交互软件系统模拟真实交际场合是解决传统英语听说课堂中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师生互动性差等问题相对理想的重要途径。其具体优势和特征如下:

1.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网络交互系统的设计就是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结合课堂教师讲授的内容,利用交互平台软件可以是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模式和进度去不断的操练听说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学生从以往的知识和技能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结合自己个性地主动搜寻、吸取、实践的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教學上也由知识传授者演化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指导员”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参与听说教学活动。

2.教学互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扩展了师生-生生学习交流的途径。网络交互教学不像常规课堂教学受时空因素的限制,学生只要身边有可以接入网络的设备,便可以通过特定的软件,登录网络交互平台。只要学生想学,就可以随时参与学习活动。这种模式极大地扩展了学生外语学习的时间,并将课堂在空间上得到了进一步延伸。

在平台上,实时交互功能方便了学生与教师及其他学生间的随时沟通。因为是在平台上虚拟空间的沟通,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针对自己个性化的问题进行提问。很多高职学生因为自己英语程度差,缺乏与教师面对面提问的自信和勇气,常常因为担心怕问的问题太简单而被其他同学笑话,基于这样的心态,学生干脆有问题就不问,这样问题就越积越多,逐渐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利用这样的沟通模式也免于被他人耻笑的担忧。由于了有效沟通的通径和渠道,师生间的关系变得亲密,以往紧张的师生教学关系得以改善,促进了学生良好的与人际交往能力,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真正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为可能。

3.教学材料不受课本教材局限,有效拓展听说训练内容,创设真实交际场景。Krashen认为,只有为语言学习者输入大量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才能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然而,现有的听说课教材很难满足所有班内学生的需要。有的学生听说能力较差,对于他们而言,“可理解的语言材料”与程度较好学生的“可理解语言材料”很难相同。听说课教师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难以满足学生对于教学材料的个性化需求。如果结合网络资源,通过网络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材料,扩展学习资源,打破现有教材中刻板而单一化的模式,将视听说内容引入公共英语听说课堂,无疑会帮助学生创设更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同时作为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手段,网络媒体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变革教学方式的余地。能够通过网络媒体丰富的素材设计多样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结论

传统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已无法适应当前学生对英语学习,对交际训练的需要。将网络交互式教学模式融入进现有课堂是对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尝试的过程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对现有模式的完善和补充。利用网络进行交互式教学也并非放任学生自由随意沉溺与无限制的网络信息中,教师的辅导者、帮助者、领航员和教育者的角色更应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强化,才能确保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交互式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宝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活动理论的探讨与研究》,《上海教育》-2001年18期

[2]赵滨宁,《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现代远距离教育教学探索》2009年第6期

[3]李曼红,《交互式多媒体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究》,《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月第14卷第2期

[4]姜德成仪爱松,《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

[5]王荣宁,《网络交互学习环境下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探讨—基于Let、Talk的实证研究》,《海外英语》,2014年08月

[6]胥德才,《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第27卷,2011年第03期

猜你喜欢

交际学习者教学模式
情景交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交际羊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