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

2016-05-30陈艳霞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语文

陈艳霞

摘要:作为对长期语文教学有关争论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整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简短的几个字却深刻地道出了教育的本质。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结合教材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语文学科所占课时较之其他学科是最多的,但成绩的提高却远不及别的学科显著,这首先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主动地学习。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所谓成功的人,并不一定非得是高官厚禄的人,并不一定非得是功成名就的人,并不一定非得是轰轰烈烈的人,并不一定非得是可歌可泣的人。因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机遇有好坏。所谓成功的人,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智慧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慈悲的人,今天比昨天更宽容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美的人;也就是今天比昨天更进步一点,心灵和行为日趋高尚的人。”试想,如果一个学生长年累月、高度自觉地作这样高质量的文摘,势必会对他的思想、文化、人格、心理及语言修养产生极大的正向影响。

二、语文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回归

文学是源于生活的,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的内容多是引用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重视生活体验、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加以延伸与讲解,进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基于此,在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做好生活化的回归,也就是让语文教学“接地气”。如在学习张洁的《拣麦穗》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讲一下自己所参加的农活,是怎么做的,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然后再引导学生体会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情,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感觉。课堂中有学生说:“现在的人和过去的人之间的相处已经大不一样了,感觉多了很多物质,少了很多温情。”这其实就是唤起了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情感共鸣,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联系其它课文来深入理解《拣麦穗》所传达出来的意境。还可以让学生讲一下做劳动时用到的工具,对那些自己感觉有意义的东西,浅谈一下为什么对自己有意义,为什么觉得那个东西很重要?再引导学生思考在课文中出现的烟荷包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在里面。也就是要通过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回忆自己对最喜爱东西的情感,推导出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方式,就跳出了教师直接讲答案,让学生直接记笔记,考试时作为标准答案的窠臼。而是通过学生的情感,自动自发地理解文中的思想与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与温情,让学生不自觉地进入了语文学习的佳境。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

想要改变当前语文教学方法中形式单调、内容缺失、过程死板、教学方式固化的缺点,就要将我们的语文课堂向着自然、现实以及社会方向延伸,构建生活化课堂,即开放性强且充满了活力的教学课堂。

1、教材生活化。教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到的教育资源之一,教材的编撰层次决定了学生的理解层次,使学生能力培养的依托,要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就需要首先做到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将其分门别类,所有教材都可以细分为三类:再现生活的教材、接近生活的教材和远离生活的教材。在讲课过程中,对不同的教材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完成对学生的正面引导,让高中学生能够在生活过程中勤观察、多体验、重积累,对各种教材内容都能产生自己的感悟。

2、教学生活化。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的文言文。中国文化渊远流长,身为语文教师我们也应当担负起推广这些古文化的知识,所以在我自己的课堂上,对于文言文我不仅仅重视对其句式句意等的讲解,还会讲解这些文言文的时代背景故事,让学生能够在理清综合线索后完成对文言文的深度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情境生活化。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应用案例,比如说走街串巷的小生意人嘴里的吆喝,比如说元宵节大灯笼上写着的—个个灯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能运用这种方式,将吆喝、灯谜等不同形式的语文应用搬到语文课堂上来,让学生在轻松喻陕的环境下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再现各种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教学效率。

四、体验情景生活化

就是用创设、引入生活情景的方式,还原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去解读文本,在生活中再次体验文本的情感,在生活中实践文本给自己的启发,沟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可以采用:①音乐赏读法,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在音乐声中反复诵读;②空间转换法,把课堂开放,到自然中去实践、去观察、去体验;③辩论法,结合生活体验用辩论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表达个人见解;④故事链接法,在含义深刻的课文中链接与主题相关的故事,以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⑤表演法,对童话类课文采用表演的方式,体验文本人物的情感。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黄克林.语文,离生活很近——在读写结合中与生活对接[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5).

[2] 李艳洁.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4).

猜你喜欢

高中新课改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