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中专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

2016-05-30尚娥

未来英才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中专语文兴趣培养

尚娥

摘要:中专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上一级学府输送合格的人才,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要步入上一级学府学习,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后续的学习。同时,语文教育以知识积累为主,枯燥无趣,这就给广大中专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挑战。在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需要学生具有深厚的学习兴趣,能够进行主动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很有必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兴趣;培养

学生的心理因素犹如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中专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只有紧紧把好这只手的脉搏,“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打开心门,打开心结,才能有效激发和培养中专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正所谓心通路路通。攻心为上,通过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和培养中专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明确语文教学目标,落实师生定位

教育部《中专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中专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从新课标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实现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那么在中专语文课堂中只有老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要实现新课标中的要求就必须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角色,真正的把学生定位成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而不是教师一个人在那里讲,爱听的听,不爱听的也得听,我讲课跟你听课没关系,我讲完就完成任务了。要形成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经过讨论或者交流,加上资料的佐证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正确的方式或观点,或得到几种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的智慧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老师自己讲出来的,这样整个课程中老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思考者,是最终结果的提出人。

二、应用情趣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应用情趣教学,特别是研讨型的课题,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当然要有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不可高高在上,要认真地听取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学生发言。不可因为不同的见解而固执己见,语气生硬,讥笑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对教师产生反感抵制的情绪。而应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亲和力。教师授课的语气不能是平铺直叙的,而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以情感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讲授的语气是随教学的内容而变化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要问的问题有所准备,精心备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例如在研讨性的学习中,可以精心地设计问题,做到一题多解,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就行。同时,对于提问也要讲究技巧。有时唯一的答案有多种提问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打开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对于较难一点的问题,教师也不要为提问而提问,可以给出答题的技巧,做出指导,循循善诱,降低问题的难度,不致于令学生摸不着边际,干脆放弃思考,把问题留给老师,这样老师就容易处于一种被动的境地,课堂的气氛当然活跃不起来了。除此之外,对学生的思维如何打开呢?要善于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创造情境,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重在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不可事事包办,有些是代替不来的。有些课文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

三、多样化教学引导,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语文一直是高考中的重、难点,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找明学习的方向,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参与热情的目的。首先,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用鼓励的眼神激励学生,让学生心中产生被关注的感觉,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从学生心中拉近师生距离。其次,教师要善于把握问题的难度,尽可能用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推动他们个人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点燃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文章讲解的过程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他们在其脑海中构建起解读文章的思维方式,为他们今后参与高考奠定基础。另外,教师可以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几个人在一起对问题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成长,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中专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四、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1)中专语文教师在创建情境时要注意抓住学生的视觉或听觉,可以使用一些较为强烈的感官冲击,一下把学生的好奇心抓住,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如教授《我有一个梦想》时,可播放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碑前25万人的集会上演讲的视频。可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容易理解这篇课文的特点。(2)分析课文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分析文章阶段,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进人情境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如学习《神奇的极光》一课,对什么是极光,极光的形、色如何,只看文字,显得有点枯燥无味,印象也不能深刻。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播放极光的影像,让学生直接观看极光的形、色及极光发生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探讨极光发生的原理,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课文。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利用教育新理念,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心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就能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发展潜能。

参考文献

[1] 张华良.浅议中专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281-282.

猜你喜欢

中专语文兴趣培养
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